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珍珠港事件之後,日本為何在遠東戰場失敗的那麼快?

珍珠港事件之後,日本為何在遠東戰場失敗的那麼快?

文|北冥有魚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軍偷襲美軍在珍珠港的海軍基地,該事件被稱為珍珠港事件,也直接導致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也因此捲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自此之後,日本在太平洋遠東戰場上漸走下坡路,節節敗退。


戰爭爆發緣由

二戰期間,日本南下進攻的行動直接威脅到了美國在太平洋的利益和特權,於是美國政府採取了一些經濟制裁措施。如凍結日本在美國的資產、實行全面石油禁運等,這樣,日美矛盾就日益尖銳起來。美國為了保衛其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的既得利益,以珍珠港為主要基地和活動中心,組建了一支上百艘的龐大艦隊。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軍對珍珠港進行偷襲,這次偷襲在戰術上非常成功,但在戰略上卻非常失敗。正是因為珍珠港事件,被激怒的美國——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軍事強國加入了戰爭。

珍珠港事件之後,日本為何在遠東戰場失敗的那麼快?

日本偷襲珍珠港


實力懸殊

美日國力懸殊是不爭的事實。在各國紛紛交戰之際,美國「獨善其身」,自己搞經濟,使得其國力迅速增強。以鋼產量和軍艦為例,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年產鋼580萬噸,美國產鋼3300多萬噸。1941-1945年日本共生產了航母17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63艘、潛艇147艘;同一時期美國生產了航母131艘,其中主力航母40艘、戰列艦10艘、48艘、驅逐艦355艘、護衛艦498艘、潛艇203艘,國力差距不言而喻。

珍珠港事件之後,日本為何在遠東戰場失敗的那麼快?

美軍後備軍艦港口


思想僵化教條

日本在之前和中國、俄國的戰爭勝利來得有點太容易,形成了許多奇怪的觀點。日本自以為自己是太陽之子,能夠一直一戰一勝。儘管後來有一些人意識到了,但是因為沒有類似蘇芬戰爭這樣足夠讓人清醒的失敗,一直得不到扭轉。而美國是個實用主義很盛行的國家,犯錯後吸收教訓很快,此消彼長就逐漸拉開差距。

珍珠港以後的半年裡,日本海軍在馬來海戰、爪哇海戰、菲律賓登陸、蘇門答臘海戰等一系列戰役中所向披靡,連戰告捷。珊瑚海戰役,雖然沒能達成在大洋洲建立立足點的戰略目的,但戰術上仍然取得了勝利。到這兒為止是日軍的完全優勢期,海戰無往不勝,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天下無敵。

接下來的半年是互有勝負的均勢期,中途島海戰吃了虧,索羅門群島登陸受挫,南太平洋海戰擊沉擊傷美軍最後的航母,讓美軍一時無航母可用,日軍還有五艘。不過日本海軍的武運也就到此為止了。

1943年,開戰後美國開始建造的新航母一艘接一艘下水,隨之而來的就是日軍的節節敗退。馬里亞納海戰,日軍集結了以9艘航母為核心的艦隊,企圖一搏,被美軍15艘航母外加日軍一倍以上規模的護航艦隊擊敗。最後在萊特灣海戰中美軍拿出了史無前例的大艦隊:30多艘航母、1700架艦載機、海量護航艦隻,鋪天蓋地地衝過去把聯合艦隊送進了歷史裡。

體制不良

日本的改革其實並不徹底,明治維新的遺存到二戰時期已經被日本天皇和軍國主義所覆蓋。在素質良好的維新元老紛紛凋零後,體制問題開始暴露出來,嚴重阻礙了日本的進步。山本權兵衛搞了一些有利於獨裁的制度,被認為是軍國主義鼻祖。

二戰前日本是君主立憲制,有議會制特徵,但是帝國議會對天皇並無實質約束力,內閣對天皇負責。二戰爆發後,軍部逐漸取得全部權力,議會更是被解散。崇尚武力和軍事擴張,將窮兵黷武和侵略擴張作為立國之本,把國家完全置於軍事控制之下,使政治、經濟、文教等國家生活的各個方面均服務於擴軍備戰和對外戰爭的思想和政治制度,這種體制下引導的戰爭,怎能不敗?

珍珠港事件之後,日本為何在遠東戰場失敗的那麼快?

根植在孩子心中的軍國主義教育圖

參考文獻

孟慶龍:《珍珠港事件的餘聲與美日關係》

謝耀輝:《日本太平洋戰爭失敗原因研究——以戰時經濟為中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