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非洲文明特徵評述

古代非洲文明特徵評述

古代非洲文明特徵評述

非洲地圖

非洲的全稱是阿非利加洲,來自於拉丁文「陽光灼熱之地」。

非洲地處東半球的西南部,北部是地中海的南岸,東北部以蘇伊士運河和紅海與亞洲相交,西邊是大西洋,東瀕印度洋,非洲的面積為3020萬平方公里(另一種說法是3029萬平方公里),有人認為它是次於亞洲的世界第二大洲,其實它小於美洲總面積,美洲總面積為4200多萬平方公里,非洲應當說是世界第三大洲,它的面積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大約在非洲大陸三分之一的北方,橫亘著世界最大沙漠撒哈拉大沙漠。撒哈拉沙漠把非洲分為兩大部分,北方是北部非洲,主要有埃及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之一。沙漠之南,由於居民主要是非洲黑色人種,所以稱為黑非洲截止20世紀90年代,非洲人口大約有18億。非洲並不是人種複雜的地區但是民族眾多,國家也多。黑色人種佔總人口約三分之二,主要是蘇丹尼格羅人與班圖尼格羅人。其餘的主要人種歐羅巴人與混血人,其次是衣索比亞人,蒙古人,俾格米人和科伊桑人。

非洲是世界上最早文明的起源地,這是由非洲的地理條件所決定的,其他各大洲無法與其相比。非洲是人類的故鄉,科學家對人類DNA分析的結果表明,人類祖先源出非洲,大約150萬年前,非洲智人從坦尚尼亞的奧杜瓦峽谷走出,這是東非大草原。1989年西方著名考古學家瑟斯頓·肖指出地球人的祖先是一位非洲女性:「夏娃是個非洲人」。

人類在非洲起源的根據在於,非洲發現了最為全面的人類形成化石系列,排列成為人類形成的歷史鏈條:古猿──森林古猿──拉瑪古猿──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現代人。從中可以看出從猿到人的每一步,這是無懈可擊的有力證據。作為一個有爭議的學術問題,我們也必須指出,雖然非洲古人類發現最為全面,但並不意味著非洲是人類起源的地唯一地點,人類也正在著多元起源的可能性。

同時非洲也是最早走出冰川時代的地區,地球變暖非洲首先迎來和煦的陽光,所以恰恰是今日的撒哈拉沙漠人類最早文明的起源地。在撒哈拉沙漠深處,法國考古學家亨利·洛特發現了大量的岩畫與雕刻,這是一幅美妙的農牧業生產的圖卷,畫面中已經出現了今天非洲人所居住的圓形草屋,農夫們在開墾種植土地,牧人們放牧牲畜,從阿爾及利亞西部到利比亞、埃及、蘇丹的沙漠都有這些岩畫,說明這一地區在冰川退去後,森林茂密,雨水充足,非洲人在這裡開始了農牧業生產,這一生產要早於北非的埃及與西亞地區至少2000年以上。直到大約10000年前,冰川向歐洲北部退去,烈日下的撒哈拉地區土地嚴重風化,大沙漠才會出現。而非洲文明分化為沙漠南北兩大部分,尤其是南部非洲人民在艱苦的條件下延續了非洲文明。

非洲岩畫1

非洲岩畫2

習慣上把非洲地理分為5個大的部分即北部非洲、西部非洲、東部非洲、南部非洲與中部非洲:北非7個國家地區,包括埃及、蘇丹、利比亞、突尼西亞、西撒哈拉、阿爾及利亞與摩洛哥王國,此外,也應當把亞速爾群島與馬德拉群島劃入北非,北非民族多信仰伊斯蘭教,與西亞國家合稱伊斯蘭世界。北非有三個國家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與摩洛哥,因歷史上與歐洲有密切聯繫,被人稱為「馬格里布國家」即「非洲的西方」之意。西非19個國家地區,包括毛里塔里亞、維德角、塞內加爾、甘比亞、幾內亞比索、幾內亞、獅子山、賴比瑞亞、馬里、布吉納法索、象牙海岸、迦納、多哥、貝南、尼日、奈及利亞、喀麥隆、赤道幾內亞、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西非國家多數人口為操蘇丹語的黑人,另外有少量的阿拉伯人。中非5國,包括查德、中非共和國、加彭、剛果與民主剛果,中非民族多為操班圖語的黑人。東非10國包括衣索比亞、厄里特里亞、吉布地、索馬利亞、肯亞、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坦尚尼亞與塞席爾;南部非洲有15個國家地區,包括安哥拉、尚比亞、辛巴威、馬拉維、莫三比克、波札那、納米比亞、南非共和國、史瓦濟蘭、賴索托、馬達加斯加、模里西斯、葛摩、留尼汪與聖赫勒拿。南部非洲人口中,操班圖語的黑人佔85%,歐洲白人佔5%,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的佔9%左右。

