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調出來的滋味

調出來的滋味

調

中國菜注重調味,川湘貴一帶以辣為主,卻又有側重,川菜麻辣,湘菜香辣,貴州則是酸辣。江浙一帶的菜式則偏甜,有濃油赤醬的甜,也有清清爽爽的甜。

中國的調味品,可謂五花八門,西方人見了,先是吃驚,後一臉的茫然。他們永遠搞不清一個個瓶瓶罐罐里裝的是什麼。不止他們,很多中國人也是迷糊的。

最常見的油鹽醬醋,油的品種就有近十樣,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核桃油、芝麻油、豬油、羊油、牛油,就別說中間又有細分。鹽有海鹽、湖鹽、竹鹽、岩鹽。有粗鹽有細鹽,有含碘的有不含碘的;醬油有生抽,有老抽,醋有陳醋、香醋、米醋、白醋。什麼菜用什麼料,頗有講究。生抽提鮮,老抽上色,紅燒個肉你可以用,要是炒個青菜你也用,那青菜是生生糟蹋了。

油鹽醬醋之外,還有各色料酒、糖、甜醬、辣醬、胡椒、花椒、麻椒、藤椒、蔥屑、姜粉、孜然、澄粉、茴香、桂皮、丁香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一般人家,家中的調味罐總有個七八樣是少不了的。善烹飪的人家,尤其飯店廚子,經常可見一排小缽子,二三十樣總有的。做菜時,看食材搭配調料。拿鍋鏟或者銅勺,這裡鏟一下,那裡挖一點,用多少,用哪樣,全憑經驗和技藝。看似毫無章法,實則另有玄機。好不好的,等菜端上桌一嘗便知。

西方人做菜,各種標了刻度的用具,很精確。中國的廚師們,廚娘們,你若問這要放多少的量合適,通常回答你的是「少許,丁點兒,一小撮」之類,無法給出你精確的克數。聽過一個故事,一人學做中國菜,師傅說用量一勺足以。這人大喜,心想終於有了量器。然這勺有大有小,究竟多大才是師傅說的一勺?此人也算聰明,偷偷拿了師傅常用的勺子,買了同樣大小的,結果味道還是不對。討教才知,師傅所謂的一勺也只是個大概,而他實實在在的裝滿一勺,壓壓平。

中國人做菜,靠得是智慧。百種的調料,在一雙巧手下,調出了千味美食。酸中帶甜、甜中帶辣、辣中帶咸、咸中帶酸。等到五味皆嘗遍,才知人生好滋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