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82年拉菲」究竟是怎樣一款酒?

「82年拉菲」究竟是怎樣一款酒?

摘要:對國人來說,1982年份的拉菲似乎有著無法言說的吸引力。今天,和紅酒世界網(微信號:wine-world)一起揭開這款傳奇酒款的獨特之處吧。

1982年距今已有三十餘年,但「來瓶82年的拉菲」這句話至今還活躍在社交網路、表情包,甚至是現實生活里,以至於有人打趣道:「在1982年,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的葡萄園經歷了怎樣的掃蕩,釀出了多少瓶酒,才能夠人們喝上這麼多年?」

圖片來源:Cave de Terre

這是很多葡萄酒愛好者乃至不甚懂酒的人也津津樂道的問題,但它的答案無從知曉,也並非今天討論的重點。本篇文章主要圍繞1982年拉菲古堡紅葡萄酒(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Pauillac, France)這款酒本身說起。

1982年的拉菲古堡

圖片來源:Wine Spectator

今年3月,在將酒庄管理大權交給女兒賽斯吉婭·羅斯柴爾德(Saskia de Rothschild)後,埃力克·羅斯柴爾德(Eric de Rothschild)就將退任拉菲古堡莊主了,這位葡萄酒界的營銷天才從1974年開始掌管酒庄,他保持了酒庄葡萄酒一貫的品質,並使多個年份的拉菲成為葡萄酒市場的頭號熱門,其中當然也包括1982年。

彼時,拉菲古堡擁有90公頃葡萄園,比今天的107公頃小不少,但仍比其他四座一級庄(First Growth)都大。葡萄園中占最大比例的依然是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其次是品麗珠(Cabernet Franc)、味而多(Petit Verdot)和梅洛(Merlot)。

拉菲古堡酒窖(圖片來源:Archcase)

82年拉菲古堡葡萄酒與如今正牌酒的釀造方式基本沒有差別。葡萄經手工採摘,在葡萄園內篩選,然後運送至酒庄內去梗,並送入大橡木桶中發酵(不鏽鋼罐於1988年開始使用),所得的酒在自產的橡木桶中陳釀將近兩年,陳釀期間定期倒罐,最後在裝瓶前澄清。

世紀之年

圖片來源:iCollector

1982年,溫暖而不至於乾旱的生長季為葡萄帶來了成熟的風味與單寧、完美的集中度和飽滿的口感,採收期從9月16日便早早開始。一些設備不完善的酒庄在面對炎熱的天氣時,遭遇了發酵控制上的麻煩。大部分酒庄迎來了數十年一遇的高產量,其中也有少數酒庄產量過高,致使釀造的酒款風味稍顯寡淡,不過拉菲古堡並沒有被這些問題難住。這一年出產的葡萄酒酸度偏低,但包括拉菲古堡在內的頂級葡萄酒憑藉充沛的單寧和堅實的架構,在漫長的陳年裡產生了許多有趣的變化。從30多年後的今天來評價,1982年是整個20世紀最優秀的年份之一。

在1982年份的加持下,拉菲古堡所產的葡萄酒擁有絕妙的集中度和架構,果味成熟而不厚重,口感上延續了一貫的飄渺感,展現出與酒齡不符的年輕、新鮮特性,令人稱奇。

圖片來源:Vinous

82年的拉菲異常出彩,但這一年顯然不會只有拉菲一枝獨秀。侯伯王莊園(Chateau Haut-Brion)等另外四座一級庄表現也不負盛名,二級庄(Second Growth)碧尚女爵酒庄紅葡萄酒(Chateau Pichon-Longueville Comtesse de Lalande, Pauillac, France)也獲得羅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100分評價,被其稱為「20世紀的不朽傑作」。得益於該年份的高產量,許多1982年份的葡萄酒至今仍能在市場上買到,這也是1982年比其他頂級年份更有名的原因之一。

酒評家的推波助瀾

年輕時的帕克(圖片來源:Loam Baby)

