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稀薄空氣中實現的新型三維投影技術

稀薄空氣中實現的新型三維投影技術

上面所示的這張照片是由楊伯翰大學Dan Smalley實驗室在今年1月份展示的一個研究員Erich Nygaard的形象。根據近期公布的一項研究,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如何操縱微小的幾乎看不見的微粒在空氣中用它們生產圖像,而且比大多數全息圖更加逼真,近日相關研究已經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一個期待已久的科幻時刻,在稀薄空氣中「星球大戰」中栩栩如生的萊婭公主形象更接近現實,這要多多感謝這種新型的投影屏幕:塵埃粒子。

根據一項發表於近日的《自然》雜誌上的研究,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如何操縱幾乎看不見的微粒在空氣中用它們來創建三維圖像,將會比全息圖更加逼真和清晰。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Daniel Smalley說,這項新技術將實現「在太空中列印東西並可以很快地擦除它。」

在這種情況下,科學家們創造了一種在手指上舞蹈的蝴蝶投影,或者一個模仿萊婭在星球大戰的場景中的研究生形象。

即使已經使用了各種全息圖,這種新技術最接近複製星球大戰場景。

「研究人員的這項技術是真的很酷,」Curtis Broadbent說,他是羅切斯特大學的一名研究員,他不參與這項研究,但正在研究與之相競爭的另外的技術。「這種新技術可以讓一圈人站在它周圍,每個人都能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它。而在全息圖技術中這是不可能的。」

微小的斑點是激光控制的,就像「星際迷航的虛構的牽引光束,」 Smalley說,他是楊伯翰大學的電氣工程教授。然而,這正是一個不同的科幻電影給了他這個想法:在電影「鋼鐵俠」時,Tony Stark的角色戴上手套現場全息。這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Stark的手臂會破壞圖像。

Smalley說,從全息圖到這種技術,技術上稱為立體顯示,就像從二維印表機轉移到三維印表機。全息圖在眼睛看來是三維的,但「所有的魔法都是在二維表面上發生的,」 Smalley說。

關鍵是捕捉和移動粒子時的周圍環境的潛在干擾,如Tony Stark的手臂,所以「手臂不能在投影中,」 Smalley說。

起初, Smalley認為重力會使粒子下落,使它無法維持一個圖像,但激光能量改變空氣壓力的方式,以保持他們的高度,他說。

這張照片由Dan Smalley Lab今年一月在楊伯翰大學展示的一個三維投影三角稜鏡。一項關於體積顯示的研究發表《自然》雜誌上。通過光照射在空氣中的微粒又有粒子束光背出來的,研究的主要作者 Smalley說,新的技術是「你真的是在空間列印的東西,只是擦除的很快。」

其他版本的體積顯示使用更大的「屏幕」而且「你不能把你的手指在它周圍,因為你的手指會被剁掉,」麻省理工學院教授Michael Bove說,他是Smalley的導師並,未參與此項研究。

這張照片由楊伯翰大學Dan Smalley實驗室在Provo手指上顯示的地球投影圖像。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如何操縱微小的幾乎看不見的微粒,在空氣中使用他們生產的圖像比大多數全息圖更加逼真。

Smalley採用的裝置大小約為兒童餐盒的一個半,他說。

到目前為止,這些投影都很小,但是更多的工作和多波束, Smalley希望能實現更大的投影。

Smalley說,這種方法有朝一日可以應用於醫療程序和娛樂等。但這種技術距離離日常使用還有幾年的時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驗幫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們在光學微諧振腔中的開發了一種新型的頻率梳

TAG:實驗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