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乃戰國名將,為了獲得君主信任吃了自己親兒子

此人乃戰國名將,為了獲得君主信任吃了自己親兒子

在《封神榜》中有這麼一個情節,商紂王為了考驗周文王,便將文王長子伯邑考殺了做成肉粥送給周文王,周文王裝作不知,吃了肉粥。

這個情節在歷史上也是有記載的,其實,在歷史上不僅是周文王,還有人因為某種特殊原因而吃了自己的親兒子。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樣一個人物,他就是戰國名將樂羊。

樂羊是戰國時代魏國人,他因為大敗中山國而聞名。

中山國是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它地處河北燕雲之地,是中原和北方游牧民族混雜的國度,早期它鼎盛一時,有千乘戰車,兵馬無數,曾一度是中原諸侯的心腹之患。

中山國與中原各國混戰,互有勝敗。

而當時的魏國是中原王朝中比較強大的一個國家,中山國曾進攻魏國,雙方爆發了衝突。

魏文侯十七年(公元前408年),中山國出兵進攻魏國。

中山國來勢洶洶,魏國一時不知該派誰去應戰,最後,魏相國翟璜舉薦了樂羊。

但是,魏國國君卻對樂羊有所顧忌,因為樂羊的兒子樂舒此時正在中山國為將,魏國君擔心樂羊會顧忌父子之情而對中山國有所保留。

但是,翟璜和樂羊表示,一定不會因為樂舒而有所保留,一定要擊敗中山國。

於是魏國君派樂羊率領魏軍出戰中山國。

中山國國君聽說樂羊親自和自己作戰,十分憤怒,他因此殺了樂舒,並將樂舒剁碎做成肉粥,派人送給樂羊。

按照常理,自己親兒子被人殺死剁成肉醬送到自己面前,一般人肯定當場悲痛欲絕。

然而樂羊卻不是,他鎮定的接過自己親兒子做成的肉粥,面不改色的吃了個精光。

當時魏國將士和中山國使者都很被震驚壞了:這是什麼人?

吃了自己親兒子的樂羊獲得了魏國君主的信任,得以率領魏軍大破中山國。

樂羊建立了巨大的軍功,但是他的結局並不美好。

魏國國君猜忌樂羊:連自己兒子的肉都能吃,這世上還有誰的肉他不會吃呢?

魏國人認為樂羊薄情寡義,心太狠,不能委以重任,因此,樂羊晚年坐了冷板凳,並未得志。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樂羊食子是一個令人我們現在人無法理解的行為。

但是,拿我們今人的道德標準衡量古人,有時候會有偏差。

古代社會父親對於兒子是有生殺予奪的權利的,即便是在儒家思想普及之前,血親觀念也是根深蒂固,並沒有本質區別。

戰國各國諸侯為了國家利益都把王子送給別國做人質,就是這種思想的體現。

所以,樂羊食子雖然有有些殘忍和不可思議,卻也未必就是樂羊絕對冷酷無情。

樂羊死後,他的一個後人也建立了巨大的功勛,名氣比樂羊還大,這個人就是攻克齊國七十餘座城市的樂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國 的精彩文章:

戰國5大古文物,你見過幾個?圖3就被稱為絕世國寶

TAG: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