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會跟女人聊天,是因為你不懂金星語

不會跟女人聊天,是因為你不懂金星語

--01--

自從《男人來自火星,

女人來自金星》火了之後,

人們好像真的開始相信:

女人來自金星,男人來自火星。

其實,這只是因為現實中,

彼此總是因為「語言不通」而矛盾不止。

假如女人只懂金星語,

男人只懂火星語,又沒有翻譯,

到底怎麼完成這舉步維艱的「星球交流」呢?

在讀書專欄里,看到一個經典的場景,

是生活中最典型的男女溝通畫面:

場景:

女人回到家裡,心情很不高興。

男人過來問:出什麼事了?

女人說:在單位里不開心,

跟同事又鬧彆扭了。

男人說:那你是不是考慮換個工作?

我幫你去找。

女人說:工作還好啦,

就是單位里有幾個三八婆,

天天背後說人壞話。

男人說:那就換個崗位?

我幫你找人,跟你們領導打個招呼?

女人說:不用啦,

我們那個女領導也不好說話,

脾氣怪怪的,八成更年期來了。

男人說:那需不需要我幫你們

約個保健醫生看看?

這樣也能改善你們上下級關係啊。

女人說:你這個人怎麼這麼討厭啊?

我跟你聊個天,你老是換話題幹嘛?

男人說:靠,老子一直幫你出主意,

該使的招都使了,你還想讓我怎麼樣!

「砰」男人把門一甩,跑掉了。

「嘩」,女人的淚水出來了:

我早就知道他不愛我了。

男人不能跟女人愉快地聊天,

應該是世界上最大的災難之一吧。

即使你在家以外的地方

混得風生水起,烈火噴油,

也很難彌補家裡男女之間

隔閡產生的失落和失敗感。

男人的世界,由家和家之外的世界組成,

家是這個世界的中心。

如果連這個世界都不再安靜和安全,

那他的第一反應一定是撒腿就跑。

成長的清道

--02--

其實不應該這樣的,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從生理學上來說,

當大腦在子宮中形成時,

荷爾蒙控制了神經網路設定的方式。

後來,到了青春期的時候,

這些荷爾蒙又再次拜訪大腦,

將它們早期所設的網路開關啟動起來。

打個比方,這就好比

在胎兒的時候就把照相的底片照好了,

但到了青春期的時候才把它沖洗出來。

男女的行為表現、思考方式

和情緒感覺都受到大腦的控制,

而大腦的結構和運作

又會受到荷爾蒙的影響。

由於男性和女性的荷爾蒙不一樣,

男性和女性在大腦結構上也有所差異,

所以他們的行為才會有所不同。

本質上來講,這都是性別基因決定的!

了解到了這些,你就更能理解

男女之間所表現出來的這種天生的差異:

首先,男性的大腦

比女性要略大一些,大約大4%。

所以,他們善於進行一些視覺,

空間想像,抽象能力等右腦專長的事情;

而女人擅長細微而精確的動作,

他們對細節把握比較到位。

這就能夠很好地解釋,

為什麼如果一個女人換了發行,

胖了瘦了,是不是真的沒有化妝,

辦公室的女同事一下就能洞察,

而男人們基本都在狀況之外。

也解釋了,為什麼很多女人很難

把車妥善地停進一個宇宙般大的車位,

但是卻能輕易地從男人的神色里

捕捉到他們的心理波動。

女人如此細緻、敏感,

就意味著男人需要把自己的觀察力

提升到同一量級,

才能與之愉快地聊到一起。

但是,愚鈍的男人們

可能在生理上就缺這一塊,

更可悲的是,

後天還沒有意識到這種天生的差異,

因而缺乏有效的學習和練習。

弗洛姆說:愛是一種需要去訓練的技藝。

沒有經過練習的粗糙的愛,

是無法細膩地傳遞出來的,

別人也無法清晰地感受到。

其次,女性對感覺更加敏感,

更擅長解讀面部表情,猜透別人的心思。

有一個實驗,在一家婦產科醫院,

研究人員收集了十秒鐘嬰兒的哭聲,

然後請媽媽們看這些片段,

但是他們把聲音關掉了,

媽媽們只能看到視覺信息。

大多數媽媽很快就能

辨認出孩子的不同情緒,

比如那些孩子是餓了還是疼了,

是生氣了還是累了,

爸爸們進行同樣的測試時,

表現就很糟,

能夠辨認出來

兩種以上情緒的爸爸還不到10%。

奶奶的表現都比爸爸好。

當然,奶奶們比爺爺更強。

輪到爺爺的時候,

很多爺爺連自己的孫子

或者是孫女都認不出來。

所以,你現在知道,

當你回到家,見到老婆,

說「沒事」的時候,

女人為什麼會揪著你反覆問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了吧?

