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被子植物為何能稱霸全球?或與基因組規模有關

被子植物為何能稱霸全球?或與基因組規模有關

被子植物能夠開花結果,果實中含有種子。

被子植物是陸生植物中種類最為豐富的一類,已知物種多達數十萬。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2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也許終於弄清了一個連達爾文都困惑不已的問題:開花植物是如何橫掃全球、成為地球上的主要植物的?

開花植物又名被子植物,佔全世界現存植物種類的90%。大多數莊稼作物都屬此類。

遠古時期,針葉植物和蕨類植物率先出現,接著被後來居上的被子植物取而代之,但具體方式卻始終是個未知之謎。

而一項新研究指出,原因也許與基因組規模有關,且規模越小越有利。

「關鍵在於細胞大小,以及如何在保證所有生命必需元素一樣不缺的情況下、盡量縮小細胞體積。」舊金山州立大學的凱文·西蒙寧(Kevin Simonin)指出。

「討厭的謎團」

數億年前,地球仍為針葉植物和蕨類植物所主宰。直到1.5億年前,被子植物首度出現。它們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將地表從單調的綠色變成了一個異彩紛呈的調色盤。

而幾個世紀來,被子植物大獲成功、種類豐富的秘訣一直是科學家討論的重點。

達爾文擔心這次明顯、突兀的躍遷會挑戰他的進化論,稱其為「討厭的謎團」。

西蒙寧與耶魯大學的亞當·羅蒂(Adam Roddy)共同展開研究。他們猜想,植物基因組的規模也許與之有關。於是他們分析了英國皇家植物園中成百上千株植物的基因組規模,包括被子植物、裸子植物(針葉植物和銀杏均屬此類)和蕨類植物。

「有力的證據」

接著,他們將這些植物的基因組規模與對應的植物特徵進行比對,如葉片上的氣孔數量等。研究結果提供了「有力的證據」,說明被子植物的廣泛傳播正是歸功於「基因組規模縮小」。

通過縮小基因組規模,細胞核也隨之縮小,因此植物細胞的體積便得以減小。這樣一來,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獲取的二氧化碳便可產生更大收益,更好地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葡萄糖與氧氣。

被子植物的葉片中含有的葉脈與氣孔更多,從而使光合作用產量最大化。

研究人員稱,只有被子植物經歷了基因組規模縮小的變化,而這是「生長速度超越其它陸生植物的關鍵之舉」。

「被子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一類植物,如今我們終於揭開了它們如此繁榮興旺的奧秘。」

他們還在研究報告中提出了更多針對植物的問題。例如,為何被子植物能夠更加明顯地縮小基因組規模?為何針葉植物和蕨類植物在基因組和細胞如此之大的情況下還仍未滅絕?(葉子)

本文來自新浪科技,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家 的精彩文章:

中國「幣圈新貴」奇幻記:千萬富翁多如牛毛

TAG:創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