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除了宋徽宗和乾隆,藝術造詣非凡的皇帝還有哪些?

除了宋徽宗和乾隆,藝術造詣非凡的皇帝還有哪些?

孔子云「游於藝」。這裡面包含了一層意思:「藝」是用來游賞的。當然,孔子這裡所說的「藝」指「禮、樂、射、御、書、數」,是「六藝」,不包括繪畫,但繪畫應該是和「六藝」功能相近的,即可以游賞,可以遊憩,可以陶冶情操。游賞而用「藝」,這是需要「錢」和「閑」的。所以,歷代帝王就最有游於藝的資本。事實上,我國古代的帝王中也不乏謀略才情兼備者。

魏廢帝曹髦

雖然古人云「黃帝制衣裳有章數,或繪或綉,皆畫本也」(郭思《林泉高致?序》),然而正如鄭午昌先生所說,「是殆?首之前,雖有圖畫,究屬為極幼稚之線描,即有見用於事物,無非為似文字非文字之雛形畫。」黃帝,即使我們歷史上真有其人,他的畫也不過是「似文字非文字之雛形畫」,不算數的。那麼,可以算數的帝王畫家從誰開始呢?答曰,從曹髦開始。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是中國第一部繪畫通史,本書所記的第一個帝王畫家就是魏少帝曹髦。張彥遠把曹髦的畫歸為「中品」,並說「曹髦之跡,獨高魏代」。

曹髦(241年11月15日-260年6月2日),字彥士,魏文帝曹丕之孫,東海定王曹霖之子。最初被封為高貴鄉公,嘉平六年(254年),司馬師廢曹芳,立其為帝。因不甘心為司馬氏所欺,率兵數百攻司馬昭,被殺。

在藝術上,曹髦擅長詩文,並通繪畫,特別是擅長畫馬。據傳唐代畫馬名家曹霸就是他的後人,曹霸畫馬,取馬於真形,且喜畫瘦馬,「重在筋骨」,杜甫稱其馬「鋒棱瘦骨成」。他的代表作品還有《祖二疏圖》、《盜跖圖》、《黃河流勢》、《新豐放雞犬圖》傳世(至唐代),又有《於陵子》、《黔婁夫妻圖》。但是其作品已失傳,不能一窺其佳作。

曹髦後人曹霸的弟子韓幹《牧馬圖》

梁元帝蕭繹

南朝宋齊梁陳,有幾個帝王是會畫畫的。鄭午昌在《中國畫學全史》上說:「宋武帝雅好繪畫,嘗亡桓玄而收藏其畫。」又說:「梁高祖英邁而通文學,其好繪畫,不減宋武。將傳自齊室之名畫法書珍藏外,且復搜集異寶,以資鑒賞。美育既殷,故其子世誠梁元帝,其孫方等,皆以善畫名。」然而有畫跡的帝王畫家則只有蕭繹。他是第一個有畫作傳世的帝王畫家

梁元帝蕭繹(508―554),字世誠,小字七符,自號金樓子,南蘭陵(今江蘇武進)人。梁武帝蕭衍第七子,梁簡文帝蕭綱之弟。

梁元帝蕭繹善好丹青,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美術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記載里說他善畫佛畫、鹿鶴、景物寫生,技巧全面,尤其善於畫域外人的形貌。

在梁代戰亂、士族風氣盛行的社會風尚之下,蕭繹不惜耗費畢生的時間來作畫、著述。其代表性國畫作品《職貢圖》為當今存世最早的職貢圖錄,是以梁朝國境內外的少數民族向梁朝進貢的歷史史實為題材的紀實性人物繪畫, 記錄了前來南梁朝貢的當時各個小國的人物形象,上面有金髮碧眼的波斯胡人,也有渾身只披一塊白布的黑人,因此,這不但是藝術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件珍品,更是研究中國古代朝貢史極為珍貴的一份資料。無論在繪畫研究還是歷史研究方面都彌足珍貴、影響深遠。同時,繪畫理論著作《山水松石格》,亦是講述山水畫畫理畫法的珍貴典藏。

《職貢圖》絹本設色,縱25厘米,橫198厘米

《職貢圖》局部

《梁書?元帝本記》稱讚他:「既長好學,博綜群書,下筆成章,出言為論,才辯敏速,冠絕一時。」像李後主和宋徽宗一樣,藝術的成就難掩其政治的弱智,這既有與當時時代混亂的局面有關,更主要的也是他個人的性格使然,史載其「稟性猜忌,不隔疏近,御下無術,履冰弗懼,故鳳闕伺晨之功,火無內照之美。」所以王夫之說:「江陵陷,元帝焚古今圖書十四萬卷,或問之,答曰讀書萬卷,猶有今日,故焚之,未有不惡其不悔不仁而歸咎於讀書者,曰書何負於元帝哉。」