不要試圖在女人面前撒謊,

她們很容易識破你的謊言,

你那點小伎倆,騙不了女人的。

他們天生敏銳的洞察力會讓你

細思極恐,不覺明歷。

清道夫

--03--

從進化學的角度來看,

很多線索都可以在人類演化過程中得到證明:

在人類社會發展早期,

男人女人分工很明確,

男人負責狩獵,女人負責採集。

男人的目標感強,

就是每次出門找到獵物並把他們帶回家,

所以他們能在曠野中一趴就是很久,

也不說話,就為了安靜地埋伏獵物。

他們會仔細地觀測獵物的方位,

距離,速度等信息,

然後伺機而動,成功率很高。

男人們就是天生擅長發現問題,

並解決問題。

只要看到問題,他們就戴上安全帽,

拿著工具箱,捋起袖子,打算幹活,

直到把問題徹底解決為止。

他們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獲得存在感和成就感。

就好像他們在遠古時代,

他們的自信和地位是建立在

把更多的獵物帶回家一樣。

所以,在上面的例子中,

男人只知道提供問題解決的辦法,

而不知道根本就沒有實際要解決的問題。

而男人提出問題解決方案的反應,

可能反而是在製造問題

(所以,上面例子中,女人說:「我跟你聊個天,你老是換話題幹嘛?」)。

但女人呢,由於分工的關係,

他們通常是結伴採摘。

快看,你那兒的蘑菇真多,

我這有好多野菜,

你那蘑菇不會有毒吧,

我這野菜可真新鮮……

我的蘑菇摘採得夠多了,

來,讓我來幫你摘野菜吧……

快來,我們都來先摘野菜吧……

女人們就這麼不停地交換信息,

不停地嘰嘰喳喳,一刻也不停地分享。

所以,女人們的存在感

建立在分享和拉家常上面。

他們是情感分享型的人,

只有感到自己能夠幫助別人,

他們才會覺得心裡踏實,有價值感。

據說,現代男人平均每天最多說7000個字,

而女人要說20000個字,

幾乎是男人的3倍。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男人覺得女人是話癆

——因為她們每天不說完

那20000個字就不痛快,

進化學決定了這一切。

因此,每次看到男人傻傻的,

他們總是忍不住上去幫忙。

他們最討厭自己一個人孤孤單單的感覺,

他們也不想要他們的男人

一個人孤單可憐沒人管。

這是一種天生的偉大的母性情懷啊!

所以,男人不用抱怨:

為什麼女人總是一件事情來回來去地說,

更加不用高屋建瓴、苦口婆心地

給正在訴苦的女人講你自以為是的人生道理。

--04--

至此,你已經有了一些生理學

和進化學的基本常識,

現在你就可以以一個更大的視角來審視

「怎樣愉快地跟女人聊天?」這個問題了。

這看起來是個非常宏大的問題,

其實也就兩件最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聽和說

你知道嗎?

男人在跟女人打交道的時候,需要了解:

女人通常需要的是傾聽而不是解答。

如果我們仔細梳理一下,

發現現代人連最基本的傾聽技巧

都沒有掌握好。

華盛頓大學心理學教授,

約翰戈特曼寫的《愛的博弈》中

揭示了很多現代人忽視的事實。

戈特曼教授從20世界70年代

就開始研究夫妻關係。

他專門建立了愛情實驗室,

在愛情實驗室里研究了3000多個美國家庭,

堪稱史上最大規模的家庭關係研究。

戈特曼在他的愛情實驗室里

通過分析數據發現,

在正常的人際交往中,

能夠全神貫注地傾聽對方講話的時間

只佔我們交流時間的30%左右,

也就是說,在70%的時間裡我們都在開小差。

你想,如果連交流的第一小步

——傾聽都做不好,

那就難怪我們的交流會有那麼多問題了。

開小差,還只是我們不會傾聽的一小部分。

成長中的

清道夫

心理學裡有一個「蔡格尼克效應」

(Zeigarnik effect)。

蔡格尼克(Bluma Wulfovna Zeigarnik)

