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成語說東周之量力而行,其實是黃鼠狼給雞拜年

成語說東周之量力而行,其實是黃鼠狼給雞拜年

歡迎關注《寫乎》,您的足跡就是《寫乎》!

天邊

 金色的呼喚

降央卓瑪 

00:00/04:42

文/尤磊

【作者簡介】尤磊,筆名:歸去來,駐馬店市作協會員。喜歷史人文。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一)齊、魯、鄭聯合滅許國,誰居之,量力而行

許國敗了,敗得毫無懸念。許君逃了,逃得無影無蹤。

齊僖公、魯隱公、鄭莊公傲然入許。東方紅,太陽升,一下來了三個大救星。

問題來了:許國給誰?

鄭莊公默然不語,他胸有成竹。許國諞狹,幾乎無法分隔,且又離齊、魯遙遠,二國得之無益。不用說,許國應該歸鄭,也必須歸鄭。

(許國在這裡)

老實的魯隱公先開了腔:鄙國奉王命助鄭討許,幸而功成,這許國我們是不要的。上次得了郜、防,他就感覺很不好意思,這次若再要,就有貪得無厭的嫌疑,這無論如何是不好的。他絲毫不理會公子翚遞來的目光,急急表態。

鄭莊公在心裡為他鼓了掌,助鄭討許,這無疑給齊僖公提了個醒,老魯夠意思。

果然,齊僖公也跟著表了態:就是就是,許國本就該是鄭國的......

他話音未落,大殿內闖進一老一少兩個人,未及開腔,先跪地磕頭。三君一仔細,認得那年長的是許國大夫百里。

百裡邊哭邊道:吾君無子,此乃吾君之弟新臣。願三位君侯憐憫,延太岳一線之祀......

齊魯二君聞之凄然,一時之間赧顏無語。

鄭莊公是個明白人,哂然一笑:四岳中太岳最為功高,其祀不可斷絕。寡人迫於王命,從天子討罪,若利其土地,非義也。既許君之弟在,又有賢大夫可托,當全許國,二位賢侯以為如何?

百里一愣,他沒想到黃鼠狼居然給雞拜了年,慌道:外臣君亡國破,豈敢奢望復國,只為保全祖廟,有祭祀之地即可。

不待齊魯二君表態,鄭莊公道:寡人復許之心天日可鑒,只因許叔年幼,恐不任國事,寡人當遣人相助。這樣吧,許都之東賢大夫奉新君居之,許都以西鄙國大夫公孫獲居之。公孫獲,虎將也,若有蠻夷來侵,可助爾等守許。

名為助許實為分許,齊魯二君心知肚明。本來整個都是他的,如今這樣一個方案也不錯,於是,同心嘉許鄭莊公全許之仁。

《左傳》道:許無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可謂知禮矣。意思就是說,許國沒有罪過而討伐,威服之後棄之不取,有德之人衡量自己的能力才會這樣辦,真不是一個非禮的人啊。一句話,真是個男人啊!

《左傳》的作者左丘明是個盲人史官,並非他眼盲心也盲,從「無刑而伐」就可看出他的寓褒於貶。

量力而行,是說鄭莊公感覺自己還沒有力量吞許,所以就大發善心存許,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後來,他又單獨交待公孫獲:好生監守,所有財貨寶貝切莫存此。吾死之後,不能守便歸國。擔心也是真的,在人家的地盤上,一旦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恐怕連本帶利都拐進去了。

果然,鄭莊公薨逝之後,群公子爭國,無暇他顧,恰逢公孫獲病死,新臣與百里乘機光復西鄙,許國重要統一。這新臣便是後來的許穆公,他的老婆許穆夫人在歷史上很有名,等到以後會說到她。

卻說鄭莊公剛送走齊魯二公,邊境線上便傳來了軍報,息侯帶兵攻來。

(二)息國攻鄭國,冒天下之大不韙

息國乃周文王第三十七子姬羽達的封國,位於今天河南省息縣,與鄭國為同姓之國。

齊魯鄭三國伐許,鄭使入息,意思就是你不出兵就算了,那你出點血,給盟軍送幾碗盒飯吧。息侯方與蔡好,蔡國是聽周王的,二國對鄭國欺侮宗主國早就心懷不滿。還是同姓之國呢,老鄭那不是鬧家窩子嗎!因此,看到鄭使息侯就沒好臉色。盒飯?想得真美,大碗茶都沒有!

