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菜式創新了,可是,別忘了要好吃啊!

菜式創新了,可是,別忘了要好吃啊!

我這個人對新奇新鮮的事物都比較好奇,有時候非親身驗證過不罷休。

昨天和某人去了中華廣場的後XX廚,本來以為只是一頓平平無奇的晚飯。但點擊座位旁邊的電子點菜單,發現裡頭有不少不論聽起來還是看起來都挺新鮮有趣新奇的菜式。比方說文章封面的那個「石尖上的蛋疼」(果然沒起錯名字,後來吃起來真的有種淡淡的蛋疼的憂桑~)於是乎點了三個感覺上比較新鮮好玩的菜,後來發現,比起花里胡哨,我還是喜歡真材實料。

喧賓奪主

首先上來的是這個榴槤醬焗排骨,按理來說,這麼重口味的菜,不應該第一個就上。因為很容易影響後面的菜的口感。但某人說的對,哪個菜做得快,就哪個先上唄。所以也不去也沒法去計較這個了。

其實對於榴槤,很多人都是「避之則吉」,接受不了它的「陣陣飄香」,但我打小就覺得榴槤的味道是香的,因為我對榴槤產生印象,是「先聞其香,後聞其名」。所以一有機會,我都會對榴槤的味道來個「親密接觸」,不過,一直以來,我嘗的都是榴槤的「周邊產品」——榴槤糖、榴槤酥、榴槤咖啡、榴槤雞煲、榴槤蛋撻,以及剛才提到的這個榴槤醬焗排骨。榴槤肉可是一口都未曾嘗過。可能是我怕當真吃了榴槤肉後,三尺範圍內都會有種「無敵最寂寞」的既視感。

所以我一直對榴槤都是持「葉公好龍」的態度,可是這個榴槤醬焗排骨,多少讓我對榴槤味有點失望。原因不在於榴槤味本身,而在於它份量過重,奪了排骨的鮮味,甚至影響了對排骨的齒感體驗。還好,儘管口味重,但多少還是能嘗到排骨的肉感,不過,不知是什麼原因,這排骨的肉有點粗糙,再加上那濃濃的榴槤味,這道菜我不知道到底是在吃榴槤醬,還是在吃排骨了

同樣「妹仔大過主人婆」的還有那道吃到讓我有點蛋疼的「石尖上的蛋疼」。

其實它真正的名字是「蚝仔欖仁花甲炒土雞蛋配分子蛋」。名字很長,但後來有老同學用了四個字就把它高度概括——花甲炒蛋。

也不知道是否讓蚝仔、花甲這些水產的味道影響了,蛋的鹹味略顯為過,另外,本來蔥和姜是為了辟去蛋、蚝、花甲的寒氣,結果份量多了,明顯影響了蛋本身的清香味。更為嚴重的是,我當時一邊吃這個,一邊不時又吃一下那個榴槤醬焗排骨,遊走在兩道重口味的菜之間,有種「撞完東牆撞西牆」的感覺。至於那個白白的分子蛋就不用多說了,別以為是鵪鶉蛋,其實就是蛋白包著點蛋黃,一入口,粉得讓你懷疑你吃的到底是不是蛋。

本末倒置

這個就是「爆漿花枝球」,從名字到造型都比較有意思。但是到嘴裡,整個過程下來,先是讓你吃一驚,然後漸漸地你會有種「我KU ZI 都脫了你就讓我看這個?」的既視感。一嚼,嘩一下,紅棗汁爆漿出來,還不小心燙到上顎了。我被這突如其來防備不及的一下給嚇了一跳,後來停頓了一下,再重新咀嚼。麵包糠的外表,貌似挺香脆,中間那層,是墨魚丸,基本都能吃得出有墨魚味的,然後內核就是那丁點的紅棗汁。雖然它的做法是想效仿爆漿瀨尿牛丸。可是,壞就壞在那層麵包糠外表的花哨,讓整道菜有種虎頭蛇尾的感覺。與其把紅棗汁放在最裡面,倒不如把它淋在最外面,說不定還能營造「漸入佳境」的味境

我當你是浮誇吧~

總體來說,三個菜的賣相都各有亮點,但賣相是新穎了,味道卻實在欠奉。這種只重形式,不重味道,我只能用陳奕迅的一首歌的歌名來形容——《浮誇》。

這種吸引眼球卻又只流於表面、流於形式的做法,也不止是菜式上才有。相信很多人都聽聞過諸如xi茶這一類的奶茶,一登場就到處大排長龍。本來平平無奇的一杯奶蓋茶,成功引起了廣泛關注。可實際上,真的有那麼好喝嗎?這個,就真的是見仁見智了。不過,我可以引用我一位朋友對那些網紅店的評價來給大家參考——「得個樣」。

對於我這種既「貪新鮮」又不知就裡的吃貨,某人給了個建議:點菜前,先在餐廳里走一圈,看看大家的餐桌上都點了些什麼。嗯,這建議確實不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鵬輩之見 的精彩文章:

TAG:鵬輩之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