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廣東:引領新常態 展現新作為

廣東:引領新常態 展現新作為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省長馬興瑞向大會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新意」盎然、振奮人心。今天的《小強觀察》專欄,就讓本台記者曾小強和大家一起來聊聊報告中這個「新」字。

曾小強

記者

這裡是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

沒錯,我手上拿到的就是今天上午

新鮮出爐的政府工作報告

如果非要用一個字對報告的第一印象做一個總體概述的話

那我想可能就得是「新」這個字了

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連續29年居全國首位

結構調整取得標誌性進展

報告中湧現的大量數據背後

到底透露著在經濟新常態下

廣東都有哪些新作為 新氣象

咱們先一起「穿越」回演播室去逐一解讀

報告中提到廣東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那麼這個「新常態」怎麼來體現呢?咱們首先來看第一個「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新突破。2017年,廣東設立規模5500億元的基礎設施投資基金,全省基礎設施投資增長了24.3%,創下了2010年以來的最高增速。做加法的同時也在做減法。2017年,廣東制定出台了支持實體經濟的10項措施,為企業新減負超過600億元。新的一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持續走向深入。今年廣東將新增應用機器人2萬台左右,推動3000家工業企業實施數字化改造。此外,包括像4K、5G等和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數字經濟也將得到更多政策支持,發展壯大。

再來看第二個「新」:新動能加快成長。從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廣東這幾年來一直在堅持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核心戰略和總抓手,全力打造國家科技產業創新中心。2017年,廣東全省研發經費佔地區生產總值提高到了2.65%,區域創新綜合能力排名躍居全國首位。說起創新,就不得不提咱們廣東有一條在全國走紅的「走廊」。這條走廊名叫「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北起廣佛交界處,經廣州主城區、東莞松山湖、深圳主城區,南至深圳大鵬新區,總覆蓋面積達11836平方公里。這條「走廊」可了不得,它以佔全國0.1%的面積,創造出全國6%的GDP。毫無疑問,2018年這條「走廊」將繼續肩負重任。報告提到,今年要把廣深科技創新走廊作為核心區域,做大做強創新型產業集群。

最後咱們來第三個「新」:區域協調發展又有了不少的新進展。要想打通區域關節,首先得建好交通基礎設施,過去五年,廣東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在全國率先突破8000公里。其中,粵東西北地區新增的高速公路就達到了1993公里。產業共建和對口幫扶也取得了明顯成效,過去五年,省產業轉移園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就突破了20%。

其實無論是新進展新突破,還是新作為新動能,背後折射的都是廣東正在推動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進入新時代,站上新起點,報告在展望今後五年工作時也明確強調,廣東將堅決推動高質量發展。我們也相信,這些高質量發展的成果,終將使每個廣東人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一點一滴地變為現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東新聞聯播 的精彩文章:

TAG:廣東新聞聯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