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20餘家農業媒體大V齊聚北京,年度優秀三農新媒體榜單發布!

120餘家農業媒體大V齊聚北京,年度優秀三農新媒體榜單發布!

加關注

微信號:zgdwbj

1月20日,由中國農業新媒體聯盟、中國農業大學企業家校友聯誼會農場主分會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農業新媒體行業年會拉下帷幕,來自今日頭條、騰訊企鵝號、清博大數據、美菜網、雲種養、農媒人、一畝田、奧科美、駿景農業、農地圈、北方農資、新農資360、吾谷網、農業行業觀察、三農視點、農藥助手等120多家平台、企業、新媒體齊聚一堂共商農業新媒體的突破和營銷之道。

1月20日

另外,大會還公布公布了企鵝號推薦的優秀三農新媒體榜單(10名)、今日頭條推薦的優秀農業新媒體榜單(20名)、清博推薦的微信公眾號優秀農業新媒體榜單(10名)、中國最受歡迎農業新媒體榜單(20名)、15個農業新媒體領域的獎項。

在大會上,中國農業新媒體聯盟副理事長、《北方農資》總編輯田原指出,當前農業用戶習慣不斷發生變化、農業媒體的傳播價值也需要與之適應並發揮最大化。農業新媒體聯盟針對傳統媒體存在的互動性差、受眾面窄、傳播速度慢等不足、抓住行業企業痛點、為新媒體人謀出路,構建行業新價值。

中國農業新媒體聯盟理事長、《農地圈》創始人耿懷民也表示,未來將繼續挖掘優質內容作者和賬號,培育內容和流量,並抓好新媒體、農業企業、平台服務,讓內容賣上好價錢、讓流量具有價值,並採用邀請制和自身申請的方式不斷吸納新成員、抱團取暖,實現利益最大化。

同時,在商業變現探索上,中國農業新媒體聯盟率先此採用同業跨界合作模式,並首次與中國農業大學企業家校友會農場主分會達成合作,資源共享,共同探討同業跨界合作模式。此舉為聯盟在未來跨界和同業合作、商業模式變現作出積極探試。

作為年會主辦方之一,該分會副秘書長汪曉燕分享了農場主分會的相關工作,該分會2016年底籌備,至2017年發展170餘名農場主校友,圍繞農場經營管理,邀請行業內大咖通過公益性農業精英沙龍活動等形式,探究現代農業發展的脈搏,並表示此次與中國農業新媒體聯盟同業合作,屬雙方在新媒體傳播鄉村振興領域的加深合作與交流。

現狀:變現之難需要扶持與平台

新媒體變現難的話題,一直被圈子裡爭論不休。

目前,類似papi醬、咪蒙等等百萬粉絲的大號變現途徑也只接廣告或者電商。

據新榜數據顯示,在一些頂級新媒體年收入過千萬甚至數千萬的同時,有超過六成新媒體人都未實現盈利,在盈利的新媒體人中也有七成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

因此,2017年新媒體大號紛紛發力產業化尋求變現知道。像同道大叔、羅輯思維、吳秀波頻道等布局與橫跨內容、電商、圖書甚至遊戲等等產業,變現渠道也多樣化。

當然,對於一些垂直細分領域的新媒體,也可以依託自己的優勢資源和能力,獲取自己細分領域的客戶或者粉絲,同樣可以帶來可觀的收益,變現的收入主要包括廣告、電商、培訓、粉絲打賞、新媒體平台分成等等。

就三農領域的新媒體來說,變現途徑更是困難重重。作為,擁有40多萬粉絲的駿景農業、30多萬粉絲的農藥助手等三農流量大號,其變現也依然是廣告和軟文。

根據中國農業新媒體聯盟披露的數據(據不完全統計),當下,涉足種植、養殖、土地、休閑農業、農業產業、互聯網農業、農村等領域和細分行業的涉農媒體達2000多個。同時,這些新媒體大都依附在各大媒體平台上,依靠平台的扶持與補貼。

當然,2017年企鵝號、今日頭條、百家號、大魚號等新媒體平台紛紛推出扶持政策。

比如,2017年年底企鵝號推出「百億計劃」,啟東100億資金扶持自媒體人,其100億現金的分成補貼則計劃讓50+內容創業者月收入超過10萬,2000+內容創業者月收入超過1萬,同樣的閱讀所獲得的分成差不多翻倍;