是一位心理學家,

當她還在讀書的時候,

她發現威尼斯有一家咖啡館的服務員

可以不用紙筆,

就能記下客人冗長而複雜的點單。

蔡格尼克很好奇,

她就去採訪這些服務員。

她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這些服務員一下完單,

就想不起剛才的點單了。

蔡格尼克把這種現象稱為「蔡格尼克效應」,

意思是說我們對那些

沒有完成的事情記得更清楚。

你想像一下,

如果女人在你面前抱怨投訴的時候,

你卻突然離場,

阻隔了這種情緒的宣洩,

她是不是會一直心情低落,

並總是伺機跟你糾結,

直到她把自己所有的想法,情緒表達完全,

最好是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

她才會恢復心情。

這種「蔡格尼克效應」

在男女關係中的借鑒就是:

在伴侶之間爭吵並不要緊,

只要你能從頭到尾把對方的話聽完,

並且爭吵之後雙方能夠互相諒解,

那麼這段爭吵很快就會被忘記。

但如果你沒有把對方的委屈從頭到尾聽完,

衝突就沒有辦法被解決,

根據蔡格尼克效應,

這段不愉快的記憶會一直揮之不去,

就好像鞋子里進了沙子一樣時刻讓人不舒服。

所以,每次溝通,

一定至少讓女人把話說完,

把心理所有的委屈和情緒宣洩乾淨,

然後你再說話。

當然,更有技巧的傾聽是說,

要讓對方像感受春日喜雨、夏夜涼風,

感受北極的光、赤道的雪那樣——

宛若新鮮初見、靈魂洗禮一般地去聽。

聽的過程中,要有回應,

那樣顯得你走了心。

至於怎麼回應,

其實有一些簡單的「哦」「嗯」「啊」

「原來如此」「我也這麼覺得」

「是的」等等就行了,

關鍵是讓對方感受到

你在跟著她的節奏和感情走。

但又要注意不宜用力過猛:

你千萬不要讓女人覺得,

你有一種「聽君一席話,

就撥雲見日茅塞頓開」的感覺。

那通常很假,

擁有敏銳洞察力的女人一下就能

識破你的虛假套路。

其實,你的目的只是讓她

痛痛快快地說完那20000個字。

如此這般,才能有個愉快的happy ending。

--05--

至於怎麼說,這就更有講究了!

如果按照以上的傾聽邏輯進行,

那你的第一小步溝通應該是順暢的,

在你正式說之前一定要確認好,

你接下來說的話是有利於實現順暢溝通的。

首先,在提出解決方案之前,

每一方都要在聽完對方

關於這件事情的全部看法、感受和需求之後,

再複述一下對方的觀點,

直到完全理解對方的立場。

這是最難的環節。

因為男人女人們總是喜歡爭辯事實,

總是試圖要爭出來誰是誰非。

實施這一步,

實際上就是著名博弈論專家拉伯波特的理論:

如果你不能陳述對方的觀點並令其滿意,

就不要妄想說服對方解決問題或者達成共識。

也就是說,我們要先把對方的觀點陳述一遍,

然後請對方反饋一下,

你的理解到底是不是對方的真實想法。

現實中,我們經常扭曲對方的想法,

北大教授何帆舉過一個例子,

太太說,家裡的燈泡又滅了。

正常的解讀是,燈泡的質量不好,

或是,明天下班的時候

我從超市再買一個換上。

消極的過度解讀是:

你說這話啥意思,

我又不是專門換燈泡的,

燈泡滅了又不是我的錯!