南唐後主李煜

唐代是一個偉大的時代,詩歌的發展達到高峰,繪畫也空前繁榮,正如鄭午昌先生所說:「西域、南夷之來庭,文藝宗教之煥發,圖畫益以進步,則若名卉異葩,畢羅瑤圃,蔚為大觀,實為我國圖畫極盛時代。」不錯,唐代二百八十餘年,確實出了不少帝王畫家。

鄭午昌《中國畫學全史》說:「帝族十一人,自漢王元昌、韓王元嘉、滕王元嬰外,如高祖、太宗、玄宗、昭宗及江都王緒、嗣滕王湛、昭寧王憲,要皆有一藝之長。而玄宗之墨竹,為世特創;昭宗之畫像,亦極酷肖;江都王之蟬雀驢子,嗣滕王之花鳥蜂蝶水牛,皆頗佳妙。」(鄭午昌《中國畫學全史?第七章唐之畫學》)

又說:「後主煜,政治之暇,尤畜意丹青,其畫櫻曲遒勁,如寒松霜竹,時號金錯刀畫,周文矩、唐希雅等咸好而學之,瘦硬戰掣,風神有餘,實樹畫院之異幟。時王族中如李景道、李景游等,亦醉心王謝風流,裙屐宴遊,往往形之圖畫,景道所作會友圖,一時人物見於燕集之際,不減山陰蘭亭。」(鄭午昌《中國畫學全史?第八章五代之畫學》)

「吳越王錢鏐以善畫墨竹稱,其王族中之以畫名者,則有錢仁熙、錢侒等。蓋吳越在五代時,亦稱治平之國,得有閑暇,講究繪事。」(鄭午昌《中國畫學全史?第八章五代之畫學》)

綜上所述,唐五代皇帝中的畫家,唐代有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中宗李顯、唐玄宗李隆基和唐昭宗李曄五人,五代有南唐後主李煜和吳越王錢鏐兩人。總為七人。如果算上諸王,就更多了。

自宋、元畫史記載中得知,李煜擅長的畫類別極廣,包括山水、人物、花鳥、走獸。李煜尤擅丹青,同時以書法入畫,事實上,他是繼梁元帝之後,長於將詩、書、畫融於一件作品中,成為「三絕」的藝術家。梁元帝在當時可能偶一為之,而後主則一再施行,可知他有意推動這種新的藝術形式。

據郭若虛的《圖畫見聞志》記載,「張文懿家有《春江釣叟圖》,上有李後主書《漁父詞》二首」,而米芾的《畫史》則記載了後主年輕時期就開始的開創這種美學觀的嘗試: 「王敏甫收李重光四時紙上橫卷花一軸。每時則自寫論物更謝之意。文一篇,畫一幅。字亦少時作,花清麗可愛。」(《畫史》,米芾)

李煜的這種美學取向後來直接的影響到了北宋的藝術家,甚至宋徽宗趙佶。

在南唐帝王的支持和帶動下,南唐繪畫藝術蓬勃發展,一時名家輩出,如擅畫花鳥蟲畜的徐熙、徐崇嗣,擅畫山水的董源,擅畫宮殿樓閣的朱澄,擅畫人物的顧閎中、周文矩、王齊翰等。

周文矩《重屏會棋圖》

宋徽宗趙佶

皇家這麼重視繪畫藝術,宋朝繪畫藝術如此發達,那麼宋朝皇室帝胄有沒有畫家呢?答案是肯定的。而其中最著名者,當然是徽宗趙佶。

作為皇帝,他被金人俘虜以致亡國的結局,無疑是很失敗的。但作為藝術家,宋徽宗卻是中國2000多年皇權歷史,346位皇帝中最成功的天才與全才。宋徽宗的書法和繪畫作品,主要收藏於北京故宮、台北故宮、遼博和美國。其書法師法唐人,銀鉤鐵劃,屈鐵斷金,仙風道骨,其瘦且硬,被譽為「瘦金體」;繪畫精緻入微、風水流動、富有內涵,千百年來有無數臨摹託名之作,然無一能達到他的高度,這就是天才的趙佶。

