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龍勝景 周星辰

黃龍勝景 周星辰

黃龍勝景

文/周星辰

八點,我們一行準時出發,旅行車沿著白水河一直向上前行。車行不遠,進入一個叫「九道拐」的盤山公路地段,從這裡就正式開始登山。「九道拐」,顧名思義,這段公路坡陡彎急。不過,這段公路的標識倒是十分的人性化,每一個「拐」,都特意標記,以便司機和乘客都能清楚目前所在第幾「拐」。幾個「拐」下來,那些暈車的人開始有了反應,我的耳鼓也在時時膨脹發響。

車上山頂後,在一處開闊地,有不少用片石砌就的石頭房子,十分别致,導遊介紹,這就是典型的羌族建築。據說,雖然石牆全是用片石砌就,但卻非常結實。在外行看來那片石牆好象根本經不起什麼震動,但事實上,這種石牆的抗震力特彆強,能經得起七級以上地震的考驗。我不由得為這些兄弟民族高超的建築技藝而驚嘆。

車在山頂行進了一段後,進入了一個叫弓杠的開闊地段,導遊遂介紹說,這裡就是岷江源頭。果然,在公路邊立有一石碑:上刻「岷江源」幾個大字。這裡的海拔比較高,山頭上到處都是皚皚白雪。雖已是六月中旬了,除了一些樹木,大地上見不到多少綠色。不過這裡的天特別的藍,雲也特別的白。在藍天白雲下,褐色的土地上,散落著稀稀拉拉的氂牛和羊群。此情此景,讓人有一種流落邊陲的滄桑感。

沿岷江源下行不遠,導遊把我們帶入了路邊的一個氂牛肉加工廠。導遊在車上就已告訴大家,這裡的氂牛肉非常正宗,當然價格也比較貴,不過在展廳里,各種口味的氂牛肉是任人品嘗的,大家可以放開吃,爭取把高價部分吃回來,以求扯平。進得展廳後,果然,無論哪種口味的氂牛肉,價格都不菲,平均每公斤都在180元以上!真是天價牛肉。雖然大家都知道這價格實在是宰人,但又都想,難得到這些地方來,再貴也得買點土特產帶回去。

旅行車開始向黃龍景區進發。車行至半山腰時,就開始下起了小雨,車再行進一段時,天空便開始飄起了雪花。有人擔心,如果下起大雪,還能趕到景區嗎?然而高原的氣候變化無常,當車行至山頂時,那雪反而不下了。在車的前方天空中露出了一片藍天,剛才還是雲遮霧罩的地方,一座金字塔狀的雪峰呈現在人們眼前。這時,導遊向大家介紹到,那就是本地區藏民心中的「聖山」——雪寶鼎。他還說,今天大家的運氣好,平時雪寶鼎是看不見的。雪寶鼎海拔5588米,是第四紀冰川的源泉。

旅遊車穿山越嶺,一路風景一路歌,終於到達黃龍景區。 黃龍,山如其名,褐黃色的山體猶如一條金龍,盤卧在松潘的崇山峻岭之中。地質學家稱為鈣化地貌的自然景觀,在這裡體現得淋漓盡致。黃龍景區的精華,其實就是在一條長約3500米左右的黃龍溝內。黃龍景區沒有導遊跟隨講解,不過每一處景點都有詳細的指示牌,加上隨門票贈送的景區地圖,使人很容易就了解各景區的主要內容。沒有導遊,遊客也都呈散兵游勇狀,完全處於自由游狀態。景區內也如同九寨溝一樣,全部用木板鋪成觀光小道,遊客不能直接接觸地面,這對保護這裡脆弱的生態倒是非常有效。

因為各自的興趣不同,一起進入景區後不久,我們就仨一群、倆一夥地各自為戰了。上行不遠,見有一塊指示牌,上書「迎賓池」,在一片黃白色的鈣化坡上,有一片似人工堆集的石灰池,又似一個個小梯田,大大小小几十個盆狀、梯田狀的池子,層層疊疊地順坡而下。只是那片池子里只有幾個池子里可憐巴巴的有那麼一點水,多數池子都是乾涸的。不過那水的顏色倒是令人眼前一亮:水雖不多,在那樣一個小池子里,卻是一片寶藍色,清澈見底,於是遊人紛紛在那裡照起了像。

