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健康2018年行業併購展望——火力全開

大健康2018年行業併購展望——火力全開

GIF

2016年行業內部曾預測,2017年併購將保持持續增長。但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

過去的一年中,全球生命健康行業的併購總數為1490筆,交易額為2650億美元。併購總額同比下降了近20%,巨額交易(>100億美元)的數量跌幅明顯,處於行業4年的最低水平。

醫療行業併購佔全球併購交易市場份額的8.4%,而前一年這一數據為8.7%。

2017年沉寂的併購火力將在2018年釋放

雖然,生命健康行業在2017年有足夠的實力進行併購,但因為政策各方面因素,整個行業的併購態勢顯得十分低迷。

從季度來看,

併購主要集中在第二季度,但在2017年的數據中,除了第二季度同比有所增長,其他三個季度併購均呈現下降態勢。

從細分領域來看,

生物製藥行業併購已經達到6年中最低水平,僅占所有併購交易總額的四分之一。

醫械行業相比2016年,併購規模也有所下滑。

▲2017年全球排名TOP5併購交易

從併購規模上看,

2017年,製藥商,特別是跨國製藥巨頭,對於併購很大程度都處於觀望狀態,並不急於吞併小公司。

比如,強生去年以300億美元收購Actelion,已經是該領域在2017年最大的交易。而2017年交易上百億美元的併購僅有三宗。

如此來看,2017年生命健康行業併購形勢低迷,這樣的態勢是否會持續到2018年呢?

根據安永(EY)近日發布報告:

2018年,生命健康行業很有可能將沉寂在2017年併購狀態中釋放出來,成為一個併購大年。併購總額預計再次超過2000億美元,製藥與生物科技公司2018年可能再現巨額併購與整合。

促成併購的基本驅動因素有多方面:

醫療健康領域的競爭壓力加劇

美國稅收改革的下游效應實現

來自傳統生命健康行業之外的新資本的併購越來越多參與競爭

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

美國稅改、監管放開、管線壓力必將推動2018併購大爆發

美國稅改或將落地,推動併購發展

正如前文所說,特朗普稅收改革的不確定性,尤其是海外資金遣返的不確定性,明顯阻礙了規模較大的併購交易的開展。

到目前為止,美國排名前十的生命健康公司有大約1600億美元的現金安放于海外市場,隨著最近稅收立法的批准,一部分預計將會回籠美國本土,參與到併購行列中來。

而稅制改革的推進,生物製藥行業併購活動肯定會更加活躍。但稅制改革並不是生物製藥行業在過去一年所面對的唯一的不確定性。

此前,製藥公司的高管也一直擔心特朗普政府會試圖抑制天價藥品價格(儘管這種打擊並沒有發生);

此外,FDA和可負擔醫療法案的前景也讓人擔憂。

這些擔憂似乎在2018年都不存在了。在製藥、生物科技與醫療器械公司的高管中,有大約60%表示計劃謀求併購。

FDA更換掌門人,審批數量激增,行業競爭更加激烈

2017年,特朗普提名Scott Gottlieb出任FDA掌門人,加速了行業審批速度。2017年,FDA共批准了46項新葯,比2016年的22項新葯的數量多出一倍。

▲FDA、PMA歷年審批數據

新葯審批速度加快,也加劇了製藥公司之間的競爭(特別是日益擁擠的藥物類別市場的競爭),從而推動了製藥領域的併購活動。

比如,截止到2017年底,FDA批准了不少於5個PD-1/PD-L1癌症免疫療法。

審批數量的激增,還會增強通過管線資產得到肯定的潛在買家的信心,刺激併購活動的開展。

此外,新型仿製葯的獲批增多,也使大型葯企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FDA仿製葯審批數量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2017年10月,仿製葯審批達到92個月的新高。在過去幾年裡,FDA每月的批准數量增加50%以上,讓藥品市場競爭變得異常激烈。

由於研發成本高、風險大,為了應對仿製葯對原研葯的衝擊,通過併購來獲得更多新藥品成為許多葯企性價比較高的一種手段。

管線壓力引發併購

在去年,儘管生物製藥行業可用於併購交易的「火力」數量激增,在去年總量達1.2萬億資本的火力中,大型製藥公司佔到了其中的三分之二,即8000萬美元資本。

但併購活動反而下降了。

過去3年,生物技術公司籌集了近100億美元的資金,以推進管線建設和推遲併購。

阿爾茲海默症這一種管線研發而言,就有多家公司宣布管線受挫,宣布關閉新葯開發:

2018年初,輝瑞宣布關閉阿爾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治療藥物的開發;

2017年9月,美國Axovant公司宣布其開發的intepirdine在治療輕度到中度阿爾茨海默病的3期臨床試驗沒有達到效果;

