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毛澤東傳-一寸丹心圖報國

毛澤東傳-一寸丹心圖報國

每一段歷史,都記錄著人類向文明邁進的足跡,我們雖然不能重新走一遍,但是我們的思想,可以跟隨著文字,回到那個璀璨的時代——秦南風

北京大學得知楊昌濟的德高望重,向他拋來了橄欖枝,楊昌濟接受了,於是決定去北京任教。臨走時候,他想起了自己的三位得意門生,毛澤東,蔡和森,蕭瑜,於是給他們寫了一封信,信中說道:"去法國勤工儉學可以幫助到中國。"

蔡和森和蕭瑜收到信後,便立即收拾行李前往北京處理相關事宜,準備早點為建設新中國添磚加瓦。而毛澤東看到後,猶豫了幾天,也隨後到了北京。

冬天的北京顯得格外蕭條,樹木的葉子早已經凋零得只剩下一根根樹榦,刺骨的寒風吹進毛澤東穿薄的衣服里,讓他瑟瑟發抖,他想為自己買一件棉衣,可是摸摸乾癟的口袋,輕輕地嘆了一口氣。為了抵禦寒冷,毛澤東他和其他七個來自湖南的青年同住在一間狹小的房子裡面,八個人並排睡在北方特有的炕頭上,像沙丁魚一樣擠在一起,中間彷彿連一根針都差不進去,誰要翻身的話,還得先給旁邊人打招呼,大家都顧不上洗澡,空氣中瀰漫著一陣陣的體臭。

大家都在為前往法國做準備,而毛澤東此時卻顯得很疑慮,他不知道到底是去法國還是留在中國,如果去法國,或許可以學習他們先進的思想,找出建設新中國的道路,但是大家都去法國,誰留在中國收拾破碎的山河,但是如果留在中國,那麼又能做些什麼呢,會不會成為井底之蛙?

這個問題還沒想清楚,毛澤東已經凍得受不了他,他和其他八個人湊錢才買了一件棉衣,大家輪流著穿。最後毛澤東忍受不了了,跑去找楊昌濟:

"老師,我想找份工作,您能不能幫我留意一下。"

"好,但是我身邊沒有現成的,我推薦你去李大釗那,他是北大圖書館館長,或許那邊要人。"

於是毛澤東跟著老師去見李大釗,李大釗說:我們這裡需要一個圖書管理員,工作挺簡單,平時主要整理書架,打掃房間,登記來借閱者的姓名,不過每個月只有8塊,你看你願意做不。

毛澤東問:「那我能在裡面看書嗎?」

「當然可以,只要如果你不耽誤工作。"

「好好好,那我願意。」毛澤東興奮地說。

毛澤看到圖書館來來往往的人中,有幾個是自己仰慕已久的大學者,他有點小心翼翼地走到跟前打了一聲招呼,但是這個人是這人看了他身上那粗布衣服,而且是湖南口音,並沒有理他。

在圖書館沒有受到待見,他又去胡適的課堂蹭課。胡適站在講台上,激奮講話,學生們聽的全神貫注,眼睛直勾勾地盯著老師,毛澤東也是其中一員,聽著聽著,毛澤東突然站起來說:我能問請教您一個問題嗎?

胡適問旁邊的人:「提問的人是誰?」

「他不是我們學校的學生」。旁邊的人說。

胡適眉頭一皺,沒有回答他。

北京的空氣除了充滿寒冷,還充滿了官僚的氣息,這讓這個來自農村的青年,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階級差距。他很少再去刻意攀附那所謂的上流人士了,更多的時間是一個人徜徉在公園,在宮殿之中觀賞著雕欄玉,望著枝頭上晶瑩的冰掛,心裡回味著唐代詩人岑參的古詩,他有時候會去長城觸摸那被歲月風蝕的石頭,站在長城上面默默地俯視群山。

無論轉換時空還是地域,有一樣愛好毛澤東沒有轉換,就是讀書。 作為一個圖書館管理員,他可以不花一分錢,就可以飽覽群書,這真是是一個極大的恩賜,在這裡他第一次讀到了馬克思和列寧的著作,嗅到了到了一點共產主義的氣味。

1919年5月,在北京天安門廣場,3000多名工人、市民、學生等各種社會階級組成了人流,浩浩蕩蕩的在街開進,「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口號在北京的天空想起,這場運動便是著名的五四愛國運動。然而毛澤東並沒有在這股人流中,他偷偷地買了一張去上海的火車票,去見一個重要的人物。路過山東的時候,他還專門下車,遊歷了孔子的故鄉和梁山。

毛澤東要見的這個人就是陳獨秀,一位來自北京的一名文學家,同時也是共產黨的創始人,因受軍閥迫害,1917年遷往上海,兩人間了一面,毛澤東和陳獨秀說了自己的建設湖南的想法,陳獨秀並不是很激動,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那你先試試吧」。

