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啟功先生對篆隸和楷行的觀點

啟功先生對篆隸和楷行的觀點

啟功先生曾不止一次在公眾場合說:『余學書僅能作真草行書,不能篆隸。「而我們在啟功先生的傳世作品中也從沒有見到篆隸的影子,當然這也並不是說先生不能篆隸,相信即便不喜歡但為了探究學術,先生還是會臨摹幾筆的,只不過在成型的作品中難以一見罷了,畢竟不是自己的強項嘛。

先生有一首詩頗能說明他的態度,」少談魏碑怕徒勞,簡牘摩挲未幾遭。豈獨甘卑愛唐宋,半生師筆不師刀。「這首詩說明了啟功先生並不認為篆隸、魏碑、簡牘有多麼重要,甚至怕在篆隸魏碑簡牘學術沙漠中浪費了寶貴的時間,最後一句更是直白,半生師筆不師刀,半生都在學習帖學而不學碑刻。

我們當然知道,先生對碑刻的研究也是具有極高水平的,上述觀點其實也是基於先生對碑刻的深入研究得出的,晚晴以及民國,在康南海和包世臣的影響下,書壇出現了輕帖重碑的風潮,而啟功先生大概正是基於擔憂這種現象成為主流才提出自己觀點的,因為畢竟文字的功能首先是記錄和容易辨識,從這一點上啟功先生的認識還是對的,但如果上升到純粹書法藝術角度層面上來解構的話,啟功先生的觀點又是不對的了,因為楷書和行書雖然爽眼易辨識,但是嚴格規範的線條結構又嚴重製約了不羈瀟洒的張力表現,這對欣賞方面是一個很大的缺憾,雖然碑學大家們多數是篆隸比行草寫的好,在作品上的署款大多不如內容水平高,譬如鄧石如、錢十蘭、黃小松等,但這並不能因此就輕視碑學,只能說上述幾人偏科而已,康南海跟包世臣尹秉壽吳昌碩齊白石等大家就做的很好嘛!

截止今日,文字書寫功能隨著電腦的興起已經變得不再那麼重要,書法也慢慢上升到了純粹欣賞的層面,在這個層面上,啟功先生的重帖輕碑思想顯然是有點不合時宜了,相信先生如果在世的話也會有同感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道書院藝術 的精彩文章: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

TAG:中道書院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