非洲的氣候是非洲歷史文明形成的一個重要條件,非洲地處赤道兩邊,大部分地區太陽直射,氣候炎熱,平均氣溫在攝氏20度以上。非洲大陸雖然以乾旱少雨著稱,但是在赤道兩側的降雨帶又是世界上降雨量最高的地區,年降雨量高達1500毫米以上。當雨季到來時,大雨傾盆,沖刷著原本乾燥的大地,洪水狂暴瀉下。這裡的土壤是熱帶土壤,風化嚴重,土地肥力不易保持,當受到雨水沖刷時,往往流失。這樣,非洲農業一直沒有過渡到深耕,在歐亞大陸已經普遍採用了重犁深耕的農業時代,非洲一直處於鋤耕階段。而且為了保護易於流失肥力的土地,非洲不得不採用休耕。徹底的休耕極大地限制了農業發展。農業不發達,糧食供給不充足,使非洲長期不能解決基本生活問題。非洲大陸上河流眾多,水流量很大,水力資源豐富,這是非洲得天獨厚的條件。但是由於非洲地勢東高西低,高原相當多,河流不能形成大的沖積平原,這就沒有發展農業的條件。東非高原上的尼羅河在下游才可能形成大的平原。而同在這裡發源的剛果河,從賈富塔賈隆高原上發源的奈及利亞河、塞內加爾河等,則流淌在崎嶇不平的斷裂地層上,沿途多瀑布,飛流直下,宜於水力發電,而不宜於灌溉。與亞洲的兩河流域,中國的長江黃河相比,發展農業有一定困難。而在其餘的時間,有的地區如東非等地,乾旱成災。非洲的農業條件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是較為艱苦的,這對非洲特別是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的農業發展造成阻礙。非洲氣候炎熱,疾病容易流行,對於居民身體造成一定危害,影響居民長期定居與集中居住,這是文明發展中的一些不利條件。

班圖尼格羅人

南部非洲佔有非洲土地的三分之二,是非洲大陸的腹地,這也是某些歐洲人所說的「黑暗大陸的心臟」。這種說法含有明顯的民族主義觀念與民族歧視色彩,是應當受到批評的。居住在這裡的主要是黑色人種,撒哈拉沙漠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區,西非幾內亞沿岸與衣索比亞高原上是蘇丹尼格羅人種,他們身材較高,頭髮呈捲曲狀,膚色黑。他們分為多個民族,如約魯巴人,富爾貝人,阿散蒂人與曼丁戈人等。班圖尼格羅人是非洲最大的種族之一,他們歷史上曾經居住於西非,後來向全非洲遷移,推動了非洲文明的前進。

俾格米人

中非地區生活著俾格米人,他們身材矮小,曾經長期生活在非洲雨林的深處,現在他們遍佈於中非地區的8個國家之中。在北非地區與大沙漠中,則有阿拉伯人與柏柏爾人,他們是外來的歐洲與西亞種族,只是從古代已經來到非洲,所以有的書中也將這些民族看作非洲原住民,這些民族也已經佔到了非洲總人口的近五分之一。非洲民族多樣化,據統計非洲的民族多達500多個,其語言更是複雜,有5000多種語言,甚至相鄰的村莊之間都有不同語言,可以說是世界語種最多的地區,各個民族與宗族之間風俗習性差異極大。

原創文章,轉載需顯要位置聲明

方漢文學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方漢文學術 的精彩文章:

TAG:方漢文學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