對息侯的表現,鄭莊公自然是氣的肝疼,立馬換了個使臣,去信申斥。先前那個使臣拉肚子請了假——看息侯耷拉個臉子,再去怕是要敲了他的頭。

你個無故侵略別國的強盜,再說我是侯爵,你是伯爵,差著輩分呢,我不說你你還來教訓我,反了他媽的伊斯蘭教了!息侯很生氣,桌子一拍,出兵,打他狗日的!

沒人敢攔。軍力上息國與鄭國那遠不是一個重量級,可是誰敢觸這霉頭。

兵力懸殊,遠程奔襲,客場作戰,結果根本不用預測。

息國敗了,幾乎全軍覆沒。息侯帶頭逃跑,後面稀稀拉拉跟了幾輛戰車,那叫一個狼狽。

左丘明又發言了:不度德,不量力,不親親,不征辭,不察有罪,犯五不韙而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宜乎!您瞅准了,這句話又引申出一句成語:冒天下之大不韙。

剛好和鄭莊公相反,人家是量力而行,你是不自量力,喪師辱國,該!

其實,在這個時代,大國固然頤指氣使,小國也自有生存之道。無外乎兩條:飽食終日等死或者自動出擊求和。若不是鄭國,息侯或者會送上鹹魚臘肉,他偏偏看不上鄭國,這就無奈選擇了第二條路。主動出擊,若一戰功成,鄭國自會送上橄欖枝,這樣,也就爭取了發展的時間。

(三)滕薛爭長,可惜,魯隱公薨了

大國與大國明火執仗,弱小的國家同樣在明爭暗賽。就在這一年春天,為了爭取發展空間,滕侯和薛侯來朝見區域性大國魯國,這也是魯隱公最後一次接見外賓了。

武王滅商,封十四弟叔綉於滕(今東省滕州市),是為滕叔綉。薛國歷史久遠,為黃帝後裔,任姓,地在今天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始封君奚仲是造車的高手,因功被大禹王封於此地,歷經夏商周,風風雨雨一千多年。

滕、薛雖小,但兩個侯爵國同時來朝,於魯國,無疑是大事。

魯隱公還未開口呢,兩個侯爺先吵上了。

仔細聽才明白,他們是為行禮的先後順序而爭吵。也就是爭論一下誰做二奶,誰做小三。

薛侯說,我先受封,歷史悠久,理應我先。騰侯說,我乃成周卜正官,薛國是外姓,我不能落後。

魯隱公差點笑出聲來,屁大點事,至於嗎。於是向薛侯商量說:承君侯和滕侯一起問候寡人,不勝榮幸。俗話說:山上有樹木,工匠來測度,賓客有禮貌,次序在主人。況且,歷來周朝會盟,異姓在後。寡人如果到貴國朝見,就不敢和任姓諸侯並列,希望君侯同意滕侯的請求。

話說到這個分上,薛侯只得同意,就讓滕侯先行朝拜。

這個故事也衍生出一個成語:滕薛爭長。

鄭國得了許國,自然要感謝盟國。於是,撿了些土特產,分做兩份去了齊魯。

去魯的使臣半道回來了,因為,魯隱公薨了。

小編提示:點亮文末的大拇指,給個贊,也是對作者的鼓勵。

顧問:朱鷹 、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 的精彩文章:

真實的元稹:泡妞的逼格非常高,每段情都成了佳話之一

TAG:閱讀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