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做一名優秀的教師

做一名優秀的教師

做一名優秀的教師

——讀《教育:談何容易》有感

最近幾天,我有幸拜讀了王開東老師的《教育:談何容易》,一口氣讀完後,不禁心潮澎湃。強烈感受到這位教育人對教育深度思考的同時,再一次走進內心深處,對一個優秀教師的靈魂做深刻的盤問:

一、你有沒有從人性角度考慮教育?

葉聖陶老先生曾經再三強調:教育的根本價值和目的是「育人」,是培育「自覺的,自動的,發展的,創造的,社會的」人,是「使學生能做人,能做事,成為健全的公民」。簡而言之,必須進行「立人」教育——立身心健康的人,立有自信的人,立自立自強的人。

1、立身心健康的人

學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他們的心理健康關係到國家的繁榮與發展。然而,教育迅速發展的今天,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令人堪憂。當前的中學生普遍存在嫉妒、任性、孤獨、焦慮、叛逆心理強、情緒不穩定、耐挫力差等心理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已給學校的教育教學帶來影響。作為教師,我們應把學生健康成長視為自己的責任,努力營造一個有利於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環境,如學習環境、生活環境,並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充分起到榜樣的作用。另外,根據學生成長發育的規律、特點和需求,採取各種形式和方法,促進學生的心裡健康水平全面和諧的發展。而面對已經出現的問題,應做到與學生充分地溝通,足夠的了解,以此尋找問題的根源,然後「對症下藥」,藥到病除。

2、立自信之人

但丁說過:「能夠使我漂浮於人生的泥沼中而不致陷污的,是我的信心」。赫茲里特說:「地位越高,自我評價就越高,自信心多強,能力就有多強。我們總能表現出與環境的和諧平等」。為此,教師要相信學生存在優勢,並讓這種優勢盡量得到發揮。對待每位學生,教師都要善於發現她們的長處,找出她們行為中的閃光點,哪怕只是一個細微的優點。教師的信任,必定能讓每位學生的心底種下一棵自信的種子。然後,讓他們到公開場合去鍛煉,到生活的大海中去搏擊,去奮鬥,充滿自信的面對現實,走向屬於他們的未來。

3、立自立自強的人

馬克思說:「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自立自強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心理因素,是奮發的力量和成長的品質。自立自強的學生,才能經得起風雨,長大才能成為生活的強者。為此,我們需要採用靈活的、有針對性的方法從小培養學生自立自強的品質,把學生這棵幼苗培養成獨立向上的參天大樹,做生活的強者、國家的棟樑。

二、你有沒有農民對待糧食的教育情懷?

葉聖陶說:「教育是農業,不是工業」。王老師也指出:教育不能多快好省,應該類似於精細化的農根文明,應該努力向農民學教育:莊稼歉收了,農民不會責怪稻子長得不好,只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究竟是施肥不夠,還是除草不及時,治蟲不夠多等等。他們從來不會說,莊稼啊,你為什麼不學好,為什麼不能自覺地躲避害蟲和瘟疫?稻子啊,你為什麼被風一吹就倒了,抗壓性怎麼就那麼差?稻子啊,你看看人家麥子長得旺盛,苗產萬斤,你們怎麼就這麼拙劣?

回看我們的教育,我們急功近利,很少從學生的需求入手,根本不在乎孩子想什麼,要什麼。我們也會為了少部分人的優秀,逼迫很多孩子陪同他們悲壯的送行。學生學習跟不上了,我們有的是橫加指責。久而久之,學生外在的動機逐漸消失,厭學成為必然。

所以,我有時在想,我們能不能少些抱怨,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我如此的儘力,為什麼學生不買我的賬?為什麼總是事與願違?而對於少部分學生,我們是不是可以像龍應台在《孩子,你慢慢來》中寫道的:「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我們也放慢腳步,讓學生慢慢來,慢慢來。

三、你的課堂有沒有注重教學方法的指導?

課堂上,我們經常感到困惑,反反覆復講過的題目,學生依然出錯,感覺很鬱悶,也很失望。問題的癥結就在於,我們錯誤地理解了「教學」。「教學」,不能簡單地理解成「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更應該理解成「教」學生「學」。即教師這個職業,首先要讓學生學會學習,最終實現「會學」的目標。那麼,教學要著眼於未來,即引導學生去思考、去發現,掌握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探索的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久而久之,方法掌握了,學生才能成為「會學」者,真正實現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提出的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

如果你能從人性的角度考慮教育,你有農民對待糧食的教育情懷,你的課堂注重學生達到「會學」的指導,那麼,你應該是一名優秀的教師。實際上,追求這一境界的老師大有人在!路漫漫其修遠兮,我亦將上下而求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亮升起的晚上 的精彩文章:

TAG:月亮升起的晚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