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強東尋祖找出來的族譜,到底靠不靠譜

劉強東尋祖找出來的族譜,到底靠不靠譜

2018年伊始,出生在江蘇宿遷的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發布了一則尋祖公告,令遠在千里之外的湖南湘潭縣一下子「沸騰」了。公告只發出了一天,就有人曬出一份湘潭純塘劉氏五修族譜,同時傳出劉強東要找的祠堂位於湘潭縣花石鎮。誰曾想,半個多月過去了,兩支尋祖的主力隊伍在幫劉強東尋祖過程中,鬧出分歧,互相「掐架」,令尋祖行動暫時陷入停滯。

話說回來,即便真找到了族譜,東哥是不是真的就可以尋到老祖宗呢?恐怕……也不一定。

劉強東 視覺中國 資料圖

從袁世凱與孔祥熙說起

先說兩個近代名人的故事。

第一個是關於袁世凱的。這位民國大總統偏要帝制自為,登基做個「中華帝國洪憲皇帝」,其身邊自然不乏趨炎附勢之徒。其中就有一位廣東東莞人張伯楨(字滄海),擔任司法部監獄司僉事。袁世凱要當皇帝,張伯楨也想做點微小的貢獻,於是撰(biān)寫(zào)了一本《袁氏世系》,這本書的題冊寫道:「袁氏四世三公,振興關中,奄有河北,南移海隅,止於三水、東莞,清代北轉項城。今日正位燕京,食舊德也。名德之後必有達人。」不但把袁世凱和漢代袁紹都扯上,還為袁大總統認了一位明代祖宗——抗清(後金)名將袁崇煥。雖然《袁氏世系》連袁崇煥的祖父葬在哪裡這一基本事實都搞錯,破綻一望既知;袁世凱看到這本書還是非常興奮,準備尊祀袁崇煥為「肇祖原皇帝」。時人就諷刺曰,「糊塗最是張滄海,亂替人家認祖宗」。

袁世凱

袁崇煥

另一個與稍後的孔祥熙有關。有道是「蔣家天下陳家黨,宋氏姐妹孔家財」,作為蔣介石的連襟,孔祥熙地位顯赫,是國民政府炙手可熱的人物。1930 年,孔子嫡裔孔德成決定重修自乾隆年間就失修的族譜《孔子世家譜》。孔祥熙聞信,立即大筆一揮,資助1000大洋。當時路邊社就有傳聞,他原本不是曲阜孔族(乾隆孔家族譜沒有孔祥熙祖先的名字),他找了曲阜近支孔祥勉疏通,說他的祖先來自曲阜紙坊村,明代逃荒到山西,在那裡安家落戶。結果在民國新成的孔家族譜里,孔祥熙就赫然成了「大成至聖先師」的第75代孫。

《孔子世家譜》

那麼,令袁世凱與孔祥熙這樣的政壇大佬著迷的族譜究竟是何物呢?

現存的族譜,通常要包含這樣一些內容:一、譜序;二、凡例和譜論;三、先世考與遺像、像贊(先世考就是考述本姓來源、本族的歷史淵源以及始祖、世派的分支遷徙情況);四、恩榮錄(歷代皇帝和政府給家族成員的表揚);五、族規;六、祠堂、墳塋;七、世系(表示家族血緣傳承的情況。有兩種形式:世系傳錄或世系表,前者以生平簡介表達,後者以圖表表達);八、傳記(僅限於極少數優秀或捐款多的家族成員);九、仕宦錄(家族成員登科和做官者的名單);十、族產及其契據文書;十一、家禮(家族內的祭祖禮儀);十二、藝文與名跡錄;十三、字輩譜與領譜字型大小。

其中最重要的自然就是「世系」這一項。中華既有五千年的歷史,今人世系自然源遠流長。譬如當代(2005年)編撰的《彭城衍派劉氏族譜》就把福建莆田、漳州劉氏的祖宗追溯到黃帝,認帝堯為遠祖,春秋晉國大夫士會為60世祖,漢高祖劉邦為76世祖。接下來79世祖為劉發,109世祖是劉韶——莆田涵江「開基(一世)祖」,傳到現代已經是「第二十七世六兄弟各社始祖」了。如此洋洋洒洒煌煌萬言,「會千萬人於一家,統千百世於一人」,實在是蔚然壯觀,堪稱一份宣布家族成員在宗族內的身份、等級的「資格證書」。

