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知道,聲音也是演技的一部分」
最好的等候, 是你能如期而至
————————————————————————
GIF

The Good Side
The Good Side
Troye Sivan
00:00/04:28
戊戌年
一月
文| 蘇斐兒 編輯| 約瑟 插圖| ahrakwon
?
比起豆瓣持續走高的評分「和網路上不吝惜的一片誇讚之詞, 「聲控福利」 才是我深夜去看《聲臨其境》的最大噱頭。
微博上有這樣一個熱評:
「我本以為這是一個「只看顏值,流量綁架」的粉絲時代,看了《聲臨其境》才知道,依然有很多觀眾是「傾慕才華」。
這條評論居高不下的熱度,足以說明我們在對演員進行吐槽、甚至失去信心的同時,真心期盼有一檔質量上乘的節目,可以重拾對演員的認可,重塑對這個行業的希望。
觀眾太餓了,餓太久了。
好在,這檔號稱原創聲音魅力的競演秀,還是有很多可圈可點的驚喜之處。
「專業性和娛樂性磨合的絕妙反應」
「趙立新的反差」、「潘粵明版的咆哮帝」、「唐國強老師的黑屏」、「朱亞文的寶貝兒」…
都是他們專業的實力之下,留給觀眾的記憶點,這也是觀眾最喜聞樂見的,實力與魅力並存的老師們,專業且有綜藝感。
趙立新老師的反差,來自於他熒幕前塑造的嚴肅端正的角色形象,對比他在第一期現身時,微卷的黑髮加上黑亮的皮靴裝束所帶來的紳士之風。
外表是迷人的,聲音是驚艷的。
前面為經典電影《魂斷藍橋》的配音,他是那個向情人求婚,對憧憬未來追求幸福的年輕小伙羅伊。
後面開口跪的英文版《功夫熊貓》,一下子又轉換到了可愛又喜感的「熊貓大俠」。
相比趙立新老師身上的老藝術家的氣息,我對潘老師的印象,還停留在那個一身書生氣的「許仙」 身上,以至於我看到潘粵明版「的咆哮帝」,總覺得好笑。
整體感覺就像The Common Reader所說的:「內秀」。
天然呆又很認真,斯文敦厚,不太顯眼和張揚,所以沒那麼…懂得嫻熟地展示自己的魅力。
不自知優點,也是一種優點。
看了三期《聲臨其境》的我,覺得這個節目出現的最大 Bug,應該是第二期唐國強老師配音時猝不及防的黑屏。
雖然老師自我調侃: 「我當時有點傻了,我怎麼辦,我又看不了詞了。」
但他還是完美接縫了,配完音後被主持人問及是如何對上口型時,也只是風輕雲淡地說: 還好,沒那麼複雜,我就差不多說了。
最後主持人凱叔解惑:這是配音演員和屏幕前演員心裡節奏的一致性。
可以跟著屏幕上的人物哭的聲淚俱下,
也可以對著黑屏依舊不動聲色配下去。
說透徹點,都是實力的問題。而對於年輕演員來說,這也是千金不換的一節課。
GIF
?
朱亞文是第一輪最後一個配音的,他剛開始是略顯緊張的,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得到。
但他進入配音時的狀態,是放鬆的。
雖然朱亞文是靠那一聲蘇炸的「寶貝兒」位居熱搜榜首,但我們也忽略不了他在前面四段精彩的配音:
《白鹿原》里的白嘉軒、《夏洛特煩惱》里的袁華、《亮劍》里的李雲龍、《撒嬌女人最好命》裡面的周迅(在翟天臨笑場的時候,還一人分飾兩角,配了周迅和謝依霖的角色)
那一聲「寶貝兒」只是一個燃點,最終讓朱亞文大放異彩的,是他最原始的聲音魅力和實力。
真正好的演員,光憑聲音就能表現出演技。
不追求結果的「華山論劍」
演員之間要有較量的感覺,良性的較量不僅有比拼的樂趣也能相互指教,這是一種不求輸贏結果的切磋。
就像這個節目的總導演徐晴在接受採訪時所說的:
「在配音領域,強與弱並沒有絕對的標準,我希望將這檔節目打造成「華山論劍」的那種感覺,輸贏之爭並不重要,互相切磋與討教才是節目的價值所在。」
強化了彼此之間的切磋學習,弱化了淘汰和競爭的意識。
做為論劍的 「旁觀者」,那些坐在台下眼裡閃過崇拜和傾慕的新生代演員,也會感受到老藝術家們對表演的熱愛和堅持。
觀眾也是,吐槽了太久,看慣了熱搜榜上沒營養的娛樂內容,我們也在期待著看到更多演員,除了緋聞、炒作之外,對表演有最本質最敬業的一面。
我們也相信,那些有信念感和匠心的演員,會走更遠。
最後,分享一段話:
有一種聲音我們聽過
卻沒有見過
這裡有一群與眾不同的人
他們是
怪物
瘋子
也是匠人
他們是天才
他們拒絕這個世界的沉默和冰冷
你可以複製他們、厭惡他們、崇拜他們
但你唯獨不能忽略他們
因為他們用自己的聲音塑造了你所看到的世界
讓這個世界有了情緒和溫度
別人視他們為瘋子
而我們視他們為天才
135編輯器


TAG:時光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