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常禮舉要》居家:九、立不一足跛,坐勿展腳如箕,睡眠不仰不伏,右卧如弓

《常禮舉要》居家:九、立不一足跛,坐勿展腳如箕,睡眠不仰不伏,右卧如弓

平沙落雁

 古琴

李祥霆 

00:00/00:00

《曲禮》上講,「立勿跛」,站的時候不要像跛子一樣,我們普通人站著要兩腳著地,很正直地站在地上,跛子因為一隻腳壞了,只有一個著地,另外一個懸空起來無法著地,這叫跛子形狀。一般人常常右腳站著,左腳伸出來,腿還彎起來,站起來就跟跛子一樣,在儀態方面是不對的。我們男同學服兵役時,立正時兩腳站得穩穩的,稍息時,兩腳仍是平均地著在地上,這才正確。以前的稍息不是如此,右腳著地,左腳往前踏一步,可以輕鬆些,那就是跛。一腳跛著那種形狀是隨便的,尤其我們與人家談話,或是見了長者,平時養成這種習慣,那就很失禮了,所以站的時候,要有站相。

坐呢?「勿展腳如箕」坐在那裡,應將兩腳自然地放在地上。「展腳如箕」則是把兩腳分開分得很大,箕就是鄉村裡用竹子皮編成,畚土的畚箕,上面是小小的,到前面展開成很大的面積,我們坐在椅子上,如果把兩腳斜斜地撐開來,就跟畚箕一樣,這樣展開來是很不雅觀的,尤其是女生更不可以。再說,把腳撐很遠,人家經過時一不小心就給絆倒了,所以坐時不要展腳如箕。

睡眠呢?不仰不伏,右卧如弓。《曲禮》中說「寢勿伏」,趴著睡叫伏,它只說不可以伏,但可以仰卧或側卧,仰卧就是仰著身體睡,側卧就是側在一邊,側哪一邊呢?它也沒講。我們老師比註解的高明,因為他這裡講「不仰不伏」固然不能伏,也不要仰,伏是不雅觀的,仰更不好,因為在生理上來講,我們的五臟是在前面,後面是脊椎骨,仰的時候五臟張開來,所吃的東西壓在上面,除了吃的東西不消化,傷害腸胃以外,還有其他很多不好的地方。最好是側卧,但不是左側,而是靠右側,依照生理結構來講,靠右的時候,裡面五臟很自然彎一點,不是很直,因為我們人的身體結構,稍微有一點彎,血氣的運行很流暢,很合乎自然。

所以古人的養生學上講,「立如松」,站在那裡就跟一棵松樹一樣直;「坐如鐘」,坐下來就像一個大鐘在那裡,穩穩噹噹的,腳、身體都很直的,「行如風」,走路就跟風一樣,風是往前吹,是直的,走路就是一直往前走,跟風吹一樣。「卧如弓」,睡覺時就像一張弓在那裡。過去我們老師講「卧如弓」的時候,他還曾經做過示範。靠右邊卧,右手托腮,右腳打直,左腳稍為彎一點,靠近右腳左手附在左大腿上面,儀態很壯嚴,也非常合乎衛生。所以道家的睡覺就是這麼睡的,因為道家是練氣的,這樣睡的時候,氣不會散,一個人睡眠時,最重要是不散氣,而要聚精養氣的。一個人的精氣神是身上的三寶,晚上仰睡,精神一鬆懈,氣一張開,精就流失了,往往有這個關係,所以,道家養生是側卧如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慧典文化 的精彩文章:

頓悟帶來的喜悅

TAG:慧典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