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鼓吹冷戰式「大國競爭」,美過時觀念當休

鼓吹冷戰式「大國競爭」,美過時觀念當休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美國國防部1月19日頒布了《加強美軍的競爭優勢——2018美國國防戰略》報告(以下簡稱《國防戰略報告》),這是美國10年來首次出台該類型的報告。

引人關注的是,該報告明確了美國兩個首要競爭對手——俄羅斯和中國,並對中國橫加指責。與此同時,美國近期從軍事到經濟領域頻頻對華「出手」。對此,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中方希望美方摒棄冷戰思維,正確看待當今世界和中美關係,停止歪曲中方戰略意圖,而應同中方相向而行。

請關注今天出版的《中國國防報》的報道——

美國《國防戰略報告》摘要封面。

美新《國防戰略報告》:鼓吹冷戰式「大國競爭」

美媒稱,2018年特朗普可能在朝核、南海、知識產權、移民等問題上向中國施壓

張亦馳

由反恐向俄中聚焦

美國國防部網站1月19日公布了這份《國防戰略報告》的11頁摘要。其中明確提出「國家之間的戰略競爭——而並非恐怖主義——是現在美國國家安全的首要關注點。」美國國防部的新聞通稿也指出,報告的目標是重建美國針對俄羅斯和中國的軍事優勢,遏制「他們挑戰美國和美國的盟友,或者試圖推翻二戰之後運行非常順利的國際秩序」。

報告稱,「中國是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同時還說,中國通過軍事現代化、增加影響力和經濟「掠奪行為」迫使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鄰國遵守中國的秩序,並且獲得優勢。「隨著中國經濟和軍事的進一步上升,通過長期的國家戰略,中國在近期目標是尋求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獲取霸權,並且在未來取代美國,取得全球龍頭地位。」

在報告出台的新聞發布會上,美國國防部官員表示,目前美國國防的首要挑戰是「軍事優勢正在被俄羅斯和中國侵蝕」。除了中俄之外,報告將朝鮮和伊朗視為美國眼中的「國際威脅」,稱朝鮮的「非法行動和不計後果的辭令」,使其成為美國導彈防禦的焦點。報告同時指出,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伊拉克和敘利亞被擊潰,但恐怖組織的威脅仍存在。

這是五角大樓10年來發布的首份《國防戰略報告》,由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主持撰寫,是特朗普政府國安報告「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上個月,白宮發布了特朗普上台後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評估美國國家安全整體態勢,報告33次提及中國。之後幾個月內,美軍還將發布由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福德主持撰寫的《國家軍事戰略報告》。

被批充滿冷戰思維

對於美國公布的這份《國防戰略報告》,不少媒體表達了擔憂。英國廣播電視公司稱,與4年前奧巴馬政府尋求「與莫斯科和北京保持戰略穩定」的國防戰略相比,特朗普政府發布的國防戰略報告所傳達的信息更為強硬、更具對抗性。《韓國日報》評論認為,美國防戰略的重點從反恐回到以牽制中俄為主的老路,令人擔憂重回冷戰時代,進而引發大國間的軍備競賽。

俄羅斯外交部很快作出回應。俄外長拉夫羅夫在新聞發布會上稱:「原則上說,我們表示遺憾,美國沒有根據國際法律進行正常對話,卻試圖通過這樣的對抗概念來證明自己的領導地位。」不過他表示,俄羅斯願意進行對話。「我相信,不少美國人理解戰略穩定應該被維持,而那些因此產生的風險應該得到消除,沒有俄羅斯與美國的合作,就無法做到這一點。」

中國駐美國使館發言人1月19日就美《國防戰略報告》中的涉華內容發表談話說,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也是人類社會的共同願望。如果有人始終滿腦子「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他們看到的世界註定是充滿競爭和對抗的。

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1月20日指出,《2018美國國防戰略報告》借規劃美國防務戰略妄議中國軍隊現代化建設,罔顧事實渲染所謂大國競爭和「中國軍事威脅」,充斥著「零和」博弈、對立對抗等不實論斷,是繼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之後又一「冷戰」色彩極濃的報告文件。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1月22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方上述報告充滿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過時觀念,蓄意歪曲中國國防和外交政策,渲染大國戰略競爭,犯了根本性的錯誤。華春瑩指出,到底是誰對國際規則合則用、不合則棄?是誰動輒干涉別國內政、甚至以武力相威脅?相信世界各國人民對此看得很清楚,自有公論。華春瑩表示,中方希望美方摒棄冷戰思維,正確看待當今世界和中美關係,停止歪曲中方戰略意圖,而應同中方相向而行,相互尊重,聚焦合作,管控分歧,維護中美關係長期健康穩定發展,這才是符合中美兩國和世界各國利益的正確選擇。

中美關係面臨新挑戰?

就在美國《國防戰略報告》發布的同一天,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布中國履行世貿組織(WTO)承諾情況報告。路透社稱,特朗普政府認為美國2001年「錯誤地支持中國加入WTO」,因為中國「入世」所達成的條款未能迫使北京開放本國經濟。報道稱,美中貿易緊張態勢持續惡化。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月19日引述一名白宮經濟官員的話稱,在經過了同從北美到歐洲和亞洲的盟國爭執的第一年之後,特朗普總統的「美國優先」貿易政策在新的一年裡將更多地致力於對抗中國。

在軍事上,美國再次打著「航行自由」的幌子挑釁中國。1月17日晚,美國「霍珀」號導彈驅逐艦未經中國政府允許,擅自進入中國黃岩島12海里內海域,中國海軍依法對美艦進行了識別查證,予以警告驅離。1月20日,中國外交部和國防部譴責美國「霍珀」號驅逐艦擅闖中國黃岩島12海里內海域的行徑,敦促美方不要無事生非,興風作浪。

對於美國的種種舉動,有美國媒體認為,在經過一年的空洞譴責之後,特朗普對中國的威脅已經長出「真正的牙齒」,美中關係進入「後接觸時代」。美國《財富》雜誌網站認為,最近一系列的事態表明,2018年,特朗普可能在朝核、南海、知識產權、移民等問題上「揪龍的鬍鬚」。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從冷戰結束至今的中美關係來看,美國對中國的指責、施壓、挑事和制衡從未停止。即便如此,中美關係沒有脫離競爭中有合作的基本態勢。中美髮展新型大國關係的步伐也沒有止步。當然,隨著中美實力的此消彼長,美國多份戰略報告開始升級「中國威脅論」,對此我們既要高度警覺,也要靈活應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讓萬豪們認錯的,是「中國力量」!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