《彭城衍派劉氏族譜》中的世系(局部)

門第的誘惑

實際上,族譜在中國歷史上早已有之。據《隋書?經籍志》記載,早在周代,史官就「定世系,辨昭穆」,這可以看作是古代譜牒的起源。只不過秦統一六國,焚書坑儒,周代的譜牒檔案和其他書籍一樣遭到毀滅性的打擊,致使六國舊貴族的後代「失其本系」,難辨昭穆,只有司馬遷在《史記》里為上古三代的君主與春秋十二諸侯留下了一份世系表。

秦失其鹿。漢高祖劉邦以布衣得天下,連自己的上古姓氏都搞不清,《史記》也只好含糊說了一句「姓劉氏」。司馬遷這樣寫法,在「姓以別婚姻,氏以別貴賤」,兩者截然有別的春秋時期肯定是要被當成笑話的。

修訂族譜的譜牒學登上歷史舞台,其實是魏晉之後的事情,「九品中正制」實行之後,逐漸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士)族」的局面。家世門第成為品評人物、選取官員的惟一標準。沒有高官家族背景的寒素就很難擠入官僚隊伍,而高官的子弟取高官厚祿則如探囊取物。高門大姓的傲慢一直持續了幾百年,甚至皇室與士族聯姻,仍舊要看後者臉色,唐文宗還曾為之憤憤不平——「民間聯姻只注重舊日的門第,我李家已經做了二百年天子,難道還不如崔家、盧家」!(民間修婚姻,不計官品而上閥閱。我家二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這裡提到的(博陵)崔家,是唐中葉門望最高的士族,《西廂記》里的崔鶯鶯就是出身這個家族,張生只是一個布衣書生,要討她做老婆,如果用當時人的眼光看,還真有點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的意味。劇中的相國夫人答應只要張生考中功名便允許成婚,實際上已經是劇作者對國人喜歡大團圓結局的妥協了。就算這點,現實里也不太可能。

《西廂記》

門第既然如此重要,偽造家譜自然就有了市場。梁武帝時,尚書令沈約在給皇帝的上書中曾經提到,當時有錢人往往行賄以求變更譜牒,大概花一萬錢左右就可以換個士族身份。正是為了防止寒素利用偽造出身的辦法混入士族階層,魏晉南北朝時家譜之學大盛。

「人尚譜系之學,家藏譜系之書」是當時社會上的普遍現象。東晉時賈弼編寫江南18州、116郡各族的譜系,共有712卷之多,賈家世傳編譜之學。南齊時,寒素王泰寶就向當時的譜學名家賈淵行賄,買襲琅琊王氏譜,企圖混入當時江左第一高門琅琊王氏的家譜中。王謝堂上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哪是這麼容易的!王氏成員、尚書令王晏察覺告發此事,賈淵被捕入獄,差點丟了性命。劉宋、南齊時也有很多人編寫《百家譜》,記錄各世家大族的源流。南梁時朝廷還專門成立譜局,從事編訂族譜、家譜的工作,以此作為選取官員的依據。

即便如此,還是擋不住族譜的偽造——如果主使者是皇帝的話。南齊、南梁兩代王朝君主都出自南蘭陵(今江蘇常州)蕭氏。這一家族興起於南朝中後期,是典型的「晚出門戶」,原本門第不高。這令蕭氏統治者深感羞愧。於是,他們在取得齊、梁二代統治地位後,不斷修訂、美化自己家族的世系,將自己變成了西漢「相國(蕭)何之後」。這就是公然作假了,查考《漢書?蕭何傳》,載其「沛人也」,同書《蕭望之傳》,則載其「東海蘭陵人也,徙杜陵。」可見蕭何與擔任過御史大夫的蕭望之根本不是一家人,齊、梁官方聲稱蕭望之為蕭何六世孫,毫無依據。後來《南史》的作者李延壽就明確指出這種說法「便乖實錄」,根本不追述蘭陵蕭氏的「光輝」歷史。這也只能怪當年奉旨造假之人,露出的馬腳過於明顯了。

