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下雪不冷化雪冷」?三年首個暴雪預警 本周申城低溫真「凍」人

「下雪不冷化雪冷」?三年首個暴雪預警 本周申城低溫真「凍」人

來源/東方IC

新民晚報訊 (記者 馬丹)申城一夜雪紛飛,今晨霽雪裹銀裝。昨天氣象部門拉響三年來首個暴雪黃色預警信號,上一次發布同等級預警信號還是2013年的2月19日,不過,隨著一早雪逐漸停止,5時14分暴雪黃色預警撤銷,但是,由於積雪深度較厚,氣溫較低,道路結冰橙色預警仍持續高懸。據上海氣象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本市這兩日普降大到暴雪,主要降雪時段為25日11時到26日5時,累積雨雪量在6到15毫米。今晨7時前後,中心城區最大積雪深度為4厘米,其他各區最大積雪深度多在5到10厘米,其中,崇明積雪深度為10厘米,青浦9.8厘米、松江9厘米。

市氣象局首席服務官張瑞怡說,除了明天仍然有點小雨或小雨夾雪,這場初雪就要退出歷史舞台,晴冷天氣即將登場。據上海中心氣象台預報,受冷高壓控制,29日以後的一周,本市都將以晴冷天氣為主,氣溫低位運行,十分「凍」人,預計中心城區極端最低氣溫可以跌至-2℃,郊區更低,可能出現-5~-3℃的極端低溫,有冰凍,白天升溫乏力,最高氣溫也將止步於4~5℃。

隨著太陽現身,雨雪停止,與雪相伴的時間並不長久,今天開始積雪逐步融化。民間有種說法「下雪不冷化雪冷」,但氣象專家說,人們認為「化雪冷」可能只是心理上和感受上的原因,不考慮外界會降溫的情況下,儘管雪融化為水會吸熱使環境溫度下降,但吸取的熱量再多也不會讓環境溫度跌到冰點以下,化雪的熱量主要還是來自於太陽能,所以,從理論角度來講,化雪並不會冷過下雪。不過,老話之所以能站得住腳,也有其一定道理,通常下雪是因為冷暖空氣「對戰」,冷空氣雖是主導,但是冷空氣主體其實並未真正到來,加之天空放晴後,失去了雲層的保溫作用,夜間地面熱量損失速度會加快,而地面積雪對太陽輻射的反射能力很強,不利於地面及近地層空氣吸收太陽輻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民晚報 的精彩文章:

這才是正宗的迎新年 楊浦區少年宮編教材培養非遺小傳人

TAG:新民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