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先看米芾的這幅隨筆書法: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宋 米芾行書《鄉石帖》

米芾行書《鄉石帖》,亦名《紫金帖》,是米芾50歲的一則隨筆,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米芾在此帖中說:「新得紫金右軍鄉石,力疾書數日也。吾不來,果不復用此石矣!

紫金石為歷史名石,唐宋時即負盛名。紫金石又有琅琊紫金,是可以用做制硯的名石。

從此帖中看以看到,米芾得此寶物後的心情異常興奮。

蘇東坡與米芾是好友,長米芾十五歲,也是極愛名硯之人,聽說了此事,就找米芾說要借走一賞。大哥要借心愛之物不能不借,米芾就借給了蘇東坡。

然而攜走米芾紫金硯的時候蘇軾已經病重了,並在這年的七月二十八日離世前,囑咐其子要將米芾的紫金硯陪葬。

米芾聽說此事不幹了,因為他太愛此硯台啦!

在他自己撰寫的《寶晉英光集》記此事說:「吾年老才得紫金石,與余家所收右軍硯無異,人間第一品也,端、歙皆下」。

所以說米芾要找蘇東坡尋回此硯台,大哥也不行!

下面看看米芾就此事的另一則隨筆: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米芾《紫金研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米芾在此隨筆中說:「蘇子瞻攜吾紫金硯去,囑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斂。傳世之物,豈可與清凈圓明本來妙覺真常之性同去住哉!

大意是:之前蘇子瞻(蘇東坡)從我這裡借走了紫金硯台,並且囑咐他的兒子,等他去世後要將這紫金硯,當做陪葬品一起入殮。現在我拿回了紫金硯,不想讓它來當陪葬品。因為一件流傳給後世子孫的物品,怎麼能夠可以與人的遺體這種已經完全涅槃、修成正果的聖潔之物放在一塊呢?

呵呵,捨不得硯台的米芾估計去要回硯台的時候就是這麼說的,硯台要還,跟大哥說話還是很婉轉的:傳世之物,豈可與清凈圓明本來妙覺真常之性同去住哉!

米芾噴出的這一段佛家用語,令人忍俊不禁。。。

講完了米芾的這則趣事兒,下面我們把米芾的這兩則隨筆放大,欣賞一下他的書法之美:

1、米芾行書《鄉石帖》放大版: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鄉石帖》可以說是米芾書法特色明顯的一幅作品,是米芾「意足我自足,放筆一戲空」的最好體現,也是米芾情感波動以及給人的感覺較強烈的一幅作品。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2、米芾行書《紫金研帖》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米芾書法:大哥,借東西不還可不行!隨筆幽默,書法更美!

米芾的《紫金研帖》,確實是令毫平鋪紙上,併產生「萬毫齊力」的效果,且使書法具有「骨峻」、「筋健」、「肉腴」、「血活」美感的書法力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新風景 的精彩文章:

花鳥大師孫其峰的座右銘:貪得無厭,得過且過!

TAG:書畫新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