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胃腸道間質瘤影像學診斷!

胃腸道間質瘤影像學診斷!

GIF

胃腸道間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消化道最常見的原發性間葉源性腫瘤,曾被認為是平滑肌和神經源性腫瘤。根據近年免疫組織化學和電鏡研究表明,胃腸道間質瘤是起源於胃腸道未定向分化的間質細胞,免疫表型上表達KIT蛋白(CD117),遺傳學上存在頻發性c-kit基因突變,組織學上富含梭形和上皮樣細胞的一類獨立的腫瘤。GIST可發生在從食管至直腸的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其中60%~70%發生在胃,20%~30%發生在小腸。發生在胃腸道外(如網膜、腸系膜、腹膜後)者稱為胃腸道外間質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EGIST)。可發生於各年齡段,多見於50歲以上中老年人,男女發病率相近。

臨床與病理

GIST可單發或多發,直徑大小不等,多數較大,呈膨脹性向腔內外生長,以腔外生長多見,質地堅韌,境界清楚,表面可呈分葉狀,瘤體較大時中心多發生壞死,並可有出血及囊性變,腫瘤表面易形成潰瘍而與消化道穿通。大體病理可分為黏膜下型、肌壁間型和漿膜下型等。鏡下主要由梭形細胞構成,有時單獨由上皮細胞或兩種細胞混合而成。CD117免疫組織化學陽性是與胃腸道其他間葉性腫瘤的主要鑒別點。

GIST應視為具有惡性潛能的腫瘤,腫瘤危險程度與腫瘤大小和核分裂數顯著相關。有無轉移、是否浸潤周圍組織是判斷良惡性的重要指標。惡性者多為血行轉移,淋巴轉移極少。

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癥狀不明顯或為不明原因的腹部不適、隱痛及包塊,亦可發生腫瘤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或貧血。

影像學表現

X線:胃間質瘤鋇餐檢查時顯示黏膜下腫瘤的特點,即黏膜展平,但無黏膜僵硬、破壞,局部胃壁柔軟,鋇劑通過順暢。如有潰瘍或竇道形成,可表現為鋇劑外溢至胃輪廓外。向腔外生長且腫瘤較大時,顯示周圍腸管受壓。胃腸道造影檢查難以顯示腫瘤的全貌以及評價腫瘤的良惡性。

CT:腫瘤可發生於胃的各個部位,但以胃體部大彎側最多,其次胃竇部。腫瘤呈軟組織密度,圓形或類圓形,少數呈不規則或分葉狀,向腔內、腔外或同時向腔內外突出生長(圖1)。良性者,腫塊直徑多小於5cm,密度均勻,與周圍結構界限清楚,偶可見小點狀鈣化;惡性者,直徑多大於5cm,形態欠規則,可呈分葉狀,密度多不均勻,可出現壞死、囊變及陳舊出血形成的低密度灶,中心多見,與周圍結構分界欠清楚,有時可見鄰近結構受侵及肝等實質臟器轉移表現。如有潰瘍及竇道形成,可見胃內對比劑進入腫塊內。增強掃描多呈中等或明顯強化,有壞死囊變者腫瘤周邊實體部分強化明顯,有時可見索條狀細小血管影。腫塊表面有時可見強化明顯、完整的黏膜面。

圖1 胃間質瘤CT表現 a.平掃,胃底部後壁軟組織腫塊,腔內外生長,內見低密度壞死灶;b.增強掃描,腫塊呈中度以上強化,邊緣明顯強化

MRI:與CT相似,MRI對腫塊的壞死、囊變、出血,鄰近結構的侵犯範圍,肝臟等臟器的轉移顯示要明顯優於CT。

診斷與鑒別診斷

CT和MRI檢查是檢出和診斷胃間質瘤的主要方法。胃壁黏膜下軟組織腫塊,有外生性傾向,多數較大、密度和信號不均,臨床很少引起幽門梗阻癥狀,常提示為胃間質瘤,但確診需病理免疫組織化學檢查,KIT蛋白(CD117)陽性表達是其確診的指標。

鑒別診斷包括胃的其他間葉性腫瘤,如真性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經鞘瘤、神經纖維瘤,以及其他黏膜下病變如類癌等,上述病變影像學表現與胃間質瘤可相似,但發生率卻較低,病理免疫組織化學檢查明顯不同。胃淋巴瘤呈息肉樣腫塊時多突入腔內,黏膜下瀰漫浸潤致胃壁增厚廣泛,常伴有其他部位淋巴結腫大,與胃間質瘤不同。胃癌主要向胃腔內生長,X線造影上有黏膜破壞、惡性潰瘍徵象,胃壁僵硬;CT和MRI上顯示胃腔腫塊常呈菜花狀,鄰近的胃壁常受侵而呈現增厚,胃腔變窄和幽門梗阻等。

轉自:影像園

關注消化,攜手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化界 的精彩文章:

克羅恩病外科併發症的種類與外科治療原則

TAG:消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