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絲綢之路上,為何絲綢漸漸消失了,這都因為一個女人

絲綢之路上,為何絲綢漸漸消失了,這都因為一個女人

張騫鑿空西域,往來商道一通,中原貨物大量流出,有漆器、金銀、銅、竹器、瓷器、珍珠母、樟腦、肉桂、明礬等等。但這條商路還是叫「絲綢之路」,可見絲綢的獨特性及吸引力。

絲綢之路上,為何絲綢漸漸消失了,這都因為一個女人

單算纖維長度,蠶絲是最長的,最長可達一千米。韌性、纖細度、光澤度都是紡織材料中最好的。在羅馬人還在雙腿套著皮具揉搓亞麻,用埴輪將羊毛捻成絲線時,遠在東方的中國人,已經「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了。可以想見這種輕薄驚喜的織物對羅馬人的吸引力。

絲綢之路上,為何絲綢漸漸消失了,這都因為一個女人

羅馬貴婦一度以身著絲綢織物為時尚,絲毫不在意即便身著多層,她們的胴體依舊若隱若現。她們不會在乎,這是時尚,這是財富,當時一磅好的綢料(約10尺)值12兩黃金,並非所有人都可以穿在身上,既如此,裸露算得了什麼。

若說真的有什麼,貿易逆差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絲綢大量入境,直接後果是羅馬帝國黃金外流,導致帝國陷入通貨緊縮的泥淖。作為應對,帝國不得不明令禁止穿戴絲綢。但崇尚絲綢之風屢禁不止。

但很遺憾,羅馬人因購買絲綢而流失的大量財富,其實並沒有多少落到中國人手裡。以唐代為例,絲綢運抵東羅馬都城君士坦丁堡時,價格等同黃金;然而在高昌,每斤生絲僅相當於4錢黃金。

絲綢之路上,為何絲綢漸漸消失了,這都因為一個女人

大部分錢,讓西域商人和安息人賺走了。西域商人帶著貨品從長安或洛陽出發,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到西州時,就將絲綢價格上漲了數倍,再往西去,則要給安息人繳納一大筆過境關稅,貨品大部分在安息帝國境內完成交易,再由安息商人販賣到羅馬去。整個過程中,絲綢的原產地賺得最少。

絲綢之路上,為何絲綢漸漸消失了,這都因為一個女人

有安息帝國橫亘於東西之間,絲綢最大的消費市場和生產地沒有了直接接觸的機會。公元前六世紀,波斯人從伊朗南部迅速擴張,西到愛琴海岸,並征服埃及,東到喜馬拉雅山脈。這個依靠軍事和商業屹立不倒的帝國,文化上和希臘人有相通之處,波斯的年輕人從小閱讀《荷馬史詩》,「唱頌索福克勒斯和尤里庇德斯的悲劇詩」。文化的同源性帶來了認同感,羅馬人大約也更願意同這個帝國做生意,畢竟信息和物流成本更低。

絲綢之路上,為何絲綢漸漸消失了,這都因為一個女人

或許也正因為有這樣的帝國存在,漢人和羅馬人各自的史書中,對彼此的描述都非常失准。老普林尼的《自然史》中,提到了「賽里斯人」,書里對賽里斯人的描寫是這樣的,「這一民族以他們森林裡所產的羊毛而名震遐邇。他們向樹木噴水而沖刷下樹葉上的白色絨毛,然後再由他們的妻室來完成紡線和織布這兩道工序。由於在遙遠的地區有人完成了如此複雜的勞動,羅馬的貴婦人們才能夠穿上透明的衣衫而出現於大庭廣眾之中。」這些賽里斯人「身材超過了一般常人,長著紅頭髮,藍眼睛,聲音粗獷,不輕易與外來人交談」。

這些紅髮藍眼,從樹木上沖刷白色絨毛的人,當然也只可能是指漢人。這段記載明顯來自他人的轉述,白色絨毛就是蠶絲,用水沖刷大約指的是繅絲的過程。或許有西域商人觀察過生產工藝,但根本搞不清楚每一個步驟都有什麼意義。

絲綢之路上,為何絲綢漸漸消失了,這都因為一個女人

與之類似,《後漢書》對羅馬的記載也並不準確。大秦國,一名犁犍,因為在海的西面,又叫海西國。幅員八千里,有四百多座城市,國都方圓四百里,城內有五座宮殿,以水晶做柱。此地盛產金銀珠寶,人種高大,體型健碩,容貌端正,頗類似中國人。這說的八成不是羅馬人。凱撒征服高盧時,這些矮小黝黑的地中海居民可沒少受高大英俊的高盧勇士的嘲笑。

兩個彼此並不了解的文明,通過絲綢聯繫在了一起,可見絲綢的魔力。但當雙方不再需要就絲綢進行貿易時,隔閡也就加深了。絲綢的生產工藝是如何流出境外的?還是和漢朝對西域的經營和絲綢之路脫不開關係。

絲綢之路上,為何絲綢漸漸消失了,這都因為一個女人

漢朝經營西域,也沒少拿絲綢來誘惑各國國主們,如匈奴單于、閼氏王后來朝賀時,漢庭就饋贈絲綢達萬匹之多。知道了絲綢的好,就難免動心思。《大唐西域記》記載,瞿薩旦那國主求親於東國,和東國某個公主訂了婚。結親時請求公主帶蠶種來,日後好天天穿綢緞衣裳。公主一聽,覺得有理,就偷偷將蠶種藏在帽絮里,過關防時也沒有被發現,于闐地區就有了養蠶繅絲之事。

絲綢之路上,為何絲綢漸漸消失了,這都因為一個女人

之後,這項技術不知從何途徑傳入了薩珊波斯,在波斯境內完成了工藝改革,竟又賣回到中國境內,圖案紋樣多有借鑒。唐代前期的絲織品裝飾主紋中,有很多帶翼的動物,如帶翼的獅、鹿等。這是典型的薩珊和粟特器物紋樣。在裝飾的布局上,薩珊波斯的裝飾中喜歡用聯珠紋,將圖案做成很規整的「徽章式紋樣」。唐代前期的絲織品裝飾多套用這種裝飾手段,在此基礎上,逐漸發展出纏枝花和蔓草,將波斯風格中國化。

自此,雖然中國絲綢依然風靡世界十個世紀,但「瓷器國」漸響,「絲國」少有人聞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