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資治通鑒》秦紀一 兵之初心(四)

《資治通鑒》秦紀一 兵之初心(四)

臨武君說:很好,請問聖明君王的軍制是怎樣的。荀況說:將領至死也不棄鼓而逃,駕戰車的御手至死也不放鬆韁繩而逃,百官至死也不放棄官職而逃,上大夫死於戰陣行列之中。軍隊聽到鼓聲變前進,聽到鑼聲變後退,服從命令是最重要的,建功還在其次。命令不準前進卻前進,猶如命令不準後退卻後退,罪過是一樣的。(軍隊要有嚴明的紀律,要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各司其職,鞠躬盡瘁。)不殺害老弱,不踐踏莊稼,服從的人不捉拿,頑抗的人不赦免,跑來歸順的人不俘獲。凡是誅殺,誅殺的不是百姓,而是擾亂百姓的人。百姓中有捍衛敵人的,那麼他也成為敵人了,所以不戰而退的人得生,頑抗的人死,跑來歸順的人被獻給將領。(在完成戰鬥後,如何對待百姓,應當是趨於保護敵方百姓)微子啟效忠紂王,後來歸順周王,因而被封為宋國國君,專門向紂王諂媚的曹觸龍被斬首在軍中,歸附於周朝的商朝百姓待遇與周朝百姓沒有什麼不同,所以周朝附近的人都愉快地歌頌周天子,遠方的人都想來歸順周天子,幽遠僻陋的國家,周天子沒有不去關照的,讓百姓安居樂業,四海之內像是一家人,只要交通能達到的屬國,沒有不來歸順的,這樣的君王就是所謂的「人師」。(做決定很大一方面是給人看的,歸順的就提拔會讓更多的人歸順,頑抗的被消滅,那麼再進行頑抗的時候就要考慮後果了)《詩經》說: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說的就是這個情況。聖明的君王會施行懲處而不挑起戰爭,固守城池而不主動進攻,與敵對陣而不先行出擊,敵人上下彼此喜歡,從而慶賀,不屠殺城池,不偷襲敵人,不長久的滯留將士們在外,出兵在外不超過計劃的時間,因此,混亂國家的百姓都喜歡這種治政方式,不安心於在自己國君的統治之下,想要這種君王的軍隊到來。臨武君說:很好。(任何事情應當是付出最小而獲得利益最大化,也就是花最少的錢辦最大的事,這也是節約資源的方式。軍隊在於維護而不在於奪取,那麼如果對方的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你的仁義之師會不會出兵呢?解困別人,獲得民眾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根基,人多了國家自然就強大了,國家強大軍隊也會強大。軍隊不止是維護和平,有時還需進攻,進攻有時也是維護和平最佳的方式)

陳囂(aoxiāo)問荀況說:您議論用兵總是以仁義為根本,而仁愛人民,義者遵循常理,既然如此又用兵做什麼,凡是用兵就是為了爭奪啊。荀況說:不像你所知道的那樣,所謂仁者愛人,所以憎惡別人害人,義者遵循常理,正因為遵循常理,所以憎惡別人反叛作亂。士兵,是用來禁止暴亂、去除禍害的,而不是用來爭奪的。

原文:臨武君曰:「善。請問王者之軍制。」荀卿曰:「將死鼓,御死轡,百吏死職,士大夫死行列。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順命為上,有功次之。令不進而進,猶令不退而退也,其罪惟均。不殺老弱,不獵禾稼,服者不禽,格者不赦,奔命者不獲。凡誅,非誅其百姓也,誅其亂百姓者也。百姓有捍其賊,則是亦賊也。以其順刃者生,刃者死,奔命者貢。微子開封於宋,曹觸龍斷于軍,商之服民,所以養生之者無異周人,故近者歌謳而樂之,遠者竭蹶而趨之,無幽閑辟陋之國,莫不趨使而安樂之,四海之內若一家,通達之屬莫不從服,夫是之謂人師。《詩》曰:『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之謂也。王者有誅而無戰,城守不攻,兵格不擊,敵上下相喜則慶之,不屠城,不潛軍,不留眾,師不越時,故亂者樂其政,不安其上,欲其至也。」臨武君曰:「善。」

陳囂問荀卿曰:「先生議兵,常以仁義為本,仁者愛人,義者循理,然則又何以兵為?凡所為有兵者,為爭奪也。」荀卿曰:「非汝所知也。彼仁者愛人,愛人,故惡人之害之也;義者循理,循理,故惡人之亂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爭奪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