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諸子百家,百無一用是儒家?

諸子百家,百無一用是儒家?

戰國時期,群雄割據,各諸侯國紛紛變法改革。許多思想家從不同的立場和角度出發,對當時的社會變革,發表不同的主張,史稱「諸子百家」。

百無一用是書生

忠孝仁義禮智信,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體系,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美德。封建社會寒門子弟想要改變命運,只有苦讀聖賢書,考取功名這一途徑。而俗話又說:百無一用是書生。

現代文明社會,有多少人從小學到大學一路過關斬將,辛辛苦苦完成學業,卻每個月領著難以裹腹的工資?

農耕社會,你一個文弱書生,肩不能挑腰不不扛,滿口仁義道德,它莊稼能自己收成?

戰國時期,群雄爭霸,你一個文弱書生,上陣不能殺敵,廟堂不能強國,滿口仁義道德頂個屁用?!

後來的秦宣太后說過這樣一句話:」妾侍先王也,先王以髀加之妾身,妾困不疲也,盡置其妾身,而妾弗重也,何以?民以少有利焉。"要說這秦宣太后也是堂堂楚國公主出身,說的這話確實有點糙,但是話糙理不糙。戰國亂世,圖謀爭霸,凡有血氣,必有爭心。你的思想學說,必需要讓統治階級有利可圖,才有足夠的說服力。

孟子

繼孔子之後,戰國時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

孟子是魯國的附屬國鄒國人,著有《孟子》一書,和孔子被後人合稱孔孟。

孟子和孔子一生相似,幼年喪父。孟母三遷培養出「亞聖」孟子。孟子主張實行仁政,說「民為貴,君為輕」。

那時候的學士流行各國遊學。約四十三歲那年,孟子來到齊國,在齊威王的稷下學宮宣傳儒家思想。孟子的思想更接近唯心主義,認為人性本善。同時概括五種人倫關係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在當時不擇手段的奪權爭霸中,已是一種很崇高的道德品質。但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個理論,顯然不符合群雄爭霸的戰國時代,也不被齊威王所接受。於是孟子連齊威王的一百賞金也不拿,便憤然離去。

遊走它國,終不受大用,後又回到齊國,齊宣王時以客卿的身份,經常給出政治建議。雖然沒有高官厚祿,卻也衣食無憂。但是和一怒諸侯懼的鬼谷弟子相比,確實顯得微不足道。

荀子

荀子,戰國末期趙國人,著有《荀子》一書。是繼孟子之後,傑出的儒家代表人物,學識淵博,是一位唯物主義思想家。

他認為星墜日食,颳風下雨,春生夏長是自然界有規律的變化,自然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人力卻能夠征服自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同樣的道理他也用在帝王術的理論中。

與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則具有更多的現實主義傾向。他在重視禮義道德教育的同時,也強調了政法制度的作用。

荀子也遊學各國,後來被楚國春申君所用。他還有兩位威震天下青史留名的徒弟,他們分別是法家代表韓非,和秦始皇的丞相李斯。

那麼儒家學者還是百無一用的書生嗎?時移事易,統治階級講究恩威並施,亂世重謀重法,而盛世理應仁、法並重。有了道德約束,有了禮儀廉恥,民不亂法,才能長治久安,才能富民強國。

時至今日,儒家思想已然成為中華民族的靈魂思想。靈魂思想說不請有什麼用,但是沒有靈魂的肉體,就像美劇里的行屍走肉,是要被「爆頭」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間煙火微風過 的精彩文章:

韓國能夠並列七雄,此人功不可沒

TAG:人間煙火微風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