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國空巢,8張圖告訴你中國人口形勢有多嚴峻

大國空巢,8張圖告訴你中國人口形勢有多嚴峻

撰文|凱風

最壞的情況正在一一應驗。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2017年全國出生人口為1723萬人,比上年減少63萬人。

全面二孩時代,出生人口不增反降,這種現象不只是反常,更拉響了人口危機的警報。

從1990年開始,中國出生人口出現斷崖式下滑,這是嚴格執行計劃生育的結果。

2013年單獨二孩啟動,由於惠及面極其有限,出生人口並無明顯變化。2016年,全面二孩啟動,當年出生人口有所回升,然而僅此一年,2017年人口接著重回下滑趨勢。

全面二孩為何救不了人口形勢?

一大原因是生育成本高企,在養不起的重負之下,生育意願大幅下滑;另一個原因是社會發展日漸成熟,女性地位相對提高,丁克族不斷增多,進一步加劇生育危機。


早在1980年代,日本就陷入人口危機,隨後樓市崩盤,日本經濟陷入「失去的二十年」。

人口日本化,正是中國正在面臨的危機。

從總和生育率上看,1980年代之前,中國總和生育率高達4-7,而1990年代之後,則迅速衰減到2以下,目前只有1.6左右,未來還將進一步下滑。而正常的世代人口更替率為2.1。

這還只是官方數據,有學者預測,中國總和生育率可能只有1.05,甚至不及為人口所困的日本的水平。

如果說出生人口、生育率,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都可能存在失真,那麼小學生人數,無疑更能反映現實。

從1990年代到2010年代,普通小學招生入學人數出現斷崖式下降。值得一說的是,這20年,正是義務教育持續推進、毛入學率不斷提高的年份。


如果說出生人口對應的是未來的危機,那麼勞動力人口衰減,這意味著現實的危機。

從上圖不難看出,我國勞動力人口(15-64歲)從2013年達到最高點之後,就開始一路下滑,勞動力紅利早已不復存在。

勞動力紅利,或者說人口紅利,曾經以低成本優勢,支撐起中國製造業的崛起,如今勞動力人口不斷銳減,生產成本隨之提升,低端製造業面臨向發展中國家外遷的壓力,高端製造業又面臨向發達國家迴流的衝擊,形勢不容樂觀。


未富先老,說的就是中國。

從收入上看,我們還只是發展中國家,人均GDP和國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只位於世界中游以下水平;從人口結構上看,老齡化社會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現實。

2016年,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3086萬人,佔總人口的16.7%。這意味著全國有六分之一的人口屬於老齡人口,養老壓力可見一斑。

預計到2020年,我國老齡人口將達到2.55億,佔總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老齡化危機,已經到來!


比老齡化危機更嚴峻的是,全國多地養老金已經出現虧空風險,未來如何養老成為一大難題。

2016年,養老金當期收不抵支的省份達到7個,分別是黑龍江、遼寧、河北、吉林、內蒙古、湖北、青海。而三年前的2014年,這一數字還只有2個。

雖然各省都還有一定結餘,但是面對日益增加的老齡化人口,完全不敷使用。坐吃山空,總有耗盡的一天。

事實上,黑龍江養老金已經出現全面虧空,不僅耗盡了歷年的積蓄,甚至還出現負增長,該省2016年總欠賬高達232億元,成為全國首個養老金花光的省份。


所謂撫養比,即多少年輕人撫養一個老年人。

與出生人口形勢與老齡化形勢一致,我國撫養比也是連續多年下降,2011年撫養比還有3.16,目前只有2.8,統計預測,到2050年,全國撫養比可能降低到1.3,問題將會愈發嚴重。

更嚴峻的是,各省撫養比出現嚴重分化。

情況最好的廣東撫養比高達9.5,養老負擔最低,情況最差的黑龍江,撫養比為1.3,這意味著1.3個年輕人要養活一個老人,負擔不是一般的重。


從「人多力量大」到「人口負擔論」,不過短短三十年;從「人口負擔論」到如今的「人口資源論」,又不過僅僅三十年。

就在幾年前,還有不少人仍在渲染「人口負擔論」,還在宣稱全面二孩放開後,將會迎來一波生育高峰,但現實如何?

日本人口危機,殷鑒在前,我們當往何處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房屋屋 的精彩文章:

這一次,房地產稅真的要來了!降房價可能只是一廂情願

TAG:房屋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