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北方年夜飯經典菜肴,各有各的特色

南北方年夜飯經典菜肴,各有各的特色

南北方年夜飯經典菜肴各有各的特色。北餃子,南湯圓,小小飲食可窺南北大不同。冰天雪地大東北,溫柔水鄉江南,熱情火辣兩湖,美食天堂廣東,通過它們年夜飯中的幾道

北餃子,南湯圓,小小飲食可窺南北大不同。冰天雪地大東北,溫柔水鄉江南,熱情火辣兩湖,美食天堂廣東,通過它們年夜飯中的幾道經典菜式,來體會南北不同的人文氣質和風土人情。

北京 糖瓜豆兒醬。北京民謠:「糖瓜祭灶,新年來到」,北京人年夜飯吃什麼。首先進入節日的食品是「祭灶」用的糖瓜、關東糖等小食品。之所以將一種節日零食「糖瓜」作為北京的代表年「味」,並不是因為北京沒有大菜可以展示。恰恰相反,在北京過年,用得上的大菜太多,紅燒魚、烤鴨、燉羊肉……都是餐桌上的「老面孔」。隨便拿來一個,絕對可以獨當一面,也正因為如此,反而哪一個都不足以代表北京的年「味」。

北京人的年飯里,還有一道不得不提的傳統菜品「豆兒醬」,這道菜對於老北京人來說還是家喻戶曉的。「豆兒醬」是一種由肉皮、豆腐乾、黃豆、青豆、水芥做成的冷盤,清爽可口,用來佐酒開胃,再合適不過了。

東北燉菜。雪村一首紅遍大江南北的歌,讓不少人認識了東北的豬肉燉粉條。事實上,在東北人的年飯中,豬肉燉粉條也是分量十足的大菜之一。

內蒙古 涮羊肉 燒麥。涮羊肉、燒麥是內蒙古人吃年夜飯的常備。內蒙古涮羊肉多選用大尾綿羊的外脊、後腿、羊尾等部位,切成薄片,放在火鍋沸湯中輕涮;再取備好的麻醬、腐乳、韭菜花、蔥花、薑絲、蝦油等作佐料,肉片鮮嫩可口,不膻不膩,邊涮邊吃。

涮內蒙古 涮羊肉 燒麥。燒麥最晚起源於元代初期、今內蒙古呼和浩特一帶的商途茶館。到清代已經通過晉商傳到京津等地,稱為「捎賣」。

山東 海鮮棗餑餑。山東的一些沿海城市年夜飯桌上離不了海鮮,提前三四天就開始發海參,也有的要泡蹄筋,筍片都吃罐頭裝的,沒什麼味道,但也只是一點佐料,有沒有皆可,添上點兒顯得富足好看。此外,還有將紅棗蒸入饅頭中做成的棗餑餑也是山東人過年必吃的點心。

廣州「發財就手」。「發財就手」在廣州人年夜飯的餐桌上必不可少,它實際上指的是髮菜蚝豉燉豬手,而今髮菜並不提倡吃,生菜的利用則更多一些。髮菜或生菜,粵語中都有「發財」、『生財」之意。而「蚝豉」,有「好事」的諧音,「豬手」則意指「就手」,它意味著好彩頭,有得心應手之意。廣州人講究意頭,菜名和菜式一定要圖個吉利。

潮州滷水鵝。年三十下午祭祖,是潮州人過年習俗之一,而祭祖的菜肴中,滷水鵝可謂重中之重。要知道,滷味本身就是潮汕人的拿手好戲,過年也一定不能免。他們一般選用的是品種優良的獅子鵝。

湖北「三全」宴。湖北的年夜飯,一般是「三全」宴,即全雞、全魚、全鴨,還要有「三糕」———魚糕、肉糕、羊糕,「三丸」———魚丸、肉丸、藕丸。

四川臘腸。四川人即便不在家過年,通常也會收到家鄉自製的臘腸,在他們的年夜飯中,可以沒有雞鴨魚,但是不可沒有川味香腸。和淮南、廣東一帶的臘腸不同,四川過年必備的香腸多半是麻辣味的。

南京什錦菜。《金陵歲時記》記載了南京人除夕的「十景菜」(也叫什錦菜),人們以醬姜、瓜、胡蘿蔔、金針菇、木耳、冬筍、白芹、醬油干、百葉、麵筋十種,細切成絲,以油炒之,謂之「十景」。這些都是要討個吉利的口彩。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別寧才華 的精彩文章:

兩個95後姑娘的家常菜午餐,三菜一湯,有葷有素,你喜歡吃嗎?

TAG:別寧才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