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民國年間的北平燒餅
要想了解一個地方的人,最簡捷的辦法是瞧瞧他們吃點兒什麼。北京人注重體面,講究禮貌,無論貧富。都不能失了身份。反映在吃上,無論是宮廷御膳還是市井粗食,都蘊涵著真正的手藝。---《京味兒》
北京人所特有的生活態度、為人處事的方式。它們構成了地道的京味兒文化。這種生活的藝術,正在漸漸離我們遠去……
著名攝影家海達·莫理循女士於1933年至1946年在北京居住;此間,她拍攝了數以千計的照片,這些作品系統地呈現出北京的建築和市民生活。
☆吊爐燒餅用料考究、外酥里嫩,香酥可口,外型美觀;其用具、做工、造型與其它「麵食」類亦不同。一般製作燒餅的工具是燒餅在上面,火在下面烤,而吊爐則是燒餅在下面,火在上面,先用火將爐烤熱,然後利用扛桿將火爐吊起放入燒餅,上燒下烘而成。
製作工藝:1.將放入盆內,加入溫水,食鹼和精鹽,拌和均勻,蓋上擰乾的濕潔布,餳約30分鐘。2.將麵糰揉勻,搓成條,分成重約50克一個的劑子,擀成薄片,刷一層花生油,摺疊擀成長圓薄片,用手拿住一邊在案板上使勁甩開,如此反覆倒換位置甩上幾次;
甩勻以後,再用手抻薄一些,再刷一層花生油,兩手各捏住一頭,由後向前反覆摺疊後,捲成圓條,稍稍抻長,從一頭向另一頭盤捲成圓形,按扁擀成直徑6厘米的餅坯。3.將餅坯放入燒至七成熱的吊爐餅鐺上,蓋上燒熱的爐蓋,烤約8-10分鐘,至餅皮金黃酥脆,裡面柔軟熟透,即可食用。
☆芝麻燒餅,又叫高爐燒餅,是一種常見小吃。其以麵粉、油、芝麻等原料烤制而成。色澤金黃,外皮酥脆,內部柔軟,香鮮味美。☆麻醬燒餅,是以麵粉、芝麻醬、乾酵母、水、椒鹽為主要原料煎烤而成的食品,為老北京的一種傳統食物。口味咸香酥脆,老少皆宜。
網評:這才是「老北京味兒」……那會兒也沒什麼食品安全,我看也挺安全的;主要是人心安全。 吊爐燒餅……片子拍得很夠水準……原生態的北京……北京的小吃,就是有那麼一種讓人著迷的味道,不是土生土長北京人可能不明白,那股味道很特別,但很親切……
北平生活,拍攝於1933年至1946年間。【攝影:海達·莫理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