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元豐通寶真的是個寶!市價100萬元以上,還有價無市!

元豐通寶真的是個寶!市價100萬元以上,還有價無市!

北宋元豐通寶創造距今3020年的歷史,作為錢幣排行榜之首,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景福殿庫(元豐庫),是元豐初的國家金庫。《宋史·食貨下一·會計》、洪邁《容齋隨筆·三筆·元豐庫》:「元豐初,乃更景福殿庫名。宋神宗經常激憤北狄強盛,慷慨然有收復幽燕的志向。於是命人在皇室府庫里另外設置一庫,親自撰寫四言詩:『五季失圖,獫狁孔熾。藝祖造邦,思有懲艾。爰設內府,基以募士。曾孫保之,敢忘厥志!』所有三十二倉庫,每個倉庫都貼上一個字,儲積都塞滿。又另外設置倉庫,自己再次賦詩二十字,分別貼在上面。詩句為:『每虔夕惕心,妄意遵遺業。顧予不武資,何日成戎捷。』」在這52座府庫里庫存了多少「元豐通寶」?今人難以估算其數。

元豐通寶折三鐵母

中國古代錢幣之一,北宋神宗趙頊,元豐年間(公元1078年~公元1085年)鑄造。有小平,折二錢和鐵錢。書體有篆書,行書,隸書三種,互成對錢。版別極其複雜,其中以背月小平錢,小平大字篆書,隸書比較少見,另有鐵錢,其中背「陝」者罕見。

另有元豐重寶為大珍,折五光背,篆書旋讀,為未發行的樣錢,僅有兩枚存世,市價100萬元以上,且有價無市。近年市麵坊間頻頻傳出的所謂「意外發現的「元豐重寶」無一例外皆為贗品。另外還有一枚特別罕見的元豐通寶,俗稱「乾坤元」。此元豐錢由其元字被設計成連緣接郭,象徵連天接地而得名,由此見證方孔圓錢的「天圓地方說」並不是無據可依,此錢元字超出了所有字體範疇的變化,為錢幣史上所未見之大膽設計,乃為元豐錢中一奇特大珍。

元豐通寶折三背」銅「鐵母

《宋會要輯稿·元豐鑄錢》:「鑄銅錢17監,鑄鐵錢9監(合計26個),年鑄錢量達五百九十四萬餘貫」(一貫為1000枚銅錢),其中「鑄銅錢五百零萬貫、鐵錢一百一十三萬餘貫」,居歷朝之首。據古錢幣專家研究,兩宋時期共鑄銅錢三至四億貫;北宋鑄銅錢最少的年份為30萬貫,唐朝鑄銅錢最多的年份為30萬貫;北宋每年平均鑄錢數額,超過唐代約20倍。民國十九年(1930),日本人入田整三根據4個地方出土的銅錢所作統計,在總數554714枚錢幣中,中國錢佔99.8%,在中國錢中,北宋錢又佔82.39%,居首位。1967年湖北黃石市西塞山出土窖藏,一次就古錢幣22萬斤,這是此地出土窖藏的第八次,其中宋錢占絕對多數。《中國錢幣大辭典》圖錄:「北宋錢4102種,南宋錢1746種,其中宋神宗鑄造『元豐通寶』小平銅錢401種,折二銅錢136種,小平鐵錢15種,折二鐵錢80種,合計632種。」

元豐通寶

元豐通寶雖然品種繁多,但仍有一些稀有品種廣受歷代泉家追捧。如2010年中國嘉德秋拍中,曾推出一枚元豐通寶折三篆書背「銅」鐵母(見圖)。該錢直徑3.1厘米,重9克,因錢譜無載,乃難覓之鐵母,故可躋身於北宋珍泉行列之中,最終在是次拍賣中以26.88萬元高價成交。據戎畋松考證:「『銅』字若指鑄地或錢監,極有可能是河東路威勝軍治所銅(今山西沁縣)。」當時河東路是銅鐵錢兩用區,且以小鐵錢為主,折二鐵錢亦可參與流通。又:秦鳳路渭州(今甘肅平涼)所轄華亭曾於元豐六年(1083)復置黃石河鑄冶務鑄銅錢,其錢監東北有銅城山。

元豐通寶

「譜錄上有『元豐通寶』背『銅』折二鐵錢存在,雖史料無明載,但實物可證之,現已知其鐵錢有行、篆兩種書體,且存量稀少。從錢文和形制看,這種鐵錢偏於弱小,風格氣息異於永興軍路、秦鳳路所鑄大鐵錢,亦與川爐所鑄有別,故可初定背「銅」鐵錢是河東路為解決「邊用匱闕」臨時所鑄的軍費錢。」圖示的篆書背「銅」鐵母錢為首次發現,對研究神宗元豐年間鐵錢監的增減情況及對錢監地名的考證認定,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藏天下 的精彩文章:

你喜歡把酒言歡,可酒桌文化不等同於酒器文化!

TAG:樂藏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