同樣,2017年11月,今日頭條也公布了「千人百萬粉計劃」,即在未來1年內,在平台上扶持1000個擁有一百萬粉絲的賬號。在資金補貼上,今日頭條將重點放在了正在力推的問答平台上,將拿出10億投資給悟空問答做補貼。

(從左到右:李劍、唐申碩、康少見、張楠)

在大會第一輪圓桌論壇上,農業行業觀察創始人李劍與清博大數據市場總監唐申碩、騰訊企鵝號內容總監康少見、頭條號三農總監張楠就「農業新媒體的突破和機遇」進行探討與交流。

騰訊企鵝號內容總監康少見認為,農業新媒體的前景特別巨大。未來需要在個性內容上下功夫,做出符合讀者口味的內容,並且藉助平台的資源迅速提升自身影響力。

頭條號三農總監張楠認為,每一個新媒體人都必須要有自己三觀(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只要符三觀的新媒體才會用戶的需愛。同時,新媒體人需要專註、讓自己成為某一個領域的專家,以專業贏得粉絲的喜愛。

清博大數據市場總監唐申碩認為,每一個新媒體都應該有自己的IP品牌,新媒體人打造獨立人格的Ip才有差異化前行。同時,新媒體IP有利於新媒體自身的商業變現和長遠發展。

對此,耿懷民也認為,2018年新媒體除了打造擁有獨立IP品牌之外,還需要發力多平台運作,還要注重「3找」,:找分發平台、找到流量平台、找組織平台。畢竟。單個新媒體的力量和能力比較弱,需要藉助平台做強做大,如此才能在粉絲數量、推廣渠道、變現能力上現實從量變到質變的超越,更主要平台可以幫助農業新媒體人發揮自己的優勢現實價值的最大化。

嬗變:優化媒介資源發力精準營銷

據調查,2017年移動互聯網傳播趨勢更趨於碎片化、無序化,大眾的信息訴求和閱讀習慣也在默默發生變化,資源的整合利用成為新一年的傳播關鍵,整合方向大致分為兩個,一就是媒介資源整合優化。二是傳播內容資源整合優化。

據耿懷民介紹,過去一年時間,目前中國新媒體聯盟整合併擁有300多個涉農新媒體人,每個聯盟成員又擁有公眾號、頭條號、一點號、百家號等多個新媒體平台,聯盟成員媒體數量從1個列變成「N+1」的媒體矩陣,同時,聯盟成員粉絲均在30000+以上,自帶流量近千萬。

除了新媒體發生嬗變之外,企業營銷傳播趨勢也有傳統媒體轉變到新媒體,傳播策略也由單一媒體轉變成媒體矩陣,並且優化媒介資源,尋找精準營銷的解決方案。

(從左到右:耿懷民、仝振剛、李斌、施驥、郝秀芳)

在大會的第二輪圓桌論壇上,新農資360網創始人仝振剛、駿景農業主編施驥、快樂農人驛站郝秀芳、吾谷網內容總監李斌、農地圈創始人耿懷民就「農業企業新媒體營銷與傳播」進行探討交流。

吾谷網內容總監李斌指出,手機、新媒體平台等層出不窮,為農企發展提供機遇。一方面,企業要藉助工具就自身產品和服務與客戶交流溝通;另一面,企業要延伸上下游、發掘有價值的信息服務客戶。在新媒體建設規划上,建議從內容全面、平台多樣、多媒體表現形式等方面構建,與時俱進、豐富自身。

新農資360創始人仝振剛以玉米割苗機、蘋果套袋機實際案例分享農企目前面臨的問題和農業媒體在宣傳上的調整策略。他認為,農企要選對媒體、選好內容、選對位置,才能讓真正有需求的客戶了解產品。

作為三農頭條號「流量王」快樂農人驛站創始人郝秀芳、三農微信公眾號「駿景農業」主編施冀都認為在新媒體成本必須在內容生產和推廣上找準定位,並要根據用戶做精準推送,把每一個內容做到用戶的心坎上。

