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囤物重度患者 羨慕不來的 生活極簡主義

囤物重度患者 羨慕不來的 生活極簡主義

出生於1949年的英國建築師John Pawson,在父親要求下進入家族紡織廠幾年後,毅然前往東方旅行,並在日本名古屋大學教了幾年英文,之後便前往東京而向傳奇設計大師倉俁史朗學習並深受影響,回國後便進入倫敦建築學會(AA)並取得建築學位,1981年在倫敦開設工作室,開始他深受東方禪風影響,並極具影響力的極簡主義建築生涯。

John對於極簡的追求是一以貫之、無所不在的,這是他自己的品味與人生準則。他曾今提到,每一個項目他都當做為自己所做,每一處都不能有冗餘,必須簡明精巧,這才讓他感到愉悅。

John簡約的建築讓你感到平靜卻的同時亦可引人思考,為了達到「極簡」,John的團隊在建築的形式、材質、空間、光線等各方面都要和諧統一的達到極其苛刻的要求,而這些都會面臨來自技術、材料和成本的多重挑戰。

另一方面,他們對於建築呈現出氛圍也有極高的追求,這件沒有標準答案的事兒其實是更難實現的。可以這麼說,達到極簡的過程是極其困難和複雜的,而John在給予建築極簡形式的同時,也賦予了它豐富的內涵,這才是他的建築有魅力的秘密所在。

Pawson House

一個建築師自己設計的家可能就是對自我理念的最好詮釋了吧!而John位於倫敦的家和辦公室就將他在建築以及室內設計方面的極簡理念做出了完整的呈現。

這是一棟維多利亞式的房子。正門的部分,室內與室內的部分被完全打通,整個底層空間連為一體。沿著長牆的一測設置了4.5米長的大理石料理操作台、燈帶以及其他功能區。地板與桌椅用了同種淺色木材,室外的地面以及操作台都使用了白色大理石。

室內的部分是純粹北歐風的陳設、白色的檯面、淺色的木地板。房間沒有多餘的東西,因為幾乎每間房都設置了整面強的櫥櫃,櫃門是與牆面統一的白色,而所有的物品基本都被隱藏在了無所不在櫥櫃里。家中使用了HANS J. WEGNER的摺疊椅和牛角椅,兩位設計師的作品內核異曲同工,完美融合

辦公室同樣簡潔明亮,空間開闊

Novy Dvur Monastery

這個修道院項目是John本人非常喜歡的一個系列項目。他認為這是「project for a life time」。

一開始是這間修道院的院長收到了一本John寫的書作為聖誕禮物,他在書中看到了John設計的CK紐約旗艦店的圖片,覺得這個整個建築看起來非常聖潔,沒有一絲冗餘。雖然是個時尚店鋪,卻帶著一種修道院才有的神聖感。

CK紐約旗艦店

他被John這種極簡的設計風格迷住了,於是即使預算非常有限,還是跟John取得了聯繫,John也欣然接受了。

整個區域佔地三百英畝,改造方案強調的是光線、簡約和諧以及通透的空間。

教堂當然是整個修道院的核心,因為每天的例行儀式都將在此舉行,因此許多技術問題(比如建築聲學方案)都需要規劃精準。但更為重要的是需要營造出一種適宜的神聖氛圍。雖然這聽起來似乎是個虛頭巴腦的概念,但「光」的運用似乎是永恆的解決之道。John的團隊建模進行了很多計算,以確保光線的完美。

教堂兩邊牆壁上設置的光帶在白天和晚上的效果都非常驚艷

走廊是比較特別的部分。一般來說,傳統教堂的走廊都是由立柱支撐,但現代技術製造出了新穎的空間效果:整個空間沒有一個柱子,由懸臂支撐起整個拱頂,而另一面是一整片玻璃幕牆。中午時分,陽光透過玻璃在走廊的大理石地面投下一條光帶,石灰牆面的漫反射使得這個通道變得像一個被光填滿的盒子,非常具有美感。

最早的方案中這個走廊的地面應該是階梯,因為它是依山坡而建的。但因為修道士提出以後可能有輪椅通過的需求,於是改成了坡道。

除了核心的教堂,還規划了一些衛星結構,包括一個獨立的禮拜堂,農舍,花園,工作坊、客房等等。

閱讀室

食堂

修道士的房間,不知他們住起來會不會覺得太奢侈啊╮(╯╰)╭

客房

洗手間

Tableware

除了建築,John也做過一些產品設計,他認為無論是室內設計亦或是產品設計,對他而言都與設計建築的本質一脈相承。他甚至為修道院特別設計了一套餐具,在功能和審美上完全符合修道院的環境,去除了任何不必要的元素,大小和比例都絕對精準。

曾有人問他:「你畢生都在堅持自己重複而統一的風格,那你怎麼看待別的建築師的作品?」 他回答:「極簡是我自己的品味和喜好,但我也喜歡別的風格,多元化是很好的。如果整個世界都是極簡的,那該有多無聊。」

GIF

跟著阿貓看電影~

阿貓租房,年輕人的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醫者 的精彩文章:

庫克:我不要我的侄子使用社交媒體

TAG:天下醫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