於是毛澤東又回到了湖南長沙,在街上,他看到一群士兵像土匪一樣搶奪老百姓的財物,還有的拿著槍托打著那些反抗的人民,毛澤東後來才打聽到,這是軍閥張敬堯的部隊。

毛澤東怒髮衝冠,握緊拳頭,心裡發誓發誓要打倒張敬堯,並開始組織湖南的五四運動。學生們一聽要打倒罪惡的張敬堯,紛紛都開始罷課,為了第二天舉行抗議活動,他們通宵不眠地寫政治宣言,在衣服口袋上裝上牙膏,背上毛巾,裹著雨傘,從長沙到周邊地區聯絡有共同理想的人們。其中一個學生,砍掉了他的兩根手指,以抗議張敬堯的殘暴措施。

鬥爭需要有思想指導,需要有傳播的媒介,於是毛澤東創建一份叫做《湘江評論》周刊。他經常深夜還在寫稿,悶熱的屋子裡面,蚊子嗡嗡的在他耳邊飛來飛去,汗水在紙上滴答滴答的砸著,然而他似乎並沒有覺察到,依然拿著筆在紙上沙沙地寫著,透過門縫,還能看到他的屋子燈光閃爍,文章寫好了,他欣喜地看著,一個字一個字校對,然後才拿去出版。

就在他們在報社忙得熱火朝天的時候,一支身穿軍裝的小分隊破門而入,將所有的刊物全部帶走,並下令以後此報社立即停業。士兵們甚至還上街上毆打那些銷毀日貨的群眾。毛澤東覺得當地已經沒辦法控制了這個軍閥了,決定上京城告御狀,他聯合組成幾百個請願團,寫了一份請願書,大家紛紛在請願書上簽字。

然而剛剛開始組織沒多久,毛澤東和其他幾個領導就成了張敬堯的追捕對象。為了逃難,毛澤東去了北京。去了北京後,他歷經千辛萬苦,終於聯繫到了大總統,他以義憤填膺地一一細數張敬堯的罪狀,並大聲地說:張毒不除,湖南無望。最後大總統被毛澤東的愛國精神打動了,派兵進軍湖南,新上任的省長譚延闓將張敬堯趕走了。

這次運動,工人和學生以及其他群眾表現的如此積極,讓毛澤東開始有了新的認識:由下往上的革命比由上往下的改良奏效的多,他開始意識到馬克思主義巨大的實踐價值。於是他還是在北京的一個古廟裡,讀完了共產黨宣言,這一次他對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有了真正的理解。他曾經對一個年輕的女士說:「共產真好啊,中國也應該學習。」這位女士反駁說:共產好是好,但是好多人要掉腦袋的。毛澤東笑著說:掉腦袋那是當然,但是你要曉得有了共產主義,你們婦女就自由了,婚姻問題也不在連累你們了。

湖南人民的文化水平還是比較低,於是毛澤東又創辦了一個文學社,他們文學社辦的挺興隆,還在其他城鎮開了七家分店,馬克思主義思想人群種開始傳播開來,《社會主義史》,《資本論》,《資本論入門》等書籍成了當時的暢銷書。

轉眼到了勤工儉學的學生赴法的日子了,毛澤東和他一起到碼頭。有位有點疑惑地問毛澤東:

「你為什麼不和我們一起去法國吧,或許在那能有新的發現。」

毛澤東拍了拍自己那單薄的打了補丁的衣服,默不作聲。

「如果是錢不夠了我們可以借你啊,不能錯過這個時機。」同學繼續勸他。

「實話跟你們說,我決定我對中國的了解還不夠,而且在我看來,中國的未來關鍵不在西方,中國不能等到你們回來才開始建設,我必須留下來,我等你們回來,一起改造中國。」說完,大家一起拍了一張合影,隨後,就沿著吳淞江岸邊開進。毛澤東站在碼頭大聲對著離去去船隻喊著:努力學習,拯救國家。

日子一天天過去,在從法國的勤工儉學的蕭瑜開始返回中國,他不及待地想見毛澤東,而毛澤東也迫不及待想知道蕭瑜給他帶來什麼好消息,他們一直談到深夜,然而兩個人都哭了。毛澤東說:我們要專註於組織力量奪取政權,指望教育慢慢改良是行不通的。"

而蕭瑜卻說:"像項羽和劉邦那樣爭奪天下,就像街頭頑童為爭奪一個蘋果打架。"

毛澤東感覺蕭瑜已經不是曾經的那個蕭瑜了,他已經沒有當年的勇氣與睿智,而蕭瑜也決定毛澤東變得過於武斷,毛澤東沒多久退出了新民學會,去尋找一個新的組織,而蕭瑜繼續守著新民學會,兩人的距離越來越大,最終分道揚鑣。

1921年7月,在南湖的一艘戰旗飄飄的彩色的16米遊船上,中國共產黨成立了,毛澤東和其他代表們莊嚴的宣誓,堅信馬克思主義永不放棄,一個偉大的組織就這樣悄然誕生,像一隻孤舟一樣的毛澤東終於靠了岸,從此他再也沒有動搖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風故事 的精彩文章:

TAG:南風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