羅伯特·帕克對1982年份葡萄酒品質的成功判斷是他光輝酒評生涯的起點,這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他也並非唯一一個看好1982年份的人。事實上,主流酒評媒體和貿易界人士對1982年份的看法也都十分積極,優質酒款穩定上升的市場價格也證實了這一年份極具投資價值。

邁克爾·布羅德本特(Michael Broadbent)從一開始就對1982年份拉菲喜愛有加,並在後來的品酒筆記中稱讚了該酒的芬芳和緩慢發展。在2001年品嘗這款酒後,邁克爾認為它「已經如此美妙,卻還有那麼多的美尚未展現」。

2012年,詹姆斯·薩克林(James Suckling)回憶波爾多的1982年時說道:「最重要的是,這個年份深刻地告訴我一款偉大而年輕的葡萄酒嘗起來如何,教會我無論是桶邊試飲還是從瓶中飲用,無論年輕或年老,偉大的酒始終偉大。」

帕克等酒評家打的包票給了消費者極大的投資信心,也是在這一年份葡萄酒上市後,波爾多迎來了美國的消費者大軍,期酒(En Premier)市場也開始大熱。當然,也有一些酒評家在期酒發布前持相反論調,認為1982年份葡萄酒質地過於濃稠,酸度不足,註定沒有持久的生命力,但這些論調早已被82年酒款堅挺的市場表現駁倒。

走紅中國

圖片來源:Youtube

拉菲在中國的走紅可能要歸功於90年代港片的興起,誰也說不準1982年份拉菲為何會在香港成為身份與財富的象徵,但 「來一瓶82年的拉菲」、「給我拿幾支82年的Lafite」和「我漱口都是82年的拉菲,蜜桃紅算什麼」等經典台詞已經刻在許多國人腦中。葡萄酒逐漸成為商務宴會上的新寵,1982年的拉菲也在口口相傳中演變為大多數人眼裡高檔葡萄酒的代名詞。

就和購買奢侈品一樣,許多人追求的不僅僅是品質,還有格調。這款酒越受歡迎,消費得越多,現存的拉菲也就越少,進而再帶動價格上漲。價格一漲,更多人喝不起之後,它便愈是能代表飲用者的身份。若不計算匯率和消費水平變化等因素在內,如今82年拉菲的售價與發布之初相比已漲至大約140多倍。

圖片來源:Artron

在意外成為中國最紅的葡萄酒之後,善於營銷的拉菲羅斯柴爾德集團〔Domaines Barons de Rothschild(Lafite)〕也沒放過大好機會,在中國大陸加緊市場推廣和宣傳。相信人們都記得2008年份正牌酒發布時,拉菲酒瓶上鮮艷的紅色漢字「八」,這正是拉菲為迎合中國市場所做的舉動。

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82年拉菲是那樣著名,以至於有人認為這款酒是拉菲古堡空前絕後的一款酒,再沒有年份能出其右。而事實上,在釀酒技術與理念不斷革新、消費者口味持續變化的背景下,在拉菲古堡從1982年至今的30多個年份里,必定有不少品質不遜色於82年,比82年的更加適飲,同時更符合現今多數人口味的酒款。如果想一品拉菲古堡的芳澤,大可不必緊盯1982一個年份不放,例如在1986、1996、2003、2009以及最近的2016年,拉菲古堡都釀出了品質超群的佳釀。

圖片來源:EatingWell

葡萄酒正在中國逐漸大眾化,「只選貴的,不選對的」顯然違背了這一潮流。在將來,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成為真正的葡萄酒愛好者,在用「喝杯82年的雪碧壓壓驚」調侃之外,也學會了在吃清蒸海鮮時開一瓶夏布利(Chablis),在野外燒烤時喝點馬爾貝克(Malbec),或是在飯後小酌一杯托卡伊(Tokaji)甜酒。對於愛酒的普通大眾來說,也許這才是葡萄酒的正確打開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酒世界網 的精彩文章:

測測你的葡萄酒品鑒水平

TAG:紅酒世界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