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刺客信條:起源》筆記本性能測試

《刺客信條:起源》筆記本性能測試

《刺客信條》系列毫無疑問已經成為最經典的暗殺潛入類遊戲代表作,每一代都能吸引諸多玩家關注,最新的這一代《刺客信條:起源》也自然成為最能挑戰筆記本顯卡的一款大作,對於很多玩家來說,育碧的「渣優化」是不是真的會對目前的GTX 10系獨顯本形成新的威脅呢?你的筆記本值得你花這筆錢買正版么?

《刺客信條:起源》筆記本性能測試

育碧自家AnvilNext 2.0引擎,對處理器要求較高

基本上每個遊戲廠商都有自己很成熟的畫面引擎系統,育碧自然不例外,《刺客信條:起源》採用的就是育碧自家的AnvilNext 2.0,這款引擎在《幽靈行動:荒野》《彩虹六號:圍攻》等育碧遊戲里也曾使用過,它的視覺效果特色就是視距非常遠,細節表現很不錯,光影效果比較凌厲。

但總體來說,《刺客信條:起源》對顯卡的要求並不會比《刺客信條:梟雄》高太多,但對處理器就很不一樣了,它對處理器頻率和線程的要求都很高,這一點在同顯卡不同處理器的低特效測試下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高頻且多核處理器機型的幀速甚至會領先多達30%以上,因此對於這款遊戲來說,Core i7 7700HQ這種四核八線程處理器將會是首要推薦對象。事實上目前像《絕地求生》這樣的超熱門遊戲對處理器核心數量和頻率的要求也很高,這可以說是一個大趨勢。

顯存佔用量不大,系統設置複雜,啟動速度偏慢

現代3A大作大多對顯存都是毫不客氣的,像《中土世界:戰爭之影》在全高清下開啟最高特效就會完全耗盡4GB顯存,但在這方面育碧似乎還比較保守,《刺客信條:起源》在全高清最高特效下就只要不到3GB顯存,相對壓力沒有那麼大,類似GTX 1070 8GB獨顯在2K等超清解析度下會顯得更遊刃有餘一些。

不過育碧也是出了名的表單狂,《刺客信條:起源》的遊戲顯示設置頁面就相當複雜,所以我們都是乾脆直接使用預設方案,但更改顯示方案就必須重啟遊戲,而它的重啟速度又比較慢,哪怕是在SSD上也是如此。

《刺客信條:起源》筆記本性能測試


《刺客信條:起源》筆記本顯卡測試表
4K最高特效 全高清最高特效 全高清高特效 全高清中特效
GTX 1080 8GB@Core i7 7820HK 38fps 71fps 80fps 83fps
GTX 1070 8GB@Core i7 7820HK 30fps 63fps 70fps 74fps
GTX 1060 6GB@Core i7 7700HQ 22fps 47fps 57fps 62fps
GTX 1050Ti 4GB@Core i7 7700HQ N/A 29fps 40fps 45fps
GTX 1050 4GB@Core i5 7300HQ N/A 20fps 28fps 32fps
GeForce MX150 2GB@ Core 7 8550U N/A 12fps 17fps 20fps

4K連GTX 1080都夠嗆,2K或是更優選擇

正如我們前面所說,《刺客信條:起源》絕不是一款輕輕鬆鬆就能玩轉的遊戲,在最高特效下,4K解析度即便是目前筆記本最強的GTX 1080獨顯也沒辦法實現絕對的流暢,有時候還是會掉到30fps以內,足見這款遊戲對硬體要求並不低。所以相對而言,2K解析度才是更適合GTX 1080和GTX 1070的選擇,在這解析度下倒是可以實現流暢。

GTX 1060 6GB是全高清解析度的最佳選擇

根據我們的測試來看,GTX 1060 6GB在搭載Core i7 7700HQ時就足以滿足全高清解析度的最高特效流暢運行需求,即便是最低幀速也會超過35fps,基本可說是既有畫面效果,又能保證暢玩了,相對而言3GB版可能會遇到爆顯存,導致幀速下滑的問題。而GTX 1050Ti 4GB在全高清解析度下就只能降低特效了。