《南史》

「上古乃無百姓乎」

到了唐末五代時期,門閥制度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大批舊士族成員死於戰亂。所謂「天街踏遍公卿骨」,就是當時情況的真實寫照。「唐末五代之亂,亡失舊譜,上世次序不可復知」。五代時期,人們對自己的世系已經搞不清楚了。有人問後唐侍中郭崇韜,「汾陽王(指唐代名將郭子儀)是代北人,你祖居雁門,是他的後人嗎?」郭崇韜回答倒是坦率:「譜牒在戰亂中喪失了。曾聽父親說過,距汾陽王已經四代了。」可見郭崇韜當時已經無法確認自己是否郭子儀的後代了。甚至宋初的宰相中,范質、王溥的家世都只能推到他們的父親;魏仁浦幼時孤貧,史書上連他父親的名字也沒留下;「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趙普世系算是能推得比較長的,但也只是到曾祖父這一輩而已。換言之,五代人已經不知道唐代之前的祖先傳承了。

另一方面,宋代之後,隨著科舉制度的成熟,選官任職也與門第高低脫鉤,族譜逐漸從官府、從世家大族走向了普通百姓。平民追溯高貴的祖先,膽子恐怕更大。這在宋代已經是普遍現象,文天祥就曾認為,宋代家譜中「鑿鑿精實,百無一二」。就連歐陽修這樣的文化大家亦無法免俗。這位「醉翁」可謂譜牒學的一代宗師,號稱精密,然而他修自家的族譜就有問題。歐陽修將遠祖推到夏禹,中歷越王勾踐已經令人瞠目結舌,近世的世系竟也編得漏洞百出。南宋周密在《齊東野語》里就質疑,歐陽修先祖歐陽洵到五代孫歐陽琮,三百年僅得五世,平均六十餘歲一世;歐陽琮到歐陽修,一百四十五年,卻有十六世,平均不到十歲一世。這豈不太為難祖宗?

《齊東野語》

其實,雖然向來只有「子孫不肖」的說法,在族譜里將混得差的祖宗剔除無視倒也不稀奇。早在唐代,武則天就諷刺過這種奇景——「諸儒言氏族皆本炎黃之裔,則上古乃無百姓乎?」於是,在族譜里,歷史上的大奸大惡之人,如李林甫、秦檜之類,都成了無祖無父,無子無孫,是從哪兒出來的,就真不知道了。結果,天下孔姓,皆出於孔子,我們知道的春秋時期其他孔氏如孔達、孔寧、孔張、孔叔、孔虺都絕子絕孫;天下李姓,皆為隴西李氏,其餘諸李也變得無後。更不用說,如今十部福建的族譜,倒有九部說自己祖上來自河南光州固始,彷彿晚唐王審知入閩之前,這裡是無人區一樣……

白居易家譜重修譜序

就算是歷時2500餘年,傳約80世,以考訂嚴謹著稱的《孔子世家譜》細察之下也不無可推敲之處。如據史籍記載,孔融被曹操逮捕時,他年幼的兒子在邊上不慌不忙地說:「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結果孔融的兩個兒子最終都未倖免,與孔融一同被害。如果史籍記載無誤的話,《孔子世家譜》中關於孔融這一支的傳承就有些讓人看不懂了。相比之下,近世的孔祥熙是不是第75代孫倒是一個小問題了。

《孔子世家譜》尚且如此,其餘族譜的可靠程度自然不問可知。正因如此,史學家對譜牒資料的可靠性評價極低。明清之際的大儒黃宗羲說,「氏族之譜……大抵子孫粗讀書者為之,掇拾訛傳,不知考究,抵牾正史,徒詒嗤笑。」歷史學家譚其驤也認為,「天下最不可信之文籍,厥為譜牒。」其實,一個兩千年前就喊出「帝王將相寧有種乎」的民族,卻熱衷在族譜里攀附功勛顯赫的祖先,這本身或許就是樁咄咄怪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慶余年》要拍五年,但有陳道明在,感覺很放心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