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經絡篇之足太陽膀胱經

經絡篇之足太陽膀胱經

浮郄穴

出自《針灸甲乙經》。浮指順流,郄即孔隙,本經脈氣順流而下,進入穴隙,故名浮郄。浮郄穴主治胃腸、下肢等疾患:如嘔吐,泄瀉,臀股麻木,腘筋攣急,大便秘結,小便熱赤,股內貼骨癰毒,髀樞不仁,霍亂轉筋,下肢麻痹,膝腘都疼痛,麻木,攣急,膝腘痛麻攣急,便秘。

名稱釋義

浮指順流,郄即孔隙,本經脈氣順流而下,進入穴隙,故名浮郄。

浮指表言。郄,大隙也。穴在膝關節後方外側,下肢骨自膝關節又生一輔助骨曰腓,故取浮竹之象譬之,穴即以浮名。

GIF

定位

標準定位:浮郄穴在腘橫紋外側端,委陽上1寸,股二頭肌腱的內側

解剖

浮郄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腓總神經。有膝上外側動、靜脈。分布著股後皮神經及腓總神經。皮薄,易移動,由股後皮神經分布,皮下筋膜內富有脂肪、淋巴結、淋巴管以及疏鬆結締組織。坐骨神經在腘窩上角處,分成腓總神經和脛神經。前者沿股二頭肌形成的腘窩上外側界向下外方行,達腓肌小頭下方,分成腓淺、腓深神經。針由皮膚、皮下筋膜穿筋膜,在腘窩上外側界的內側深進,穿腓總神經至腘窩底部的深筋膜和股骨外側髁後面的骨膜。營養血管來自膝上外側動脈。

主治

浮郄穴具有舒筋通絡的功效。

浮郄穴有舒筋活絡的作用。

足太陽膀胱經之氣由臀部下行,達於委陽之上,順流而下,有舒筋利節作用。

浮郄穴所治症,為火亂轉筋、小腸熱、大腸結、小便熱、大便堅,脛外筋急、髀樞不仁

浮郄穴主治胃腸、下肢等疾患:如嘔吐,泄瀉,臀股麻木,腘筋攣急,大便秘結,小便熱赤,股內貼骨癰毒,髀樞不仁,霍亂轉筋,下肢麻痹,膝腘都疼痛,麻木,攣急,膝腘痛麻攣急,便秘

操作

刺法

直刺1~1.5寸,局部有酸脹感,可有觸電感傳至小腿前外側。

灸法

艾炷灸或溫針灸5~7壯,艾條溫灸10~15分鐘。

臨床運用

現代又多用浮郄穴治療急性胃腸炎,膀胱炎,腓腸肌痙攣,急性胃腸炎,尿瀦留,髕骨軟化症等。

現代又多用浮郄穴治療急性胃腸炎、膀胱炎、腓腸肌痙攣、下肢麻痹等。

1. 消化系統疾病:急性胃腸炎,便秘;

2.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膀胱炎,尿瀦留;

