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略要地盡失,遼東門戶大開:甲午戰時中日鏖戰大連灣

戰略要地盡失,遼東門戶大開:甲午戰時中日鏖戰大連灣

戰略要地盡失,遼東門戶大開:甲午戰時中日鏖戰大連灣

金州城位於遼東半島蜂腰部,瀕黃海、渤海,是旅順、大連灣的咽喉。大連灣與金州灣東西近逼,形成金州地狹,寬不足5公里。金州距旅順口約50公里,戰略位置極為重要,號稱「遼東半島雄鎮」。圖為日軍繪製的金州、大連灣作戰地圖。

戰略要地盡失,遼東門戶大開:甲午戰時中日鏖戰大連灣

清軍遺棄在鍾家山堡壘的大炮。

戰略要地盡失,遼東門戶大開:甲午戰時中日鏖戰大連灣

1894年11月6日,日軍進攻金州城,肆意劫掠,居民逃亡。曲氏門內中年婦女曲王代「為不被辱」率姑娘曲自當、幼兒等十人投井自盡。圖為金州城內的「曲氏井」。

戰略要地盡失,遼東門戶大開:甲午戰時中日鏖戰大連灣

日軍搶來民車向設於金州的兵站醫院運送傷員。

戰略要地盡失,遼東門戶大開:甲午戰時中日鏖戰大連灣

在山縣有朋統率的第一軍渡過鴨綠江,人侵安東、九連城的同一天,大山岩率領第二軍從遼東半島花園口登陸,向金州、大連灣、旅順口進犯。清政府在旅順口建有軍港,並在港口東西兩側和後路設有各類炮台。大連灣是天然良港,也設有炮台多座,清政府在此部署了大量清軍駐守。圖為甲午中日戰爭時的旅順口軍港。旅順口位於遼東半島頂端,與山東半島的威海衛隔海相望,為北洋海軍重要基地。

戰略要地盡失,遼東門戶大開:甲午戰時中日鏖戰大連灣

黃金山炮台。

戰略要地盡失,遼東門戶大開:甲午戰時中日鏖戰大連灣

清政府在旅順口建立海軍基地的同時,又在旅順修築了龐大的南子彈庫。庫內設「虎踞」、「龍盤」、「東」、「西」等分庫,至今保存完好。

戰略要地盡失,遼東門戶大開:甲午戰時中日鏖戰大連灣

大連灣是北洋門戶和遼東半島戰略要地,清廷在此建有老龍頭,黃山及和尚島西、中、東和徐家山炮台,配備兩種炮約120餘門。圖為和尚島中炮台內景,該處有47名官兵駐守。

戰略要地盡失,遼東門戶大開:甲午戰時中日鏖戰大連灣

以上圖文選自《日本侵華圖志》第二卷《甲午戰爭至日俄戰爭(1894-1905)》,關捷、關偉編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日本侵華圖志》共二十五卷,南京大學資深榮譽教授張憲文主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山東畫報出版社有限公司合作項目,併入選「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國家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 2014 年度入庫項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侵華圖志 的精彩文章:

城內城外遇難者屍體堆積如山:外國人鏡頭下的南京大屠殺

TAG:日本侵華圖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