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到底該怎麼交朋友呢?

到底該怎麼交朋友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社會上出現很多獨生子女的家庭,孩子在外面表現的彬彬有禮,在家卻經常對父母爺爺奶奶吆五喝六,甚至動不動就發脾氣,還經常要爺爺奶奶去哄。這就是現在很多熊孩子的由來,被幾個大人溺愛著,這些孩子經常忽視父母的愛,長大甚至談戀愛結婚都覺得對方的付出是理所當然,很少給予對方關愛。

這就是我們當前時代的悲哀,孩子忽視父母的愛,卻對陌生人很有禮貌。所以當今時代的我們要學習去真正表達自己的愛。而表達愛只是人際交往的其中一部分內容。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李小墨的《請停止無效社交》,讓我們看透人際交往的本質,學會真正去認識和關心他人,為自己贏得真正的朋友。

請停止無效社交

李小墨,曾任《海南特區報》記者、「廈門頭條」主編,自媒體「深夜書桌」創始人。閱讀量大,長期寫作,深入思考,大學時期就寫了百萬字的讀書筆記,多年在傳統媒體和自媒體行業的積累,讓她抓住了易懂互聯網的「社交紅利時代」,創立了知識分享型自媒體,並且成立了讀書分享社群,成功打造了個人IP。

本書內容豐富,共分為四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描述社交的本質,其他部分的內容分為社交和情商的關係,有效社交的表現,無效社交的表現。

社交的本質

1.人脈的真相

中國人經常喜歡說一句話,就是多條朋友多條路。小時候我們也經常被父母教育,出門在外大方點,多聯繫同學老師同事,可能以後就會用到了。我們可以從父母對我們的叮囑中看到,父母期待我們多交朋友,就是為了以後能用的上。而我們人際交往的目的又有所不同,我們可能會是從職業的需求認識了一大堆同事朋友,也可能因為內向或者外向的性格認識了很多人。

而每個人的精力有限,如果你每天花時間去電話或者微信聯繫你所有的朋友,估計用不了多久,你就會累到崩潰。我們能真正花心思去聯繫的親朋好友最多也就那10到15個。而人脈的真相其實是你自身有能力,不是你存了多少朋友的電話號碼,對方就是你的人脈。只有你能給對方帶來幫助,有能力幫助他人,而他人也能幫助你,互相之間產生鏈接,這才是人脈的真相。

朋友聚餐

說了人脈的真相後,那些比較成熟的人是什麼樣的人際觀呢?

成熟的人應該懂得社交的本質是互惠。在人脈的真相里我們也提到只有你有能力,能給對方帶來好處,對方才真正願意跟你交往。當然這種好處不是光指物質的,可能是情感的,也可能是精神的。真正成熟的人應該懂得人們交往是互惠互利的。任何一種單方面的付出都不能稱之為社交。你想像一下,想像一下,你認識那些很多比你牛的人,你現階段並沒有給他們帶來什麼收益,他們能一次兩次幫助你,但是他們能一直幫你下去嗎?

互惠互利

在社交中我們應該以共贏思維去相處。我們多年一直習慣 去爭取自己的利益,爭獎狀,爭獎學金,爭年終獎,我們從小到大一直學習著努力爭取自己的利益。這種零和博弈的處世態度並不適合真正的朋友之間。想像一下,如果你和朋友之間,都是你單方面在付出,而對方心安理得的接受,長期下來你不會覺得累嗎?

社交和情商的關係

1.高情商的表現

情商在社交中無疑會產生很大的作用,而李小墨在書中提到高情商的表現,如識別自身情緒,調整自身情緒,識別他人情緒的的等等各種表現。

識別自身情緒。比如你早上趕公交,結果公交師父死活都沒來,最後晚了半個小時才來,最後你上班遲到,雖然上級也沒怎麼批評你,但是你今天工作一天火氣都特別大,這是你就是沒有識別自身已經因為公交車的事情很惱火,你其實一直處於憤怒的情緒中,只是沒察覺罷了。

調整自己的情緒。這裡說的調整自身情緒,是指那些負面的影響持續的情緒,比如看一部電影感動地哭了,這就不屬於要調整的情緒。高情商的人懂得恰當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是沉寂在負面情緒中。

因為樓下大媽跳廣場舞,聲音太吵,你很惱火,拿起磚頭就去砸這些大媽,這時候你就屬於不能好好調整自己的情緒,太衝動了。情商低的人通常覺得調整情緒沒必要,覺得隨著情緒才是真性情。這其實是個錯誤的認知。

廣場舞

人不能調節情緒,一直沉寂在負面情緒中,甚至會產生抑鬱自殺的想法,長期以往會嚴重損害你的身體健康。

這時候可以通過抽離出來,質疑自己的想法到底是對是錯。比如女孩給男朋友打了幾次電話都沒人接,微信發消息也沒人回,這時候女孩就特別沮喪,覺得男生不愛他了,可能只是男生由於工作忙在開會,手機調成靜音了,這時候女孩就要質疑一下你當前的想法對還是錯。

高情商不僅表現在識別自身情緒還有識別他人情緒,這時候不是讓你察言觀色,而是真正理解他人,學會換位思考。比如女同事拿出女兒獲得才藝表演獎的照片跟大家分享,大家都在誇獎她女兒漂亮又多才多藝,一片歡樂的氣氛,結果旁邊一個同事來了一句:「長得真丑。」瞬間場面尷尬,同事們也沒心情聊天了。

2.衝突時怎麼產生的。

現代社會情商高通常被認為溝通能力強。在我們的以往印象中是那種侃侃而談,說話總是佔據上風的人就是溝通高手。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溝通高手是能理解對方的狀態,認真傾聽,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意見的人。

