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正本清源:蜂膠功效早已有權威論證

正本清源:蜂膠功效早已有權威論證

受訪專家:呂澤田 (中國蜂產品協會蜂膠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2015 年1 月23 日,《人民日報》新浪微博發了一條主題為「別再輕信!騙人還很貴的8 種食物」的內容,其中指出「蜂膠功效尚未得到權威認證」。第二天,其微信公眾號也發了同樣的內容,引起熱議。3 年過去,這則報道仍被頻頻轉發和評論。截至記者發稿時,最近一次被微信公眾號轉發是在2018年1月22日。

網友:「說未得到權威認證,依據在哪」

這則報道稱:「(許多商人)吹噓蜂膠可以被用來『抗菌』『抗病毒』,甚至『調節免疫』『抗腫瘤』。事實上,蜂膠功效的研究多集中在動物或者細胞身上,針對人的功效在醫學上尚未得出明確結論。」

報道一經發出,網友紛紛表示「以後還是少買以下8 種保健品。」「都被誇大了……」「正常飲食的人根本不需要這些。」

然而也有網友提出異議。新浪網友「天涼好個秋___」表示:「蜂膠的免疫調節作用還是有的,我一個同事在我的建議下吃了蜂膠,好多年沒治好的蕁麻疹再沒犯過。」網友「翁小嗡嗡嗡」表示:「蜂膠,在《國家藥典》里被稱為『紫色黃金』,可以增強人的免疫力等。你說這些功效未得到證實,未免太……」網友「 甜甜圈OK」也提出疑問:「蜂膠功效尚未得到權威認證,合理依據在哪裡?蜂膠在2005 年就被列入《國家藥典》,成為法定中藥。」

正本清源:蜂膠功效早已有權威論證

官媒和藥典有分歧,該以哪個為準

藥典里的依據顯然被人們搬了出來。那麼問題來了:一邊是官媒,一邊是藥典,現在兩者說法出現分歧,該以哪個為準呢?

有關專家嚴正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是國家法典。如果認為藥典的蜂膠條目存在問題,應該按國家有關規定申請立項,靠科學研究結果和數據說話,最終由國家藥典委員會決定採納與否。」

那麼,藥典在收錄「蜂膠」這一條目時的依據又是什麼呢?「主要根據多年來國外對蜂膠藥理研究和臨床結果。」中國蜂產品協會蜂膠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呂澤田回答說,「相關的研究結果都是由國家藥典委員會專家委員審評確認的。藥典在確定一味中藥的功能時是非常嚴格的。」

針對「蜂膠功效在醫學上尚未得出明確結論」的說法,南京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夏朋濱回應稱:「蜂膠的使用歷史悠久,公元前300 年古希臘人就用蜂膠治療炎症。現代主要用於治療口腔潰瘍,病毒感染。蜂膠中的成分目前還沒有全部研究確定,但其使用相對安全。」

正本清源:蜂膠功效早已有權威論證

臨床和人體試食結果:蜂膠有17大保健功效

2005 年版藥典中蜂膠的功效為「抗菌消炎、調節免疫、抗氧化、加速組織癒合,可用於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輔助治療」。2010 和2015 年版藥典又肯定蜂膠的功效為「補虛弱,化濁脂,止消渴;外用解毒消腫,收斂生肌。用於體虛早衰,高脂血症,消渴;外治皮膚皸裂,燒燙傷」。

據了解,1996 至2018 年1 月,原衛生部(現國家衛計委)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已批准蜂膠類保健食品1328 件,經過人體試食試驗和動物實驗結果,已確認蜂膠共有17 項保健功能:免疫調節(增強免疫力)、抗突變、調節血糖(輔助降血糖)、對輻射危害有輔助保護功能、調節血脂(輔助降血脂)、清咽潤喉、抗疲勞(緩解體力疲勞)、改善睡眠、抗氧化、對化學性肝損傷有輔助保護作用、抑制腫瘤(輔助抑制腫瘤)、祛黃褐斑、改善胃腸道功能、減肥、潤腸通便、美容、延緩衰老。

《中醫大辭典》(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 年5 月出版)介紹得更為詳細:「(蜂膠)味微甘,性平。潤膚生肌,消炎止痛。主治口腔潰瘍、宮頸糜爛(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帶狀皰疹、牛皮屑、銀屑病、皮膚裂痛、雞眼、燒燙傷。製成酊劑或軟膏塗敷。體外試驗對鏈球菌、葡萄球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有擴張血管、降低血清三醯甘油和肝內總膽固醇及膽固醇酯的作用;此外,還有保肝和抗腫瘤的作用。」

蜂膠自古希臘至今,已被人們使用了兩千多年,但古代醫藥典籍未予收載,20 世紀70 年代以來才有較深入研究,並用於臨床。目前,中國知網收錄的以蜂膠為主題的研究文獻近5000篇。

正本清源:蜂膠功效早已有權威論證

嬰幼兒、孕婦不宜用,過敏者應慎用甚至停用

雖有諸多研究證明了蜂膠的功效,但並非人人適用。

有資料介紹,嬰幼兒服用蜂膠有促進生長發育的作用,但嬰幼兒抵抗力較低,服用蜂膠有可能不同程度地影響其免疫功能。

另有研究報告稱,孕婦食用蜂膠後,某些生物活性物質會刺激子宮,容易引起宮縮,不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

特別是嚴重過敏體質者應慎用或停用蜂膠。並且蜂膠不能和茶一起服用;在服用其他藥物時,應間隔半小時。

呂澤田介紹說,少數過敏體質者食用蜂膠後,可能會出現過敏反應。主要表現為在腋窩、手臂、前胸等處會出現紅色密集型皮疹,有刺癢感。「所以,初次外用蜂膠時要先做皮試,也就是取少量蜂膠產品,塗在手腕內側或耳根後,如在24 小時內出現紅腫、燒灼感或癢感,就屬於蜂膠過敏體質。」

正本清源:蜂膠功效早已有權威論證

呂澤田建議:「對外用蜂膠過敏的人也就更不宜內服蜂膠。為安全起見,首次服用蜂膠應從極小量開始,逐漸增加至常用量。以服用蜂膠軟膠囊為例,開始每次服用1 粒,如無過敏反應,可增加到每次2~3 粒,每日2~3 次。一旦出現過敏反應,應立即停用。停用後3~7 天,過敏癥狀會逐漸消失。也可用1%~2%碳酸氫鈉(小蘇打)溶液沖洗局部皮膚,然後用氧化鋅糊膏或強的鬆軟膏塗敷,不久可愈。過敏嚴重者,應到醫院進行治療。」另外,還有一些看似過敏的現象實質上是一種好轉反應,是體質改善的信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健時報 的精彩文章:

孩子臀紋不對稱就是髖關節發育不良嗎

TAG:保健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