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2018年超市行業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分析 探索創新將持續

2018年超市行業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分析 探索創新將持續

超市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近年來,儘管受到多方面衝擊,但與其他實體零售業態相比,超市銷售額增速僅次於購物中心,遠高於百貨店、專業店。據商務部重點流通企業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超市銷售額增長為6.7%,僅比2015年下降了0.1個百分點。

圖表1:主要實體零售業態增長情況(單位:%)

資料來源:連鎖經營協會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不過,超市行業百強規模增長仍處於低位徘徊。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超市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統計,2016年超市百強企業銷售收入10916.95億元,同比增長3.32%;門店數量達到101689家,同比增長2.70%。

圖表2:2010-2017年超市行業百強規模(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商務部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3:2010-2017年超市行業百強門店數量情況(單位:家,%)

資料來源:商務部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可見,在競爭加劇、電商分流、人工成本攀升等消極影響因素逐漸被消化下,全渠道融合與業態升級並進釋放壓力,龍頭超市優勢凸顯,成為行業增長的主要驅動來源。

2016年超市榜單中,華潤萬家以1034.95億元的銷售額位列第一,同比下降5.4%,門店總數達到3224家;排在第二位的是大潤發,銷售額932.9億元,門店數為368家;沃爾瑪則排在第三位,銷售額766.98億元,門店數量為439家。聯華超市、永輝超市、家樂福、中石化易捷、步步高、物美商業、農工商超市為銷售額前十。

圖表4:中國快速消費品連鎖十強

資料來源:連鎖經營協會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超市行業未來趨勢分析

第一,構建線上線下融合新格局

近年來,超市門店受到網路零售巨大衝擊,經營一度陷入困難,而電商企業流量紅利消退,發展遇到瓶頸,加之消費訴求發生深刻變化,商超企業與網路電商正逐步從獨立、對抗走向融合、協作,深度融合是優勢互補、實現共贏的發展方向。

第二,多業態跨界協同趨勢明顯

單純依靠商品銷售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已無法適應市場需求,未來的零售行業將繼續朝多業態、多領域聚合式、協同化方向轉型。新零售時代,超市企業同樣將圍繞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展開,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

2017年被稱為「新零售」元年,各種零售新業態層出不窮。隨著2017年1月1日永輝新業態「超級物種」在福州大本營開業,傳統商超的創新之舉就此拉開。同時,阿里、京東等電商平台開始大規模向線下滲透,線下擴張常態化。在生存空間遭到擠壓後,傳統商超開始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進入了新一輪的調整與轉型。

圖表5:2017年零售行業新業態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第三,擴大生鮮規模

生鮮是集聚門店客流和人氣的商品品類,擴大生鮮規模被很多超市作為一種競爭戰略放在重要地位。同時,消費者對生鮮產品綠色、健康、安全、品質的追求為超市生鮮品牌化、精細化運營提供了基礎。

第四,重構智能高效供應鏈體系

作為連接生產與消費的流通環節,傳統商超企業對全供應鏈控制能力較弱,信息傳導響應不及時,供需錯配導致企業庫存高企、周轉率低、商品同質化等問題不斷加劇。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和數字化水平提高,重構消費主導、響應及時、快時尚化的供應鏈,實現產端、渠道和客戶一體化的效能提升,將成為我國超市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

第五,提升自有品牌比例

隨著中國連鎖超市競爭日趨激烈,商品銷售利差空間縮小,越來越多的超市企業選擇通過開發自有品牌提升利潤空間。對消費者來說,自有品牌產品價格更低;對超市企業來講,自有品牌商品除了吸引顧客,還可以省去品牌使用費用和中間供應環節,保證較高利潤。

第六,超市業態未來將進一步細分

形成以生鮮食品超市作為基本生活滿足型的主力業態,以大型綜合超市作為消費需求滿足型的主力業態,以倉儲式商場作為小型商店、集團採購作為滿足型的主力業態,以便利店作為服務滿足型主力業態,以專業、專賣店作為差異化個性需求滿足型主力業態等。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超市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頭條前瞻 的精彩文章:

TAG:頭條前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