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動化將使8億人失業,機器人將取代你的工作!

自動化將使8億人失業,機器人將取代你的工作!

最近常有一些聳人聽聞的新聞標題,諸如:「自動化將使8億人失業」,「機器人將取代你的工作」,「我們將為機器人工作嗎?」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領域每取得一個進步,人們對於就業前景的預計就愈發悲觀。但早在幾十年前,波蘭尼悖論(Polanyi』s Paradox)就已經證明,這種憂慮是多餘的。

1966年,牛津大學著名學者邁克爾·波蘭尼(Michael Polanyi)闡明了機器在某些特定領域擁有明顯優勢,而在另一些領域難以逾越人類。他通過評估人類能力,總結道:「我們實際知道的要比我們所能言傳的多。」換句話說,即便人類很擅長做某件事,卻無法將具體的做法言之其詳。正如我們無法明確表達該如何寫詩、如何進行籃球運球,我們也幾乎不可能編出對應的程序教會機器怎樣做這些事。

基於波蘭尼悖論,我們可以作出這樣的合理推測:在很多層面上,人工智慧和自動化產業的最新發展將不斷重塑勞動力市場的格局,淘汰某些崗位,並創造出一些現在無法想像的新工種,但它們並不會取代人類。

比如,美聯社引進人工智慧,運用模板創作了大量的企業報道和賽事簡訊,文筆雖不出眾,但也在及格線以上。細究一下,我們會發現機器所從事的都是一些記者們避之不及的重複勞動,新技術給了他們更多的時間外出當面採訪 ,更深入地報道時事。

人工智慧領域的重大進展,如IBM Watson以及它在醫療數據分析方面的成功,引發了人們的憂慮,擔心人工智慧的影響會超過以往的自動化浪潮,也許很快就將取代需要更多技能和培訓的工作。

20世紀80年代出現了電子表格軟體,當時人們便普遍預測大批會計將要失業。而事實上,美國的會計和審計從業人數從1985年的110萬上升到2016年的140萬。新技術擴展了會計師的工作範圍,並對他們的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技術的發展致使人們追求更大的獲益,這就是生產力提高所帶來的一種重要副產品。

在引入自動化後,對類似煤礦工人這種傳統工種的需求量確實會大幅減少。隨著就業市場的不斷迭代,在當今美國,網站設計師的數量毫無疑問已經超過了煤礦工人。

人們對被自動化搶去生計的恐懼由來已久,但認為人類徹底輸給機器的論調是站不住腳的。與其杞人憂天擔心機器人是否會主宰人類,不如將精力投注於如何掌控機器人、開發人工智慧和其它新技術上,以求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增加新的就業機會,共創美好未來。原創/焦廣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工智慧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2020年中國這個地方的人工智慧要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TAG:人工智慧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