3. 其它:髕骨軟化症,腓腸肌痙攣等。

配伍

浮郄配承山、崑崙,有舒筋通絡的作用,主治臀股麻木,小腿攣急。

浮郄配尺澤,上巨虛,有理氣和胃調腸的作用,主治急性胃腸炎。

浮郄配承筋、承山,治腿肚轉筋。

浮郄配委中、梁丘、陽陵泉、陰陵泉,治膝關節腫痛

文獻摘要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股外經筋急,髀樞不仁,浮郄主之。

《備急千金要方》:主少腹熱,大便堅。

《針灸大成》:主霍亂轉筋,小腸熱,大腸結,脛外筋急,髀樞不仁,小便熱,大便堅。

《類經圖翼》:小腹膀胱熱。

足太陽膀胱經穴歌

足太陽兮膀胱經,內眥一分起睛明。

眉頭陷中攢竹地,眉沖居中夾曲神。

曲差神庭旁寸五,五處循後行五分。

承通絡卻玉枕穴,循後俱是寸半神。

天柱項後髮際內,大筋外廉中陷存。

由此脊中開二寸,第一大杼二風門。

三椎肺腧厥陰四,心五督六膈七論。

肝九膽十脾十一,胃在十二椎下尋。

十三三焦十四腎,氣海腧在十五椎。

大腸關元十六七,小腸還居十八椎。

膀胱腧穴尋十九,中膂內腧二十推。

白環腧穴二十一,四髎之穴腰腂窺。

會陽陰尾尻骨旁,背開二寸二行了。

別上脊中三寸半,第二椎下為附分。

三魄四膏五神堂,第六意喜膈關七。

第九魂門十陽綱,十一意舍二胃倉。

十三肓門四志室,十九椎旁是胞肓。

二十椎旁秩邊穴,背部三行下行循。

承扶臂下股上約,下行六寸是殷門。

從殷外斜上一寸,曲膝得之浮郄真。

委陽承扶下六寸,從郄內斜是殷門。

委中膝腘約紋里,此下二寸尋合陽。

承筋腳跟上七寸,穴在腨腸之中央。

承山腨肚分肉間,外踝七寸上飛揚。

附陽外踝上三寸,崑崙外跟陷中央。

仆參亦在踝下陷,中脈踝下五分張。

金門外踝下一寸,京骨外側大肉當。

束肉本節後陷中,通谷節前陷中量。

至陰小指外側端,去甲如韮須細詳。

足太陽膀胱經循行

《靈樞·經脈》: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 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

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 ,循肩髆,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

其支者:從腰中,下夾脊,貫臀,入腘中。

其支者:從髆內左右別下貫胛,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後廉下合腘中——以下貫踹內,出外踝之後,循脛骨至小趾外側。

主要病候:

是動則病:沖頭痛,目似脫,項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結,踹如裂,是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瘧,狂,癲疾,頭囟項痛,目黃,淚出,鼽衄,項背腰尻腘踹腳皆痛,小指不用。

足太陽膀胱經動態循行圖

GIF

腎經對應膀胱經,泌尿骨骼掌控中;

小便發黃膀胱痛,尿路發炎講衛生;

四肢無力後背痛,痔瘡難坐肩頸痛。

GIF

本經脈腧穴有:

睛明、攢竹、眉沖、曲差、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天柱、大杼、風門、肺俞、厥陰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小腸俞、 膀胱俞 、中膂俞、 白環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會陽、承扶、殷門、浮郄、委陽、委中、附分、魄戶、膏肓俞、神堂、譩譆、膈關、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肓門、志室、胞肓 、秩邊 、合陽、 承筋、承山、飛揚、跗陽、崑崙、仆參、申脈、金門、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陰,共67穴,左右合134穴。

足太陽膀胱經

申時(15點至17點)—膀胱經旺。申時津液足,養陰身體舒;

膀胱貯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體外,津液循環在體內。若膀胱有熱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遺尿。申時人體溫較熱,陰虛的人最為突出。此時適當的活動有助於體內津液循環,喝滋陰瀉火的茶水對陰虛的人最有效。

若膀胱有熱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遺尿。申時人體溫較熱,陰虛的人最為突出。此時適當的活動有助於體內津液循環,喝滋陰瀉火的茶水對陰虛的人最有效。

廖柏丹

深圳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康復科主治醫師

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系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骨關節疾病專業委員會

針刀工作組秘書長兼副主任委員

深圳中醫藥學會針刀醫學專業委員會秘書

深圳中醫藥學會疼痛專業委員會委員

深圳中醫藥學會仲景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深圳中醫藥學會推拿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深圳市按摩師協會理事、講師

深圳市針灸學會理事

廖大夫醫學求知網,推廣醫學養生文化:中國傳統運動、中醫中藥、針灸、推拿、拔罐、刮痧等文化,西醫科普知識。格物致知,每周帶給您新知識!如果您覺得有用,請分享給周圍的朋友,讓更多人關注健康養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絡 的精彩文章:

大寒疏通這條經絡,受益一整年

TAG:經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