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因為平淡,所以傳奇

因為平淡,所以傳奇

因為平淡所以傳奇——讀《我們仨》有感

汪珊

這幾天看了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感觸頗深。這是楊絳先生在丈夫錢鍾書和女兒錢瑗兩年之間相繼去世之後寫的長篇散文,語言平和,感情真摯。流暢的文字在眼前閃過,我彷彿看到老先生坐在她的書桌前,伏案書寫,在文字中,在回憶里,三人再次依偎,相顧而笑……

楊絳先生

全書的開頭以夢入境,夢境有些憂傷。夢中的三人,雖彼此問候陪伴,但是並不在一處。楊絳先生在全書最後對夢境做了交代,因為鍾書和錢瑗分別住進了醫院,楊絳每天去陪伴鍾書給他送菜送飯,女兒的醫院離他們稍遠,只能周末去看望,天天晚上通電話。這段時間楊絳是他們的「聯絡員」。夢境的憂傷想必也是先生那段時間心境的寫照。

讀完第一章,我以為這悲涼會是全書的總基調,但是我錯了。後面所有的文字都是溫暖而美好的。

錢鍾書和夫人楊絳

楊絳和錢鍾書生活的年代是動蕩不安的,夫婦兩從中國到英國,英國到法國,最後再回到中國,他們的足跡跨越大半個地球。回國後,他們經歷了多次政治運動,最終也沒能倖免地被打為「牛鬼蛇神」。但是,夫婦兩無論外面的世界怎麼變化,無論他們身處何種位置,他們始終堅持著一個知識分子的骨氣,不接受聯合國教科文「胡蘿蔔」式的職位,不接受江青提供的房子。一起生活幾十載,楊絳對鍾書的評價是「拙手笨腳」。楊絳在牛津生圓圓住院期間,鍾書每天去看望,總是哭喪著臉告訴妻子,自己又做了「壞事」,比如把墨水灑在桌布上了,比如把檯燈弄壞了。楊絳總是微笑著說沒事,說是她回去了會處理好。鍾書便高高興興地回去了。如此「拙手笨腳」的鐘書在妻子剪蝦須被嚇著之後,主動包攬了這個活計。並且楊絳說他們一起生活的大部分時候早餐都是由鍾書準備的……當我讀到這些生活細節,內心總會覺得特別溫暖。無論外面的世界怎麼變化,他們都在努力經營著自己的生活,心永遠堅守在一起。我佩服這樣的人格,羨慕這樣的情感,熱愛這樣的家庭!

錢瑗

錢瑗1937年出生在英國,由於出生的時候哭聲響亮,被稱為Miss Sing High,她的降生無疑讓這個小家庭更加熱鬧和溫馨。三人之間有很多好玩的昵稱,幾乎是興緻來了想稱呼什麼就稱呼什麼。圓圓和爸爸關係更好,嬉鬧交談,更勝密友。長大之後錢瑗是聰慧的孩子,也是孝順的女兒。從她上大學一直到工作,她一直都是敢說敢做的「尖子」。印象最深刻的是父母在被打成「牛鬼蛇神」之後,錢瑗在樓下貼大字報和父母「劃清界限」,上樓再三強調只在思想上「劃清界限」,轉頭便為母親縫製睡衣,還帶了父親愛吃的夾心糖,走的時候還不忘細心地帶走糖紙。錢瑗在去世前夕,自己已無法進食,仍給母親寫信,告訴母親簡單的烹調的方法。她的人格魅力不僅在於她本身平和溫婉的性格,更在她對父母的孝心。

讀完《我們仨》,我忍不住跟書友交流我的想法,書友說他們的故事是傳奇。我表示不同意,因為他們的故事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沒有山盟海誓的諾言,他們很平淡,平淡到一起商量做紅燒肉,平淡到最常做的就是一起散步。他又說:在現在這個大家追求轟轟烈烈的生活的年代,他們的故事難道不是傳奇嗎?我覺得我好像無從反駁了。我想,他們的傳奇就是彼此平淡的相守。三個人,一個家,各自用自己柔和的熒光,溫暖家人的懷抱,滋養彼此的心靈。

錢鍾書一家

現在,我也已經組建我自己的小家庭,讀了這本書我重新思考家的含義。有段歌詞這樣唱:「我的家就是我的城堡,每一磚一瓦用愛創造,家裡人的微笑是我的財寶……」我會用我的全部來建設我的城堡,守護家人的微笑,也但願我們所有人都能在平淡的生活中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傳奇故事。(作者系我校青年教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