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印度種姓制度,印度人並不覺得都是壞處

關於印度種姓制度,印度人並不覺得都是壞處

種姓制度在印度由來已久,自從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便開始了,後經馬木留克,蒙兀爾,加以改進,直到英國人殖民者抵達,種姓制度更加固定,僵化,成為階級森嚴的階序體系,雖然印度在1947年獲得獨立,種姓制度的法律地位被廢除,但這只是名義上的,實際並無什麼根本性的改變。

種姓制度並不是印度獨有的,在我國古代也曾出現過,比如元代,第一等人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漢人,第四等是南人,與之想對應的是印度也把人分為四個等級,第一等婆羅門,第二等剎帝利,第三等吠舎,第四等首陀羅,除此之外還有地位更為低下的賤民,也許古代印度人根本就不把他們當作人看,所以並沒有出現在等級當中,他們被譽為不可接觸者。

時至今日,印度的等級依舊森嚴,跨種族通婚在有些印度人眼中是一種罪過,曾經在報道中看到印度一名高種姓女子與低種姓男子通婚,竟然被自己的親哥哥「榮譽謀殺」了,賤民因為與剎帝利一起喝水遭到毆打,就連做火車各個階層也是分開的,賤民不僅不能跑到剎帝利的車廂,連票都無法買到。

然而就是這種與時代格格不入,令別國之人無法理解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但很多印度人並不覺得種姓制度一無是處,我想這也是這種制度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之一。

印度人認為,種姓是一種天生的能力,這種能力可以把人分為思想家,戰士,商人,實幹家,農民,手工業者,等等,因為這種刻意分工使得每個人在各自的領域效率更高更容易獲得成就,比如你的父親是士兵,那麼從小耳濡目染接觸到很多與人搏鬥的技巧,那麼在這方面你會比別人更佔據優勢,再如你的家族是商人,那麼你會繼承上一代人的資產,那麼即便做生意也有了本錢,如果你是農民呢,那麼你對種植水平也會比別人高明。

在某種意義上,的確說的有點道理,但我覺得這並不絕對,這種分工也在剝奪一個農民成為商人,成為思想家成為科學家的機會,難道不是嗎?印度人並不這麼認為,他們會質疑,為什麼農民想成為商人?那不是你擅長的領域。

而且高種姓人群也不全部受到優待,假如你是高種姓人群,卻又十分窮困,你還是得不到財政補助以及民間社團的友好對待,低種姓不但可以得到這些補助,而且還有一定的社會優勢,比如高等教育中為他們預留了很大比例的名額,從事傳統的行業,以極低的利率獲得貸款和小額融資等等。

所以印度的種姓在印度人看來與我們的圈子很相近,在印度同一種姓間更容易獲得融資和貸款,當你搬到新地區的時候,你也回去尋找同一種姓的聚集地,在那裡飲食習慣,語言,偏好,消費方式都很接近,假如你遭到了不公正待遇,同種姓的人就會為你提供辯護,我想這就是印度的傳統與文化,根深蒂固難以改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歷史 的精彩文章:

最牛清官一生殺貪官無數 死後準備21口棺材出殯

TAG:每日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