在路邊,我見有一塊牌子上飄標示著:距五彩池3400米。我想,更美的風光可能在前面呢!把時間花在這裡而錯過更美的景色豈不可惜?我覺得今天的主要目的地是看五彩池,而路途還遠,於是不敢在這裡久留,趕緊隨著觀光人流向上走。據說散落在黃龍各處的大大小小的水池共有3400多個。這些異彩紛呈、千姿百態的彩池及無數瀑布,構成了一個個絕妙的景點。景點的形成要追朔到第四紀更新時期,那時黃龍還是一片古老的冰川。後來隨著地球氣候逐漸變暖,冰川消融,石灰岩山體源源不斷滲出碳酸鈣溶液,沿著山坡漫流、阻滯而不斷沉積形成鈣化,經過數萬年的演化,於是便變成了今日的人間瑤池。

在黃龍溝內,除了生長的樹木,幾乎全都是黃白色的鈣化物。上行不遠,我見有一棵枯倒的松樹,樹榦的下半部分大約一直泡在水裡,因此已經被一層白色的物質包裹了。從路邊一塊搭建棧道遺留的木塊中更可以清楚地看出,這裡的水中含碳酸鈣是非常高的,因為那塊木塊已經大部分被鈣化物包裹,我想那棧道也不過才修一兩年時間吧,照現在的速度,再過幾年就可能被鈣化物完全包裹。由此也可看出,這是一塊已經生長了幾萬年,現在仍在快速生長的風景區。難怪有那麼多由鈣化物形成的千姿百態的風景呢。

從迎賓池往上,第二個景點就是瀲灧湖。資料介紹,瀲灧湖面積約2000平方米,但現在是枯水季節,基本上沒有什麼水。從瀲灧湖往上走不遠,就是「飛瀑流輝」景點,現在沒有水,沒了水,也就沒了風景,只能看到一片黃白相間的鈣化石壁。不過從那流下的水痕可以想像的出,當有水的季節,那瀑布一定是非常壯觀的。從飛瀑流輝景點再往上走一段,遠遠便看見一道幾十米寬、五六米高的白色飛瀑傾瀉而下,我暗自高興,終於可以看到有流水的瀑布了。

然而,那地方雖能聽到人的說話聲,卻沒有常見的飛瀑流水聲。待走近一看,原來那是一道白色的鈣化物瀑布。其狀如真的飛瀑,有白色的水花狀幕簾。在鈣化飛瀑的中央,有一個洞,據說那是仙人凈身的地方。資料記載,自明代以來,各地道教、藏傳佛教的僧人都要來這裡沐浴凈身,因而成為信徒們的一大聖跡。顯然這裡也曾是一道真的飛瀑,只是現在沒有水,以鈣化物組成一道凝固的飛瀑迎接遊客。這裡就是「洗身洞」瀑布景點。大自然也真是頗費苦心,生怕敗了遊人的興緻。沒有流水,便以鈣化物組成一道景觀。

在洗身洞瀑布景點上面,便是長達一千多米的鈣化灘,遠看像溪水濺起的層層浪花,那便是「金沙鋪地」景點。由於鈣化物在這裡失去了凝埂成池的條件,因此便在漫坡上形成了這樣一條長長的鈣化灘。據說有水的季節,這裡是一片金黃,是黃龍的「真身」所在,只是現在沒有水,成了一片灰白,遠遠看去倒是像九寨溝的珍珠灘。

在金沙鋪地上游的左邊,有一處叫「盆景池」的景區。這裡有幾百個大大小小的「花盆」,「花盆」形態各異,高低錯落有致,盆中長著一簇簇灌木,好似人工製作的一個個盆景。可惜現在沒水,一個個乾涸的「盆」里長著黑黝黝、乾枯的樹叢,顯得一片荒涼。從盆景池往上走不遠,忽然一片藍瑩瑩明鏡般的彩池映入眼帘,讓人眼前一亮,心情為之一振。跋涉了這麼久,終於看到了一片有水的風景。老以為下面的景點沒有水,上面的景點也一定沒水,看來這種常規的判斷是不適宜這塊神奇的土地的。這片的彩池面積都比較大,且水平如鏡,雪山、森林,天光、雲影倒映其中,讓人真有點兒辨不清天上人間了。這便是「明鏡倒映池」景區。能爬到這一段的遊人,數量已開始減少,不少人已拿起氧氣袋開始吸氧了,卻因有了這一片風光,遊人的興緻便被極大地調動起來。此時正是陽光燦爛的時刻,遊人紛紛拿起相機,留下這難得的瞬間。

沿著明鏡倒映池中的棧道上行不遠,又是一片色彩斑斕的彩池,這就是爭艷彩池。據說爭艷彩池由650多個彩池組成,面積兩萬多平方米,大者一畝有餘,小者如硯台、盤碗。由於池水深淺各異,堤岸植被各不相同,爭艷池便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壯觀、色彩最豐富的露天鈣化彩池群。由於季節和水源原因,我們看到的爭艷池沒有資料介紹的那樣多姿多彩,不過由於彩池深淺、大小不同,加上藍天、雪峰和森林倒映在池水中,彩池呈現的顏色還真是豐富多彩。