未來:抱團前行服務粉絲與用戶

2017年新媒體人的關鍵詞:資源合作、抱團取暖。這是一個資源整合的時代,需求與需要的結合體必定是共贏的局面。

這是一個資源整合的時代,需求與需要的結合體必定是共贏的局面。各自從對方的專業領域平台獲取自己的資源領域,而兩兩受眾群體的交互又會產生一種新的平台。通過同價值的資源合作以及專業領域的學習溝通,新媒體的逐步發展將會成為一個更細化更專業的垂直領域。

該聯盟通過排名、曝光等方式幫助涉農新媒體人提升影響力,同時加強新媒體人互動交流,形成穩定圈子、學習的氛圍。

最後,耿懷民表示,在整個新媒體生態圈上,農業新媒體還是處於弱小地位,需要更多曝光和扶持。未來聯盟除了挖掘和整合優質資源之外,還將在新媒體培訓、品牌價值,商業變現上尋求機會,並幫助農業新媒體做強做大,共享價值與財富。

一、企鵝號推薦十佳榜單

二、頭條號推薦的21強榜單

三、清博推薦的微信公號十佳榜單

四、最有人氣新媒體獎前20名最終榜單

誰最好,大家說了算

五、2017農業最有人氣的新媒體

36000票,傲視群雄

六、2017農業最佳策劃傳播獎

七、2017農業最佳公益助農獎

線上線下結合,堪稱落地助農典範

八、2017農業最佳原創新媒體

20人的原創團隊,高產的原創內容

九、2017農業新媒體「流量王」

2.8億流量

十、2017農業行業創新新媒體

農業創新創業100+

十一、2017農業最佳商業實踐新媒體

A20新農業展

十二、2017農業行業最佳企業新媒體

全渠道媒體矩陣,涉農熱點多元解讀

十三、2017農業新媒體影響力人物

互聯網+農業、農村創業領域的專註、勤奮和影響力

十四、2017農業最佳新銳新媒體

領域標杆媒體,原創數量和深度

十五、2017農業成長最快新媒體

全網百萬粉,全年線上流量7+

十六、2017農業最具影響力新媒體

三農微信公號領域長期排名第一

十七、2017農業最有價值三農新媒體平台

三農類賬號超過1萬個,圖文+視頻閱讀量超過60

十八、2018最具潛力三農新媒體平台

老牌新媒體,厚積薄發

十九、2017農業最佳新媒體工具

數據全、功能多、深得用戶喜歡

能認出十個人,說明你是圈內人

三農視點運營總監芮鵬、吾谷網內容總監李斌

雲種養媒體總監汪曉艷,中農樂新聞發言人梅捷

新農資360創始人仝振剛、清博市場總監唐申碩

今日頭條三農頻道總監張楠、北方農資總編田原

會議主持:北京匯眾聯合傳媒總經理、農業新媒體聯盟副理事長丁楊

快樂農人驛站郝秀芳

奧科美北京分公司總經理王建高、農業行業觀察創始人李劍

化肥價格資訊創始人於東平、新農堂美女

中國農村科技新媒體主管王雯慧、今日頭條三農頻道石偉

駿景農業主編施驥、農業行業觀察李劍

農業家內參創始人王秀

企鵝平台三農頻道吳曉倩、農地圈媒體總監李紅霞

發來視頻的共青團陝西省委農村青年工作部部長魏延安

請從照片中找出主持人農媒人創始人丁楊、農藥助手李賀龍、新品種魏朝鵬、三農視點芮鵬的老婆焦東月,全找對者請到三農視點微信公號下留言討紅包

感謝本次會議的支持媒體

包括但不限於:清博大數據、今日頭條三農、騰訊企鵝號、老田微農技、中國農村科技、吾谷網、一畝田、農地圈、雲種養、北方農資、新農資360、農媒人、農業行業觀察、龍泉鄉約、哈爾濱農墾嘉泰、中國動物保健、肥料圈、農業家內參、我會種、第一農經內參、今日新農人、互聯網農資人、農業洞察、水稻種植交流網、農醫生、農業論談、新農參考、三農視點、農藥助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動物保健 的精彩文章:

放心吃肉,遠離「速肥肽」、「造肉一號」等問題獸葯

TAG:中國動物保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