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雪後禦寒,按按身體自帶的3個暖身開關!

雪後禦寒,按按身體自帶的3個暖身開關!

點擊「河北衛生計生」可快速關注

微信號:hebwsjs

受較強冷空氣影響,明後兩天,大風降溫強勢來襲,全省各地最低氣溫明顯下降!氣溫降低後,很多人出現手腳涼、關節疼、頸腰椎疼痛等不適,其實這都和氣血不通暢有關。

GIF

3個身體自帶的暖身開關!

按摩這三個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禦寒保暖的目的。

大椎穴

大椎穴位於脖子後面最突起的骨頭下面。兩手搓熱揉按大椎穴,再加上搓擦腰部,可以疏通督脈經絡,調暢氣血。

揉按大椎穴對治療頸椎病也有很好的效果。

合谷穴+足三里

合谷穴和足三里這兩個穴都是陽明經穴,陽明是多氣多血之經,對於經絡氣血的通暢關係重大。如果能每天堅持按摩合谷、足三里還可以增加機體的抵抗力,提高人體的耐寒能力。

另外,天氣轉涼氣溫下降,血管容易收縮,血壓就容易波動,血壓的變化很容易出現腦出血或者是腦梗塞,也就是中醫說的中風。所以經常按摩這三個穴位對於保護心血管也有好處。

GIF

學七招輕鬆暖身

1

增加熱量攝入

天冷人體消耗能量增多,需要適當增加熱量攝入,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

為了避免攝入過多脂肪,最好選擇低糖、低脂、高熱量食物,如魚肉、雞肉及豆類。

用白蘿蔔和蔥、蒜熬煮的「三白湯」,有助於提高人體禦寒能力。

喝些薑茶,其中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氨基酸,有助於恢復和改善血液循環,防止動脈內脂肪沉積,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2

做些有氧運動

GIF

進入冬季,不少人開始「貓冬」,這樣只會越來越怕冷。應適量做些有氧運動,比如散步、游泳等。

起床前可在被窩裡做簡單的伸展運動,然後轉一轉腳踝,可促進全身血液循環。

3

穿暖和

患有頸椎病、咽喉病、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出門前戴好帽子、圍巾,穿上加厚的棉服、羽絨服,可防止頭部、頸部、前胸、後背受寒,預防疾病複發。

腹部和腰部積累過多的寒氣,會使血液循環變慢,容易感冒。做好腹部保暖,輕輕拍打腹部,可散發熱量,消散體內寒氣。

患有老寒腿的人,常感到膝關節疼痛,建議戴上護膝,給關節部位「升溫」。

4

暖腳

腳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心臟」,寒氣容易從腳部侵入體內,影響免疫力。要選擇保暖性較好、舒適的鞋,比如棉鞋。少穿散熱快、材料生硬的皮鞋。

每天晚上睡前用熱水泡腳,不僅能放鬆全身,還能感到暖流順著腳蔓延至全身,水中可加入艾蒿、姜、肉桂等,起到驅寒效果。

5

通風、保濕

暖氣、空調、電熱毯、電暖爐是冬季保暖的必需品,但使用時間過長,會導致人的禦寒能力下降。再加上室內乾燥,容易引發呼吸系統疾病。

每天開窗通風一兩次。

應養成定時喝水的好習慣,別等渴了再喝。冬季乾燥,人體水分流失快,如果不及時補水,皮膚容易乾燥、皸裂,還會影響血液循環,令人感到更冷。

6

控制溫度

冬季室內外溫差大、通風不暢,老人體溫調節能力差,容易引發疾病。

建議將室內溫度控制在18℃~20℃,最高不要超過26℃。

7

多曬太陽

最好在上午10點至下午3點陽光充足的時段,多出門曬太陽。

GIF

這有助於補充維生素D,增加人體對鈣的吸收,防止骨質疏鬆,提高抗寒能力。

來源:健康時報、生命時報

編輯:康小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河北衛生計生 的精彩文章:

霧霾來襲,除了減少室外活動,你還要知道這些!

TAG:河北衛生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