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上帝不站在人數多的那邊,而是射擊最準的那邊——狙擊手

上帝不站在人數多的那邊,而是射擊最準的那邊——狙擊手

原標題:上帝不站在人數多的那邊,而是射擊最準的那邊——狙擊手


在殘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由塹壕,機槍和火炮組成的防禦陣地成為了士兵們的夢魘。為了幫助士兵衝破防線,交戰雙方都使用了各種新式武器,包括坦克,飛機和毒氣。但是,有一個新的兵種更讓步兵感到恐懼。即使強如坦克,在沒有步兵支援時它們也會被敵軍輕而易舉地摧毀。然而,那些如同幽靈般藏身於戰線之中的狙擊手,卻著實讓各國士兵感到恐懼。步兵們會不惜一切代價來消滅狙擊手,以免自己成為下一個目標。


誠然,早期的火繩槍和滑膛槍並不適合用於進行狙擊。到了18世紀末,狙擊手(sniper)一詞才出現。在印度服役的士兵的信件中,一些人將出去苦練射擊的日子稱為「出去打獵」。沙錐鳥(Snipe)是一種小型,迅捷的獵鳥。這種鳥類擁有黑色的斑點與棕色的羽毛,而且行動反覆無常。要想看見它就很難,更不用提射中,只有技巧高超的射手才能打下它。


在18世紀,人們普遍認為能夠射下這種鳥類的人擁有較高的射擊水準,而「獵殺沙錐鳥」這個詞也就縮寫為了「狙擊」。但是,僅僅擁有較好的射擊水平還不足以成為狙擊手。這些人只能成為神槍手(Sharpshooter和Marksman),而狙擊手則源自一戰。它指的是一名從隱蔽處射擊,且裝備有瞄準鏡與步槍的士兵。



為了成為一名狙擊手,士兵要學會許多技能,這樣他才能在最惡劣的戰鬥區域中活下來。偽裝,移動,觀察,閱讀地圖,交流,情報收集和精準的射擊都必須精通。除此之外,狙擊手也不敢投降。實際上,一名被俘的狙擊手的結局通常就是死亡。


正如伏爾泰所述:上帝不站在人數多的那邊,而是射擊最準的那邊。「一份美國的研究表明在一戰中,輕武器平均要花7000發子彈來殺死一名士兵。到了越南戰爭時,則為大約2萬5000發。而狙擊手只需要平均1.3發。」。這些百發百中的神秘幽靈如今已經成為戰場上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在一場場的戰鬥中證明著自己的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大唐 的精彩文章:

一戰德軍狙擊手,戰壕中百發百中的索命死神

TAG:趣大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