GTX 1050及以下繼續降低解析度也難以保證流暢

麻煩的是GTX 1050 4GB版即便是在全高清解析度中特效下也只能算是剛剛邁入「不卡頓」的及格線,實際遊戲體驗難說完美,這有Core i5 7300HQ的問題,但這也正是GTX 1050的主要搭配對象嘛。至於GeForce MX150就更別想了,要玩只能大幅降低解析度,但這遊戲在低解析度下更考驗處理器性能了,想玩還是換筆記本吧……

&nbsp

輕薄本玩外置顯卡盒,這幾點需要注意

最近在微信公眾號里小獅子收到過很多輕薄本用戶關於外置顯卡盒的提問,確實在今年CES上也有不少品牌展出了這樣的產品,去年我們還測試過技嘉的外置顯卡盒AORUS GTX 1070 GAMING BOX,既然大家對這類產品非常上心,那今天小獅子就來跟大家聊聊關於低電壓輕薄本與外置顯卡盒的搭配注意事項吧。

《刺客信條:起源》筆記本性能測試

強力顯卡只能發揮5~8成實力

很多人的思路是拔掉外置顯卡我還是輕薄本,插上外置顯卡我就成了遊戲巨人,事實上如果單單看前後性能對比的話的確如此,大多輕薄本頂多只有GeForce MX150這樣的獨顯,大家看上面那篇《刺客信條:起源》的測試就知道了,不說這塊顯卡,哪怕是GTX 1050 4GB,全高清解析度下也玩不轉,但加入GTX 1060的話可就完全不一樣了。可是別忘了,你只是一個低電壓處理器輕薄本哦。

首先,介面端就很受限,外置顯卡盒基本都是雷電3介面,但目前市售輕薄本裡帶有雷電3介面的一則少,二則大多定位較高,所以抱著「高性價比」思路的朋友們可以翻篇了。其次很多筆記本的雷電3介面都是20Gbps的半速介面,包括戴爾XPS 13 9360,只有最新版的9370才開始使用40Gbps全速介面,但即便如此,獨立顯卡在DIY主板上是PCI-E 3.0 X16,雙向總速率是32GB/s,也就是256Gbps,單向也有128Gbps,遠高於全速雷電3。

其次,現代遊戲對處理器要求越來越高,英特爾8代低電壓處理器雖然是四核八線程為主,但遊戲高負載下的頻率往往會明顯降低,因此這也是牽制其性能的另一個關鍵。

根據我們的測試來看,像GTX 1070 8GB在Core i7 8550U處理器加持下,遊戲性能頂多只能實現桌面組合(搭配Core i7 7700K處理器)的80%,還是在要求相對不高的遊戲里,在一些「硬體殺手」級遊戲里,就只能達到50%的性能了。

小秘訣:使用外置顯示器,性能發揮更儘力

不少朋友買回外置顯卡盒,裝上高性能顯卡後就開始在筆記本上玩起遊戲來,但實際上這並不能發揮顯卡盒的全部實力,原因很簡單,如果要在筆記本顯示屏上輸出,外置顯卡就必須把數據傳回處理器核顯,再進行輸出,這個過程就會對最終幀速造成影響,而最正確的使用方法就是直接把外置顯卡盒裡的顯卡輸出到外置顯示器,這樣就避開了再到筆記本內部走一遭的繁瑣步驟,像《生化危機7》《極品飛車20》等遊戲里幀速可相對提升10~20%,所以既然要把輕薄本變成遊戲本,不如乾脆直接用全外設來實現吧,反正也只是固定使用,而且體驗還會更好。

&nbs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腦報新聞客戶端 的精彩文章:

TAG:電腦報新聞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