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很多人的悲哀在於,三思而不行

很多人的悲哀在於,三思而不行


1.

可是,他卻糾結起來,告訴我,5年前就開始考慮這事,但一直拿不定主意。畢竟,現在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出來後風險可就大多了,上有老,下有小,害怕傷不起......

於是我建議,可以先嘗試兼職去外面講課,看看自己有沒有市場,進退都好把握。他又開始糾結,害怕讓公司知道了,影響不好。我再支招,讓他跳出自己的行業,避免瓜田李下。而且,真有生意了,正正噹噹的請個年假,又有何妨?他表情沉重的說願意嘗試一下。

我告訴他,其實沒那麼複雜,把他的課程大綱發我即可,我可以幫他做做宣傳。他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結束了這次會面。


2.

接下來幾個月的時間,他的焦慮和糾結,不時的通過微信傳遞給我。

「我起個別名好些吧?用自己的名字不好吧?」

「我的履歷是不是要換個說法好些?」

「我一直在公司內講課,外面會接受我這種風格嗎?」

「現在很多公司在削減培訓費用,這個行業是不是在走下坡路了?」

......

儘管我一一耐心解答,儘管我一再表示可以嘗試,幾個月過去,我仍然沒有收到課程大綱......根據我的經驗,他多半不會去嘗試了。

正如一個在溝壑前,徘徊許久的人,時間會掠走他的勇氣,讓他不敢縱身一躍。如果僅僅如此還好,你只需走好原來的路徑,但溝壑那端的美景卻總讓你割捨不下。這是另一種殘酷,當你掀起了一種念想,即使暫時放下,理想與不甘卻會時時來襲,如同啟動了桌上的連擺球,它們相互傳導,停不下來。是的,當你擁有於一種憧憬,而又不敢去實現,就是一種莫大的悲哀。

要麼放下憧憬,要麼付諸行動,否則,你只會像薛定諤箱子中的貓,永遠處於生死糾結的狀態。


3.

以前總以為,優秀和機遇,是決定一個人成敗的全然因素。現在卻發現,敢不敢邁出第一步, 才是成功的先發因素。你的卓爾不凡和生而逢時,都是由此演化而來的。

在一位著名作家的講座會上,一位觀眾提問到:

「普通人應該如何成為一名作家?當我們的經濟收入無法支撐理想時,應該如何平衡?」

那個大作家竟是這樣回答的:

「今天回到宿舍,打開電腦,雙擊一個叫 word 文檔的東西,敲下第一個字,你就已經是作家了。」

你以為這個作家在忽悠?真相就是這樣,一個作家與其說是通過文字說服別人,不如說是通過對話說服自己,這種對話就在他內心上演,他需要不停說服自己抵抗膽怯,往前邁進一步。敲下第一個字,輸出第一行話,形成第一個段落,發表第一篇文章,迎來第一個讀者......周而復始,循環往複......


4.

之前我在500強做銷售總監時,每年都接收應屆新人,他們是否適合做銷售?在兩周內即可作出判斷。那些不適合做銷售的人,存在一個共同點,就是永遠處在熱身狀態。

前幾天他們會說自己對條款不熟,需要準備一下,才能面見客戶;過兩天又覺得自己的話術沒練好,還要準備一下,才能拜訪客戶;再兩天,他說最好找個產品經理陪同拜訪;當你給他找了產品經理,他又說現在是周五,客戶在周五可能沒心思談合作,所以再等等;到周一了,他又說,周一客戶一般都很忙,所以再等等......

你會發現,等到最後,還是「只欠東風」,那次拜訪永遠也不會到來......

其實,這些年輕人的心理我了解,他們不是不重視,反而是太過處心積慮。他們懼怕搞砸,害怕就此失去了一次機會。他們是在期待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完美組合。豈不知,開始並完成一件事,比做好它更重要。因為,只有開始了,你才有機會把它做得更好。


5.

我在培訓學員時,經常告誡大家,邁出第一步的重要性,因為行動優於思考。會有一些學員提出異議,「難道三思而行不對嗎?」我回答:「三思而行」本意當然沒錯,這是讓我們通過「正面、反面、合體」的三種思考方式,把事情的利弊過下腦,如果發現有利,就要採取行動。但是,現實卻是,很多人明明知道此事可做,但還處於「思考」的層面。他們要「再想想」、「再準備一下」、「等待時機成熟」。

但真像卻是,根本就沒有時機成熟的那一天。

在深圳,我有幾個要好的朋友,10年前立下心愿,要走遍50個國家。每每計劃時,有一位就開始掉鏈子,先是說再攢攢錢,又說工作忙,後來就是孩子小......但是,平心而論,他說的這些問題,我們每個人都存在,他的境遇甚至還優於其他人。可即便如此,他卻永遠要準備準備......

10年過去,我們已經走了十幾個國家,那哥們也只是去過香港,還是因為工作的原因。

我知道每個人都有本難念的經,但我也知道人生這本經很短,短到還沒高潮迭起,就差不多要降下帷幕。

所以, 如果發現有值得做的事情,而你又具備一些基礎條件,那就先搞起來,不要去等待萬事俱備,因為那一天永遠不會到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BA智庫 的精彩文章:

人沒有白讀的書,每一本都算數

TAG:MBA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