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欲成大業者必須具備自我犧牲精神

欲成大業者必須具備自我犧牲精神

想成為領袖,成就大業,就要有自我犧牲精神。何為自我犧牲精神?在這裡要解釋為,「為實現一定的理想或目的,甘願犧牲自身利益的一種精神」。

舉例:為什麼很多老闆身邊沒有有能力的人?為什麼企業留不住人才?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老闆沒有自我犧牲精神。如果一個老闆把自身利益看得非常重,對有能力的人不肯放手,對人才非常的小氣,那麼他怎麼能留住人才呢?還有誰願意追隨他呢?反言之,如果一個老闆非常大氣,有自我犧牲精神,懂得分享,捨得多付出一點,那麼人才就會源源不斷的被吸引過來。

曾經有家互聯網科技公司的老闆找我,他想請我去給他們的員工講一堂激勵課。我問這位老闆上這堂課的目的是什麼?他說公司剛成立兩年,員工都非常年輕,工作一段時間後這些員工的激情都下降了,動力也不足了,需要給他們上堂課,激勵激勵他們的熱情和動力。我問這位老闆:

周士傑:請問你們公司福利待遇怎麼樣?

老闆:跟同行比中等。

周士傑:你們工資有沒有按時發?

老闆:基本上按時發。

周士傑:有沒有提前發過?

老闆:從來沒有。

周士傑:加班有發加班費嗎?

老闆:員工一般都自動加班,所以沒有加班費。

周士傑:每月的獎勵機制制定了多少項。

老闆:所有的獎勵加起來大概有四五項(包括全勤獎)。

最後我跟老闆說,抱歉,這個課程我講不了,我怕講完你的員工都辭職了。

所以何為自我犧牲精神,就是永遠在合理的基礎上給別人多一點,比如該給50分的,給他60分,甚至65、70分。這就好比在銷售策略中,商家不只滿足顧客的期望,甚至超越顧客的期望,顧客才會成交。

領袖魅力也是如此,想成為眾人追隨的領袖,就要有自我犧牲精神,在合理的基礎上給予追隨者多一點,超越他們的期望。

舉例,楚漢相爭時,韓信在項羽的賬下一直得不到重用,轉投劉邦後被劉邦重用(一開始也沒被重用),韓信被重用後直接成為了楚漢相爭的分水嶺,後來韓信佔據了齊國的故地,便派人稟告劉邦說:齊人狡詐多變,反覆無常,南邊又與楚相鄰,如果不設王,就難以鎮撫齊地。望能允許我為假齊王。

劉邦迫於當時的形式,於是大罵韓信說,大丈夫既定諸侯,何必要做假王,要做就做真王,於是封了韓信為齊王。可見劉邦是一個非常懂得給予的領袖,他不僅願意滿足韓信的期望,甚至願意超越他的期望。

俗話說,「吃虧是福,吃虧就是佔便宜」。老闆有自我犧牲精神,才能讓客戶感受到跟你做生意處處佔盡你的便宜,這樣的生意才能長久,才會越做越大。領袖有自我犧牲精神,才能凝聚人心,讓追隨者真正感受到追隨你永遠不吃虧,追隨你能得到的比在其他地方多得多。

所以說,老闆小氣,人才就會離你而去;老闆大氣,人才自動被你吸引!

一個人願意犧牲眼前,才能成就未來,願意捨棄小我,才能成就大我。俗話說,捨得捨得,先有舍才有得!多舍多得、不捨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做人最怕捨不得……

捨不得學費就進不了學堂!

捨不得路費就去不了遠方!

捨不得給予就得不到良將!

捨不得付出就圓不了夢想!

喜歡本文請點贊轉發,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周壹看 的精彩文章:

TAG:壹周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