過了爭艷池,走過一段沒有景點的路程後,來到了黃龍中寺。從路邊的指示牌了解到,這裡距下一景點——五彩池大約還有700多米。由於一直爬坡,加上高原反映,不少人已經氣喘吁吁,有的打起了退堂鼓,有的則在路旁的吸氧站吸氧,或在路邊休息,或打開自帶的氧氣袋吸氧。這時是對人最嚴峻的考驗時候了,如果身體吃不消,只能打道回府。而此時的我,對自己的身體還是充滿著信心。不少人都說,越往上走,越感覺到呼吸困難,可我卻沒有這種感覺。因為這裡的海拔還不到4000米,對我來說,還不至於那樣困難。到黃龍古寺時,已是正午了。五彩池在黃龍古寺的後面,為了儘快欣賞五彩池的全景,我選擇了從黃龍古寺側面上山,先從那裡觀賞五彩池的全貌。

當我登上山坡上的看台時,一塊變幻莫測的五彩池群便盡收眼底。在高高的雪山腳下,竟有這樣一個神奇的地方,要不是親眼所見,怎麼也不會相信那是真實的自然景觀。真是「無限風光在險峰」啊。五彩池是黃龍溝內最大的一個彩池群,也被譽為「黃龍的眼睛」,是整個黃龍溝景區的精華所在。池群由於池堤低矮,汪汪池水漫溢,遠遠看去,一塊塊彩池宛如片片碧色玉盤,盛滿著翡翠瑪瑙,那景象真是蔚為壯觀。

此時這些玉盤雖沒有陽光的照射,但那或黃或綠,或藍或紫,濃淡各異,仍是色彩紛呈,極盡美麗嬌艷,讓人真疑似那是人間瑤池。此時我還在想,倘若再有那燦爛的陽光照射,那將又是怎樣一個引人入勝的景色啊。凡來這裡的遊人,沒有不被眼前景色所傾倒的。拿著相機、DV的,更是忙得不亦樂乎。棧道是繞著五彩池修建的,來此觀光的,自然就繞著五彩池,不斷變化著角度去欣賞這人間仙境。我先從遠處欣賞了五彩池全貌後,又下到五彩池的棧道,近距離的品味著那神奇的美景。

我剛到五彩池的棧道,天空便飄起了細細的雪粒。隨著雪粒的飄落,平靜的彩池盪起了一圈圈細細的漣漪,狀如盛開的無色小花,別有一番情趣。看著雪粒不斷增大,我因沒帶傘,不敢久停,便繞著五彩池匆匆地觀賞著。這裡的彩池深淺各不相同,但相同的卻是那池水純凈得清澈見底。有一處彩池少說也有兩三米深吧,可那落在池底細如髮絲的樹葉梗莖都歷歷在目。那彩池形狀也是千姿百態,狀態各異。多數彩池像連綿不斷的梯田,層層疊疊,隨彎就勢,漫延開去;有的則像玉盞,有的則似金盤,個個都盛滿著瓊漿玉液,令人真想端起來暢飲一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這樣一個神奇的瑰寶,難怪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各地遊人蜂擁而至,冒著各種艱難險阻也要一睹它的芳容。看著天空飄下的雪粒不斷增多,我只好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這一人間瑤池。

剛下到黃龍古寺,那落下的雪粒就比黃豆還大了,簡直似冰雹般傾瀉而下。之所以說它是雪粒而不是雪花、冰雹,是因為它沒有我們常見的那種有形有狀的雪花,同時那雪粒又沒有結成冰塊,只是一種球狀的雪粒,落在身上、地下迅速就化了。上山時還是陽光明媚,此時卻是漫天雪飄。讓人在幾個小時內領略了黃龍天氣的變化莫測。或許這正是神秘的黃龍在呼風喚雨,有意給遊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呵,黃龍,人間勝景,中國的驕傲!

作者簡介:

周星辰,遼寧人,漢族,系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遼陽市第五屆作家協會理事,遼陽市紅樓夢學會會員。作品以詩歌、散文為主,曾在《人民日報》、《遼寧日報》、《人民代表報》、《遼陽日報》副刊和《鴨綠江》、《北方作家》、《中國詩歌網》、《遼寧作家網》、《華北散文》、《遼陽文藝》、《太子河》雜誌等發表詩歌、散文、隨筆等500餘篇。2000年出版詩集《世紀花雨》、2004年出版散文集《河谷行舟》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有的詩歌、散文曾在全國詩歌、散文大賽中獲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香飄溢 的精彩文章:

TAG:書香飄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