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為人知的秘密,他取法一位人品不堪的書家

不為人知的秘密,他取法一位人品不堪的書家

沈尹默,何許人?

相信很多人不會陌生。

原名君默,祖籍浙江湖州人,1883年生於陝西。早年留學日本,曾任北京大學校長、中央文史館副館長等。文革期間,備受迫害,1971年病逝於上海,享年88歲。

沈氏以書法聞名於世,民國初年,即有「南沈北於(于右任)"之稱。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書壇有"南沈北吳(吳玉如)"之說。著名文學家徐平羽先生謂沈書"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無愧。"已故全國文物鑒定小組組長謝稚柳教授認為:"數百年來,書家林立,蓋無人出其右者"。已故台北師大教授、國文研究所所長林尹先生贊沈老書法"米元章(米芾)以下"。

可見書名之盛。後人尊稱其為現代帖學啟蒙者、開派人物。

令人遺憾的是,今天,我們能見到沈老的精品力作,其實非常有限。在那段黑暗的歲月,84歲高齡的沈老一度擔心「反動書畫」殃及家人,老淚縱橫地親自將積累畢生的佳作,以及視若珍寶的明清字畫真跡一一撕毀,在洗腳盆里泡成紙漿,再捏成團,放進菜籃里,為避人耳目,讓兒子深夜倒進蘇州河……

這是一段令人不忍卒讀的歷史。

言歸正傳。

關於沈氏書法取法的問題,很多學者已有論及。沈氏從早期的學鄧石如、包世臣,到一意習北碑達十七八年之久,可謂毅力驚人。後來,轉到「二王」上——從米南宮經過智永、虞世南、褚遂良、懷仁等,上溯二王,又於二王用功最勤。

偏偏有一點,少人注意,連他自己也遮遮掩掩,從不公開示人。那就是——曾取法人人唾棄的奸臣蔡京!

啟功先生早年與沈氏有交。沈氏甚喜蔡京書,但在外不敢提及,蓋因蔡京之名不為世人所敬,故每臨蔡京書,放右軍《聖教》在側,遇客來,將王書放蔡字之上,以掩其跡。

沈氏的這些小秘密,也只有與他深交的友人偶得見之。

話說回來,蔡京為大奸巨猾,禍國殃民,劣跡斑斑,路人皆知。

以沈氏之學養、識見,心慕手追、遮遮掩掩也要學蔡,不得不讓人重新審視蔡京字的可取之處。

曹寶麟先生在《中國書法史(宋遼金卷)》說到:

「蘇、黃、米三家崛起,是宋代書法走向巔峰的標誌。與他們同時或相後先,還有一些名家也較為突出,因為整個社會進步了,時代對於書法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漠不關心,因此,這些名家相對於前世的水準應有整體的提高。但由於多方面的原因,他們的作品和事迹流傳不廣,當時或許享有盛名,但歷史的公正和歲月的無情,使他們的光焰逐漸黯淡了。也有數人,才力亦具,但因名節有虧,而為後世所唾棄。

蔡氏兄弟當屬此「數人」之列。

書妙品高之人,流芳後世,自不待言。像蔡京之流,歷來為人所不齒,然其書歷八百載仍不滅,可真算經得起時間考驗了。且看其僅存的幾件書作,拋卻人品論的成見,是頗為「驚艷」的,假若當時老蔡不做那些令人切齒之事,其書,不說媲美晉唐,至少與蘇、黃、米並駕,把其族兄蔡襄擠出宋四家,是完全夠格的。

從傳世的蔡京手跡,可見一斑:

蔡京《雪江歸棹圖卷跋》,行書,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再放大些:

再放大,纖毫畢現:

蔡京一生,四度拜相,權傾一時,全盛之時,天下盡學蔡體。不難想見,彼時蔡書朝野皆是。但歷史公正、歲月無情,公道自在人心,蔡京始終躲不過書以人傳的千古真理,大量手跡乃至精品佳作,在歷史長河中灰飛煙滅。今日蔡京書僅存少量題跋和數通尺牘而已。

蔡京藝術天賦極高。原本可以大放光彩的書法,也因其人品,而大打折扣。就連800餘年後,出現沈尹默這樣的「知己」,也只能遮遮掩掩、偷偷摸摸的膜拜,羞於公開取法。幸乎?不幸乎?

依筆者之見,沈書以二王為本體,更多體現了二王面貌無疑,但細細看來或多或少有一些蔡書的影子,畢竟,以沈老之根基學蔡,不會一無所獲。

附沈尹默書法

END

【原創品讀】

總有一些人、物、事不該被遺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參考 的精彩文章:

TAG:書法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