《芙蓉錦雞圖》

其藝術成就以花鳥畫為最,他畫鳥雀,常用生漆點睛,小豆般的凸點在紙絹上,十分生動。他的工筆大作《芙蓉錦雞圖》,先後被明清兩代的多位皇帝收藏。《宣和畫譜》記錄了他收藏的花鳥畫二千七百八十六件,佔全部藏品的百分之四十四。可見其偏愛之深。《畫繼》記載趙佶曾寫《筠庄縱鶴圖》。歷來關於趙佶的藝術成就,論者都以他的花鳥畫為最高。趙佶藝術的獨創性和對後代的影響力,也主要體現在他的花鳥畫中。

《瑞鶴圖》畫心

趙佶的藝術主張,強調形神並舉,提倡詩、書、畫、印結合,他是工筆畫的創始人,花鳥、山水、人物、樓閣,無所不畫,這便是卓然大家的共同特點。他用筆挺秀靈活,舒展自如,充滿祥和的氣氛。他注重寫生,體物入微,以精細逼真著稱,相傳他曾用生漆點畫眼睛,更加生動、栩栩如生,令人驚嘆。趙佶的畫取材於自然寫實的物像,他構思巧妙,著重表現超時空的理想世界。這一特點打開了南宋劉松年、李蒿和夏圭在山水畫構圖方面的變革之門。他還強調形神並舉的繪畫意念。勞倫斯?西克曼在《中國的藝術和中國的建築》一書中曾說,趙佶的畫寫實技巧以「魔術般的寫實主義」給人以非凡的誘惑力。趙佶提倡詩、書、畫、印結合。他創作時,常以詩題、款識、籤押、印章巧妙地組合成畫面的一部分。這成為元、明以後繪畫派傳統特徵。

《寫生珍禽圖》

趙佶不但自己鍾愛書畫藝術,還鼓勵學子們投身到書畫事業當中,他設置了繪畫考試製度,成立了翰林國畫學院,廣攬天下畫家,一經錄用,享受國家待遇,在當時畫家是最風光的職業。他在位時將畫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國歷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書畫院,即當時的宮廷畫院。以畫作為科舉陞官的一種考試方法,每年以詩詞做題目曾刺激出許多新的創意佳話。這些都極大地刺激了中國畫意境的發展。

東丹王耶律培

耶律倍(899年-937年),大契丹國(後改稱大遼國)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和皇后述律平的長子,遼太宗耶律德光和章肅皇帝耶律李胡的長兄,遼世宗耶律阮的父親,東丹國國王(稱人皇王,一般也通稱東丹王,926年—930年在位),長興二年(931)投奔後唐。後唐明宗賜姓李,更名贊華。

作為北方草原民族的畫家,耶律倍擅畫水草放牧或游騎射獵的情景,特別擅長於畫鞍馬。評者謂其「馬尚豐肥,筆乏壯氣」。《五代名畫補遺》則謂其「畫馬骨法勁快,不良不駑,自得窮荒步驟之態」。元代朱德潤題其《射鹿圖》云:「筆法圓細,人馬勁健,真有盛唐風韻。」《宣和畫譜》著錄御府所藏其《雙騎圖》《獵騎圖》《射騎圖》等15件。

《雙騎圖》

遼代統治者愛好藝術,深受漢文化的影響。同時遼也仿宋,設立近似畫院的翰林院。畫風可歸之為草原風俗畫派,多畫草原和大漠風光,狩獵、放牧、軍中征戰等題材。遼代的繪畫曾有很多的創造與成績,由於歷史上曾重視不夠,記載簡略,傳世捲軸畫及少,且多有爭議。流出海外的遼代捲軸畫以傳為耶律倍的《東丹王出行圖》最著名。

《東丹王出行圖》

《東丹王出行圖》(局部)

這是一幅表現人物鞍馬內容的畫,與現藏於美國弗利爾美術館稱南宋陳巨中臨《東丹王還塞圖》卷的構圖人物極似。畫中繪有六人騎在駿馬上,他們各具姿態,衣冠、服飾、佩帶皆因身份的不同而各異。馬則矯健、豐肥、左右顧盼,慢跑前行。東丹王在馬背上手把韁繩,面帶憂鬱,若有所思,情緒正和他棄遼投後唐的處境吻合。人物及馬的線條描繪細膩精良,賦色華麗,盡顯宮廷繪畫之特色,構圖布勢前後照應,疏密相宜。整個畫面人物和馬的動態形成一種行進的韻律。卷末有無名氏題「世傳東丹王是也」,書風近宋高宗趙構。李贊華自投後唐明宗後,長期居住在中原,促進了契丹和漢文化融合,其畫風對後人影響很大,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劉道醇《聖朝名畫評》均有著錄與評價。

