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這麼多茶,你杯中的茶香到底是什麼香
有人說,茶淡如水,
有人說,最濃是茶,
但無論茶湯濃淡,茶湯中總會有香味的釋出。
茶之本香的顯露,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品種、地域、栽培條件、鮮葉質量、加工方法等都會影響著茶葉的香氣。
儘管已發現的茶葉芬芳化合物有六百餘種,
許多人依舊很難形容茶香到底是什麼香,
因為茶葉的香味來源於:
碳氫化合物、醇類、酮類、
內酯類、酚類、過氧化物類、
含硫化合物類、吡啶類、喹啉類、芳胺類,
這些難念又陌生的化學名詞。
茶葉來源於大自然,大自然自然有特定的香味能與茶相比擬。
舒城蘭花,就是一種以茶香命名的茶葉。舒城早在明末清初就有蘭花茶,舒城蘭花就是正直山中蘭花盛開時採制,茶葉吸附了蘭花香,故得名。
烏龍茶,被冠以世界上香氣最濃的茶,鳳凰單叢茶,最接近純凈的天然花香的烏龍茶,特定的樹種和工藝讓沖泡後的單樅茶發散出黃枝香、芝蘭香、玉蘭香、蜜蘭香、姜花香、杏仁香、桂花香、肉桂香、茉莉香、夜來香等香氣。
紅茶,香甜的氣味如踏入豐收季的果園,蜜糖香,葡萄香,柑橘香,桂圓香,蘋果香,玫瑰香......品味不盡。
泡茶方式,也會影響茶香的發揮。
如採用上投法及中投法沖泡綠茶,能夠充分釋出綠茶的香氣,新鮮的綠茶,會自帶溪流的氧氣感,而後竹香、栗香、海苔的鮮香等隱隱而來。
圖_姚溯溪
喝茶方式不同,每個人品出的茶香也有所差異,
老生常談的「啜茶」,其實就是一種喝茶的最佳方式。
「啜」,
由一個「口」和四個「又」組成,
很形象地說明一杯茶是一口又一口,慢慢喝下去。
要品出茶香,應以吮吸式的方法喝茶。
將茶湯吸入口中,入口後不應急著咽下,而是讓茶湯在舌上躍動,如在舌上舞蹈一般,將茶香一探而盡。
以這種方式品茶,有齒頰留芳之感,兩腮生香,許多茶葉都是多種香氣複合呈現的,多啜幾次,你的腦海也開始為遊盪在口中的香氣尋找對應的事物,與一群愛茶的朋友聽取「啜」聲一片,趣味盎然。
茶之妙有三:一曰色,二曰香,三曰味。
捧一把干茶在手中,聞茶的香味;
將熱水沖入茶壺,吸取茶汽化後的香氣;
啜茶品茗,捕捉茶香被開釋的氣息;
再品茶湯留在口中的甘甜,流連茶的回香。
茶有本香,也有意想的香。
宋代黃庭堅在《看花回》寫道:
『香引春風在手,如粵嶺閩溪。』
茶香便是春的香氣,滌盡心中煩惱,帶來無限生機。
舒亶也在《醉花陰·試茶》:
『香雪透金甌,無限仙風,月下人微醉。』
香氣帶來的美感,能給品茗者帶來精神上舒暢愉悅,飄飄欲仙。
茶香入口,從此傾心。
冬有冬的來意,
寒冷像花——
花有花香,冬有回憶一把。
一條枯枝影,青煙色的瘦細,
在午後的窗前拖過一筆畫;
寒里日光淡了,
漸斜……
就是那樣底,
像待客人說話,
我在靜沉中默啜著茶。
《靜坐》_林徽因_1936
▍圖_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_與亨原創


TAG: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