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趙昌文等:對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幾點認識

趙昌文等:對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幾點認識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現代化經濟體系這一新概念,並將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升到「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的認識高度。把握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科學內涵和實踐要求,對於推動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順利跨越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關口,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壯麗新篇章具有重要意義。

現代化經濟體系是面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經濟體系

發展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就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決好不平衡不充分發展問題,以奠定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經濟基礎。為此,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首先需要將其放到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考慮,首要內涵是面向社會主義現代化、以社會主義現代化為目標導向的經濟體系。

這樣一種導向的經濟體系,意味著我們應該避免機械地國際對標,將現代化經濟體系簡單理解為業已實現現代化國家的經濟體系。評估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成效如何,是否已經是現代化經濟體系,主要標準應該是看其是否有利於持續推動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一方面,現代性不等於現代化。與已經實現現代化國家的經濟體系不同,面向現代化的或現代化導向的經濟體系,應是一種適應性強、充滿活力的經濟體系,具有較強體制可改革性、制度能不斷適應變化了的發展環境和發展階段,結構處於快速變化過程中,長期潛在增速仍然較快,企業縱向流動性強,富有創新創業活力等特徵。

另一方面,現代化不等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在許多業已實現現代化的國家中,貧富差距、階層固化問題凸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意味著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這就要求社會主義現代化導向的經濟體系,既要能推動生產力可持續發展,也要有更和諧的生產關係,更好處理資本與勞動的關係,還應更加註重共享發展和協調發展,解決城鄉差距、區域差距、貧富差距和階層固化問題。所以,現代化目標導向的經濟體系是有利於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經濟體系,是與全體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共容的經濟體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美媒:特朗普曾想解僱「通俄門」調查特別檢察官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