明宣帝朱瞻基

他是明代政績和藝術天分頗佳的皇帝,也是明朝留下畫跡最多的一位皇帝。他好書畫、促織。因此,被後世稱為「促織天子」。

明代開國以來,內府書畫接替元內府收藏,還廣泛收集民間流散的傳世珍品。到了宣德朝,是明朝書畫收藏最豐富時期。宣宗也得以御覽大量宋元精品,為繪畫技藝奠定深厚基礎。宣宗還是明朝畫院有力的推動者,當時大部分入宮的畫家於武英殿等任供奉待詔,有些畫家還掛職封以錦衣衛等官職。由於宣宗對畫院的重視,明代畫家也是人才濟濟,山水、花鳥、人物無所不備。

宣宗朱瞻基的繪畫取材偏向花鳥、畜獸、墨竹等帶有象徵寓意的題材,在風格上明顯受到文人畫的影響,注重線條和墨韻的表現。

明宣宗朱瞻基《戲猿圖》 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此軸是宣德二年(1427年)二十九歲時所作,生動溫馨的描繪了猿猴家庭的天倫之樂。母猿懷抱小猿蹲踞於石上,幼猿左手摟著母親的脖子,右臂伸向隔溪樹上手持果子引逗小猿的父親。三猿體態各異,神情生動,皮毛也巧妙運用墨色濃淡乾濕表現質感。襯景的荊棘、竹叢、蘆葦、水紋的線條也很自然流利。

除了花鳥畫,宣宗同樣擅長山水、人物畫,《明畫錄》稱其「尤工繪事,山水人物花鳥草蟲並佳」。後人曾這樣評價其繪畫成就——「宣宗萬機之暇,遊藝於翰墨,點染寫生遂與宣和(指宋徽宗)爭勝。」此話雖然不無溢美,但至少說明,宣宗的畫藝自成一家,技法水平有了和徽宗一較高下的資本。

明宣宗朱瞻基《武侯高卧圖》捲紙本墨筆 27.7*40.5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繪諸葛亮敞胸露懷,頭枕書匣,仰面躺在竹叢下,舉止疏狂。當是諸葛亮出茅廬輔助劉備之前,隱居南陽躬耕自樂的形象。

明宣宗朱瞻基《瓜鼠圖軸》

此圖畫一鼠踞坡石上,石旁野草叢生,坡上瓜藤攀緣竹枝而上,碩果掛枝。瓜葉、果實用沒骨法,小鼠毛不用細筆勾,而用濃墨淡墨塗擦而成,簡率之中又見生動秀逸之氣。坡石吸取書法筆意,使該圖別開生面,韻味無窮。畫面右上方自題「宣德丁未,御筆戲寫」,上押朱文「廣運之寶」一印。丁未年,朱氏二十九歲,說明此圖為朱瞻基早年佳作。畫中還鈐有「乾隆御覽之寶」、「嘉慶御覽之寶」、「石渠寶笈」、「寶笈重編」、「宋犖審定」、「宣統御覽之寶」等鑒藏印多方。曾經清宋犖,清乾、嘉、宣內府收藏。

朱瞻基是最早將老鼠作為美好藝術形象來描繪的。老鼠一胎多子,苦瓜等果實裡面也有很多種子,因此朱瞻基將它們作為繁育能力最強的動物和植物。宣德二年(1427年),盼望生子多年的朱瞻基終於得了第一個兒子朱祁鈺,即後來的明代正統皇帝。朱瞻基畫此圖正是為了記錄他得子的最幸福的一年。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

清朝繪畫盛況空前。「清自世祖統一中國,傳十主,其間凡二百六十七年。歷世君主,多尚文藝,對於圖畫,時加提倡;且國祚較長,太平時多,繪事得有從容發展之機會,故其前半期之繪畫,頗呈燦爛之觀焉。」(鄭午昌《中國畫學全史》)

清朝皇帝也多喜歡繪事。「然自世祖、而聖祖、而高宗,皆雅好繪畫,厥後如仁宗、宣宗、文宗,雖丁內憂外患頻乘之時代,而親政之暇,亦時以讀畫為消遣。」(鄭午昌《中國畫學全史》)