我們很多時候都是在

根據自己的主觀情感臆測對方的想法,

而結果總是曲解對方的想法,引起誤解,

這也是心理學上的基本歸因謬誤。

這應該就是我們不會說話,

一說就錯的根本原因。

所以,複述對方的觀點

並讓對方確認是我們開口說話的第一小步。

其次,「說」的最高境界

要從讚美和撩撥的制高點著眼。

這是我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的一個例子,

此人絕對是讚美和撩撥的高手:

那天吃完中飯,

我習慣性地回到卧室躺屍。

彼時陽光充足,身體慵懶,好不愜意。

太太則在一旁,

翻箱倒櫃地清理換季的衣服。

清得累了,見我癱在床上怡然自得,

她難免怨氣橫生,數落起我的種種不是。

比如剛吃完飯就睡覺,

在家什麼都不做懶得要死,

學日語也沒看見堅持,

健身也沒堅持,讀書也是,

做什麼都半途而廢……

這時候我坐起來,表情淡然,

眼睛直勾勾地看著她,說了一句:

我這輩子唯一能夠堅持的事,

就是堅持愛你!

哈哈哈哈哈哈啊哈哈哈。

太太聽完,笑得一發不可收拾。

她嘴上說著「你只會來這套」,

可是在那個下午再也沒有煩過我。

我就安靜地待在床上繼續刷手機。

約翰戈特曼講過一個「滑動門時刻」,

所謂的滑動門時刻就是

一方對另外一方發出了信號,

這個信號可以是語言,也可以是動作,

這是想在對方那裡找到理解和支持。

如果另外一方採取積極的應對,

那麼這個時刻就會成為

進一步提高婚姻質量的機會,

但如果錯過了這個時刻,

溝通就會陷入危機。

上面這位兄弟就是牢牢的抓住了

「滑動門時刻」的信號,

並精彩地給出了積極的應對,效果奇好。

如果把這個理論運用到

本文最開始的那個案例,

一定可以重新排練出這樣的場景:

新場景:

女人回到家裡,心情很不高興。

男人過來問:出什麼事了?

女人說:在單位里不開心,

跟同事又鬧彆扭了。

男人說:是啊,你們單位就是複雜,

都是同事,好好相處不行嗎!

女人說:就是,還有我們那個女領導,

天天吊著個大長臉,跟誰欠她似的。

男人說:領導也不容易啊,

她又到了那個歲數。

女人說:其實我擔心的不是單位上的事,

我是覺得我們家兒子上課老師不專心,

這可怎麼辦啊?

男人說:慢慢來吧,孩子已經有進步了。

女人說:那倒也是,孩子也不容易,

功課負擔那麼重。

女人接著說:還是家裡有個人好,

能說說心事,說出來就輕鬆多了!

男人說:你也不容易啊,

操持一個家,今天就別做飯了,

我帶你去下館子吧。

女人說:算了,下館子多貴啊。

你坐著,我這就給你做飯去。

女人高高興興的去做飯了,

男人鬆了一口氣,回屋裡打遊戲了。

你現在知道,

滑動門時刻的重要性了吧!

成長中的清道夫

--06--

另外,不要把讚美理解成

簡單地說好聽的話。

因為好聽的話每個人都會說,

但是怎樣把好聽的說得讓人印象深刻

就需要藝術的功夫了。

比如,你不能一天到晚說,

老婆你很漂亮,

老婆這件衣服很適合你,

老婆你皮膚好白……

你要說,老婆你的漂亮

就像沙漠里的一汪清泉,

給人一種久旱逢甘露的親切感和慾望感;

這件衣服很適合你,

穿上它,就像在一大群普通人中

一眼就能認出那個熠熠生輝的明星一樣;

你的皮膚跟我們家小米

差不多啊(小米才3歲)。

總之,讚美的藝術就是要

描摹那種具體感受、引發想像的語言。

這比浮華蒼白的評論性讚美更加真實,

更打動人。

當然,最後,

一定不要忘記最重要的東西,

不管你多麼會聊天,

女人真正在意的是你發自內心的愛她。

如果你能讓她感受到這種愛,

即使偶爾愚鈍一點也關係不大。

如果你能夠掌握傾聽,讚美的至高藝術,

並且千方百計地讓她知道:

你只在她一個人面前使用這種藝術。

那你就能在家裡感受到「自由飛翔的感覺」!

其實,你不用懂金星語,

你只要死心塌地地愛她,

並讓她知道就行了!

本文靈感來自何帆解讀《愛的藝術》

? END ?

文&概念 馮洪

圖片 網路

成長中的清道夫

一起分享成長的點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長中的清道夫 的精彩文章:

TAG:成長中的清道夫 |