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

就在今天,經過數月的不懈努力,我終於把《明朝那些事兒》這個大部頭給啃了下來。

《明朝那些事兒》是由當年明月寫成的歷史小說,講述了大明王朝十七位皇帝的風雲事迹。比如朱元璋的創業史,朱棣的造反記等等。在整本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皇帝是明神宗朱翊鈞,年號萬曆。萬曆一朝幾乎是明朝最神秘也是最壯麗的時期,從抗日援朝,到抗擊蒙古,每一個事件都十分特殊,每一個謎團都波譎雲詭。

在這篇文章中,我要講的卻不是這些。我想主要探討一下氣數,或王朝的命運,對於整個王國的影響。

氣數正盛之時,王國就極為興盛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天下太平。

就拿明朝來舉例吧。洪武時期朱元璋對內嚴刑峻法,邊疆又有徐達、常遇春、李文忠、李善長、鄧愈與馮勝這六大名將,每一個都視死如歸、用兵如神,把明朝邊境治理得服服帖帖。永樂時期國內經濟繁榮,永樂皇帝雄才大略,知人善任,有張玉、朱能這幾個得力幹將,能征善戰,經常以少勝多。當時的明朝國富民強,朝廷里的每一個問題都治理妥當,是中國歷史上罕有的太平盛世。

但是,氣數是會變化的,盛極而衰,大大小小的隱患相繼出現,王國也就衰落了。

到了明朝中期,國內的政治、經濟方面的不穩定因素相繼出現,比如黨爭、局部地區莊稼歉收等。國外也有像韃靼、瓦剌和倭寇這樣的外敵來騷擾邊境地區,幸而還有于謙、戚繼光和俞大猷這樣的名將之城,明朝才不至於覆滅。整個明朝已經開始走下坡路,吃的敗仗也越來越多。

最後,當一個王朝氣數將盡時,就會不斷地打敗仗,江河日下。

在明朝晚期,後金經常騷擾遼東地區,以李自成、張獻忠為代表的民軍也開始興起。如果只有其中一邊,明朝還能堅持住,可是腹背受敵,明朝就抵擋不了了。李自成、皇太極等人都是奇才軍事家,而大明朝庭裡面只有洪承疇——被清朝俘之後就當了叛徒,曹文照——打到半路就中李自成埋伏而死,楊嗣昌——身體太差,一點心理壓力都承受不了,就這麼一個陣容,也難怪支撐不了明朝。此時的明朝,內憂外患,氣數已盡,雖然崇禎想力挽狂瀾,可是卻是徒勞。

綜上所述,王朝的興衰成敗大都與氣數有關。氣數,就是與王朝相關的所有因素,比如政治、外敵等等。氣數旺盛,天下太平,氣數將盡,內憂外患,氣數已盡,王朝滅亡。比如明朝,已經建立了250年,3個方向有敵人,只有10萬精銳兵力,各地災荒,這就是「氣數將盡」。建立了近280年,內憂外患,幾乎沒有兵力,民變四起,就是氣數已盡,必亡。

有些人認為並沒有氣數這回事,可是下列事實卻擺在這裡:為什麼一個朝代總是只能存在250年?為什麼「名將」總是在盛世時出現?為什麼災荒偏偏總是在亂世出現?這幾個條件能夠充分證明,他們的觀點是絕對錯誤的。

《明朝那些事兒》生動地講述了明朝長達276年的歷史,令我懂得了「王朝氣數」的道理。不得不說,這是一本內容淺顯易懂卻道理深刻的好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糖楓樹可能因為氣候變化滅絕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