順治皇帝《墨筆山水》軸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1638—1661),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六歲繼位,在位十八年,廟號世祖。世稱順治皇帝。擅書畫,畫有鍾馗像,現藏故宮博物館。鄭午昌《中國畫學全史》上說:「相傳世祖萬幾之餘,遊藝翰墨,時以奎藻頒賜部院大臣;其胸中丘壑,又包有荊、關、倪、黃之長,嘗用指上螺紋,印畫水牛,意態生動,有為筆墨烘染所不能到者。作山水,寫林巒向背,水石明晦之狀,得宋元人三昧。一日幸閣中,適中書盛際斯趨而過,世祖呼使前跪,熟視之,取筆墨畫一際斯像,面如錢大,鬚眉畢肖,以示諸臣,咸嘆宸翰之工。是世祖對於人物山水傳神等,無所不能也。」 他畫的小幅山水「寫林巒向背,水石明晦之狀」頗為時人稱道。順治繪畫作品兼收荊、關、倪、黃之長。

不僅如此,順治皇帝還會用指紋畫畫。王士禎《池北偶談?卷十三 談藝三?御畫牛》記載:「戊申新正五日,過宋牧仲慈仁寺僧舍,恭睹世祖皇帝畫渡水牛。乃赫蹄紙上用指上螺紋印成之,意態生動,筆墨烘染所不能到。」令人稱奇的是其畫的渡水牛,「用指上螺紋印成之,意態生動,筆墨烘染所不能到」。這恐怕是中國歷史上比較早的指畫吧。

清世祖愛新覺羅?弘曆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1711-1799),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在位六十年,退位後當了三年太上皇,是中國歷史上年壽最高的皇帝,在位時間僅次於康熙。鄭午昌《中國畫學全史》上說:「高宗尤好書畫,精賞鑒,海內名畫之流落者,皆被徵收殆盡。嘗覓馬和之國風圖,曆數十年,始全獲,藏於學詩堂;得韓滉五牛圖,特為設春藕齋以藏之,而《秘殿珠林》(乾隆九年編,二十四卷)、《石渠寶笈》(乾隆十九年編,四十四卷)先後詔編,舉凡內府所藏書畫及款識題跋與曾邀奎章寶璽者,一一臚載焉。」又說:「高宗常臨幸,看繪士作畫,有用筆草率者,輒手教之,時以為榮。」

清乾隆 乾隆帝御筆 龍井寫生花卉軸 縱48.5cm 橫35.5cm 故宮博物院藏

乾隆皇帝對繪畫的喜愛可謂是最瘋狂的,據記載,乾隆皇帝一生至少完成了一千四百多幅畫,堪稱高產。不過由於他自認畫技「一般」,不願以畫示人,遂毀掉了大部分畫作,只有少數為其本人認可的畫藏在紫禁城的各個樓台軒宇中,外人難得一見。乾隆皇帝現存的畫作,主要藏在故宮博物院中,餘下的則散落在民間。

乾隆皇帝畫作的共同特點是,都屬於介於工筆與大寫意之間的小寫意。筆墨簡練,著重表現物象的意態神韻,而忽略所描寫對象的外貌形態。構圖簡括,主題突出,畫面具有平和淡雅的文人書卷氣。

乾隆皇帝《多祿圖》

他不僅自己積极參与創作,乾隆皇帝一生至少完成了一千四百多幅畫,堪稱高產;同時也是收藏、鑒定兩不誤,各代的傳世名作被他蓋上各類印章。不過由於他自認畫技「一般」,不願以畫示人,遂毀掉了大部分畫作,只有少數為其本人認可的畫藏在紫禁城的各個樓台軒宇中,外人難得一見。乾隆皇帝現存的畫作,主要藏在故宮博物院中,餘下的則散落在民間。乾隆留下來最多的藝術作品還是書法。乾隆親自繪製、臨摹趙孟頫畫作的《御筆摹汀草文鴛圖》出現在北京華辰拍賣秋拍的目錄上,最終以73萬餘元成交。這幅作品是乾隆59歲時繪製,當時被收藏在淳化軒內。

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古代帝王畫家,魏曹髦為記載中有姓名的第一人,晉蕭繹為有畫作傳世的第一人。而真跡傳世較多的則是宋徽宗趙佶、明宣宗朱瞻基和清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聯拍在線 的精彩文章:

2017年全球青銅器成交TOP 50:外熱內不冷,最有看頭的青銅器年

TAG:聯拍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