2017年2月,美國默克宣布停止開發β澱粉樣前體蛋白裂解酶1(BACE1)抑製劑verubecestat治療輕度到中度阿爾茨海默病的二/三期臨床試驗。

在未來,面對仿製葯的滲透和管線挫折的威脅,生物製藥公司最終可能會部署強大的火力,促成併購。目前,多個大型資產剝離仍存在與管線中,並可能在2018年宣布。

新興市場玩家、科技大佬進場,攪局全球大健康併購

新興市場買家成為併購市場新一極

2017年,相對美國併購市場的平緩,越來越多的新興市場和國家在生物製藥和醫械公司的併購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以中國為首的亞太新興市場有強勁的資金實力,他們對西方全球創新市場敞口十分感興趣。

從上表可以看出,北亞地區製藥、醫械、生物科技的併購實力僅次於北美,購買力十分強勁。大型製藥公司曾經是生物製藥行業資產的主要買家,如今一些非核心業務剝離後落入亞太戰略投資者的口袋。

而中國的資本正越來越多地投入生命健康領域,海外併購成為贏得全球化「戰爭」的重要方式之一。

就2017年,中國的大型海外併購如下:

本土醫療企業正在崛起,一些優質管線和資產也逐步走向國際化。

比如2017年7月,百濟神州就與新基達成戰略聯盟,合作研發其PD-1抗體BGB-A317。從而也拓展了新基中國的戰略市場。

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玩家力量已經崛起,並且其全球化視野愈發提升,在2018年,這將是不可忽視的新一極。

科技巨頭強勢進駐生命健康行業,現有企業的利潤率會受到衝擊

出了新興市場攪局者,併購交易的火力正越來越多來源於生命健康行業外,特別是科技互聯網巨頭。

這些科技互聯網巨頭往往有充足的資本,他們的入駐,對整個生命健康行業的企業衝擊十分強烈,導致行業競爭更加激烈。

例如,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Verily Life Sciences已與葛蘭素史克(GSK)創建了生物電子藥物公司Galvani Bioelectronics,

蘋果公司推出新的軟體架構ResearchKit推動互聯網醫療的發展,

亞馬遜(Amazon.com)也已投資液體活檢開發商Grail並與默沙東在糖尿病管理方面達成了深度合作。

7個科技公司的火力要比50個生命健康領先者合集還要大。過去十年,科技企業的火力已經猛增了五倍,達到近一萬七千億美元。

這種火力很快就會在生命健康產業鏈上實現布局,以其大量仿製葯製造商、診斷實驗室、分銷商/批發商、零售藥店等對行業現有局勢造成影響。

以效率提升、降低成本為導向的科技互聯網公司進場,將帶來革新化的新商業生態,這極可能導致行業內現有企業利潤的下降,而這對於生物製藥或醫療技術公司來說是一個必須重視的隱患。

多重因素下將促成2018年全球併購新生態

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2018年的併購特點可能是以下這幾點:

以價值為驅動的未來實現新的商業模式

傳統的拓展產品線的併購不再滿足日益激烈的市場需求,以價值為驅動的併購模式可能是未來的一個新特點。

雖然,併購能夠短期內鞏固自身產品線打擊對手,但是從長期來看,整個醫療行業正在向服務領域變革,客戶的需求正日益變得重要。

在這種環境下,價值創造將由以患者為中心的、協作的、數據支持的商業模式提供動力,這種模式越來越多地擴展到服務平台之外。

比如費森尤斯醫療

收購Akorn公司建立了美國的無菌注射劑生產

收購默克公司的生物仿製藥品業務為透析患者提供了一種促紅細胞生成素(EPO)的來源。

以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攜帶型透析公司NxStage,加速了其向一家全服務透析公司的轉型。

這三宗交易將使費森尤斯在透析市場上保持成功。費森尤斯以較低的成本提供透析,對支付人和病人來說是一個更好的價值主張。

價值創造有可能是未來醫療行業的併購的一個方向。

昨日的併購者或將成為未來的被併購者

在今天的市場環境中,沒有人能獨善其身。

即使是購買力強勁的大型葯企,也會面臨業務發展和管線壓力,被迫剝離資產,利用由此產生的資金償還債務。

昨天的併購者,也會變為明天的被併購者。

比如,

禮來公司的Elanco動物保健部門

諾華的Alcon眼部保健部門

輝瑞的消費者健康保健事業部

都有可能在2018年被剝離。

供應鏈垂直併購或成未來方向

藥物和設備公司通過供應鏈上的收購或合作可能成為各大公司新的方式。

進行垂直整合,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將生物製藥和醫療設備公司轉移到核心的藥物或者設備市場之外。

從而獲取更大的控制權,限制新進入者的市場機會的廣度,提高市場准入門檻,減輕供應鏈震蕩的影響。

所以,2018年很可能將是生命健康行業併購爆發的一年。在這一年,併購還會發生哪些精彩的故事,醫趨勢將會持續關注。

數據來源:安永報告、Acuris2018年大健康行業併購報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edTrend醫趨勢 的精彩文章:

介入治療領域的新變局和機遇——專訪西門子醫療臨床治療

TAG:MedTrend醫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