溝通中需要雙方都耐心仔細聽對方說話,一旦溝通不好很可能產生嚴重的後果。比如2017年2月,武漢火車站發生一起殺人事件,就因為熱乾麵的價格從4塊錢變成了5塊錢,食客胡某質疑為何價格漲了,結果麵店老闆是個暴脾氣:「我說幾塊錢就幾塊錢,你吃的起就吃,吃不起就別吃,你給老子滾。」接著就動手毆打胡某。

殊不知胡某有精神病,情緒更不穩定,衝進廚房,拿起一把菜刀就把麵店老闆砍死了。

雖然我們在溝通中可能不好產生這麼嚴重的後果,但是如果因為溝通的雙方因為優越感,支配欲等等原因,經常是吵架甚至是動手。這時候要學著真心道歉,澄清你的問題。

作者在書中提了一個澄清問題的方法。「我不是……而是……」,比如給你第一次寫小說的朋友提意見就可以說:「我提意見不是因為不喜歡你的小說,也不是否定你的作品,實際上我特別為你驕傲,想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議供你參考。」

在澄清問題之後可能再擁抱下,或者分享你的零食來彌補。

有效的社交表現

在社交中如何表現自己才能贏得他人的好感呢。李小墨在書中提到了幾個方面。

1.學會表達愛。

愛這個詞聽起來很簡單,但是我們真的會表達我們的愛嗎。對於男朋友幫你把所有的衣服去洗掉,你會表達感謝嗎?父母為我們那麼辛苦地工作,你有表達過感謝嗎?

我們經常把身邊親近的人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等真正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莫及。這時候在下一次男朋友幫你洗衣服的時候,說一聲謝謝。在你的愛人遇到困難的時候,多支持鼓勵一下她。

當然表達愛不止這一種方式。可以通過禮物去表達,現在社會流行一個詞叫包治百病,就是安慰女朋友給她買個名牌包包,一切問題都解決了。雖然不一定是買包,但是可以靜心準備個禮物,去送給對方也是表達你的愛一種方式。

當然不止買禮物可以表達愛,甚至是擁抱等等身體接觸就能給對方帶來安全感。科學研究表明,對女生來說,男生的一個擁抱比很多靜心的禮物都讓女生更感到,更有安全感。

2.學會去安慰一個人

當朋友遇到面試失敗,我們安慰他說小事一樁,明天事情就會過去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安慰方式。我們忽視了面試對朋友的重要性,當然時間過去事情會解決,但你沒有意識到當下這個面試失敗對朋友來說是多大的傷害。

因為這樣的安慰方式都源自我們小時候父母的安慰方式。正確地安慰別人的方法是,接受朋友很難過的現狀,通過提問他現在的感受,跟他站在同一個陣線上去安慰他,即使你有不一樣的意見,可以先肯定再去委婉地說出你的想法。

3.學會去識別別人的抱怨

沒有一個人喜歡那種老是抱怨的人。但是我們經常忽視抱怨背後的含義抱怨背後可能是有什麼要求沒被滿足,或者想引起他人的關注。這時候我們就可以通過提問深入了解他,識別他抱怨背後的含義。

而對於我們自身而言,雖然不像《不抱怨的世界》的作者那樣發起一個連續21天不抱怨的運動,並且佩戴一個紫色手環。我們可以學習李小墨拿起一個橡皮筋綁在手上,在抱怨的時候就彈一下,這樣就可以減少我們抱怨的次數。

無效社交的表現。

李小墨在總結無效社交的方面分別為 交淺言深、雄辯勝過對方,群發簡訊。

1.交淺言深

剛認識的一個朋友,你感覺特別投緣,你就跟他吐槽你女朋友天天起床晚,你老闆特別摳門的事情。你並沒有意識到其實你們只是剛認識的朋友,你們是很投緣,但是你們的關係並不深。

你不擔心你把你的信息泄露,會傳到你女朋友或者老闆身邊,而且產生一種錯覺讓你以為你跟他關係很好,其實你們是第一天見面而已,所以這種交淺言深的做法非常不值得推薦,要好好把握彼此的關係。

2.雄辯勝過對方

我們喜歡在爭論的時候獲勝,其實我們忘了我們當初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多少人因為爭論贏了對方,結果傷了朋友的心,你們的關係甚至就此破裂。李小墨本身也曾經是一個特別喜歡辯論的人沒事總喜歡爭論一下,小到angelbaby有沒有整容,大到中國該不該廢除死刑,這時候辯論爭輸贏真的沒有意義,我們是討論真正的知識,不是為了壓到對方。

3.群發簡訊

隨著微信的普及,像前幾年那種群發簡訊的現象很少出現了,但是現在過年群發微信或者QQ還是經常有的,我們覺得這樣就能跟對方產生聯繫,其實想想也知道,群發微信只是在走量不是在走心,你真正用心對待那些對你重要的人,不是表現在過年過節發個微信啥的。

人們常說懷揣一顆真心就會贏得真正的友誼,但是如果不會真正的方法,所有擴展交際圈的努力也都變成無效社交,我們都希望有一門交我們人際關係的課程,可惜我們都是在磕磕碰碰中獨自摸索,要麼參考別人是是而非的經驗,始終沒有太多的可靠知識去學習。

這本書的目的就是為讓那些社交不順的人認識到有一種更好,更有效的社會交往和人際關係方式,希望這本書能給那些社交不順的人帶來一絲觀念上的改變,真正提升他們的人際關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帝天宇 的精彩文章:

TAG:帝天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